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原有的“思想性(即政治性)、指导性(即导向性)、可读性”的基础上,报纸媒体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必读性”概念。 这是办报人对自身要求的再一次提高,是媒体激烈竞争和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办报新概念。 媒体本身具有的“必读性” 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是我对信息的需要。我每天必接触如下报纸,才能使自己感到心里踏实一点:《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等,以及每周都必须接触的《南方周末》、《北京青年》、《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2日至9日,《深圳特区报》在一版显著位置连续发表了8篇编辑部文章,统称“新年八论”。它们的标题是《紧紧咬住“国际化”》、《悠悠万事人为本》、《力筑政治文明城》、《“深圳文化”不是梦》、《产业升级觅新机》、《建立共生经济圈》、《志存高远气自豪》、《千里之行始足下》。这组文章是《深圳特区报》为宣传深圳市委三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城市这一重要题材而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撰写的重要评论。  相似文献   

3.
重视社会新闻在党报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特区报近几年来,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表扬。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生活》版,作为深圳特区报的一部分,既保持了新闻的可读性,又保持了党报的严肃性,受到群众的欢迎。走出社会新闻认识的误区长期以来,在报社编采队伍中有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社会新闻在党报中只不过是“边角余料”;也有人认为,社会新闻就是登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1995年,深圳特区报开辟了《社会生活》版,社会新闻在深圳特区报新闻版开始占一席之地。《社会生活》版开办5年来,我们对社会新闻的认识逐步深化。最初,有不少人认为,社…  相似文献   

4.
1996年5月1日,《深圳特区报》在“港澳台新闻”版上推出“香港名人专访”专栏,每周定期与读者见面,至1997年7月25日,已累计刊出了61篇专访文章。由于这一栏目在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一年多推出,设置新颖,采访难度大,各界名人分析香港形势,敞开心扉抒发爱国爱港之情,表达对香港未来充分的信心,很快得到了读者和有关方面的关注和好评。第一篇专访《范徐丽泰的家国情怀》推出时,香港《文汇报》《深星时报》等报刊还刊出消息介绍。这个栏目已成为深圳特区报加大对香港新闻报道力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了一个名牌专栏…  相似文献   

5.
2014年年初,我开始担任深圳特区报“民生面对面”工作室主任。“民生面对面”是深圳特区报一个全新的栏目,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由主持人与一位部门或单位的“一把手”就有关民生话题面对面访谈,第二天相关内容在深圳特区报显著版位报道。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深圳特区报》改版,该报品牌版面、社会新闻园地——《鹏城今版》从原来的每天三至四个版扩张到五至七个版,社会新闻报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两年多来进行的四五次阅读率调查中,《鹏城今版》次次都高居榜首,为《深圳特区报》赢得了读者,扩大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经深圳市委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深圳特区报》从1989年元旦起,将由一大张4个版扩充为两大张8个版,定价每份3角。该报在扩版之后,将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刷新报纸版面,调整内部机构,力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全国报业之林。扩版后的《深圳特区报》,将立足深圳,服务全国,沟通海外,努力办成一张开放型、多功能、多层次、“窗口”色彩浓厚的报纸,作宣传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金文蓉 《青年记者》2016,(19):21-22
“旗报”的改革与创新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部记载深圳特区报30年历史的专著《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这本书从历史的视野,全景描绘了深圳特区报30年的成长历程.“旗报”二字,是对深圳特区报党报文化的精炼概括: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特区报是报业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14日,时值《深圳特区报》创刊25周年,由深圳报业集团举办的“党报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召开,30多位新闻学界人士参加会议。研讨会上,学者们以《深圳特区报》为例,讨论了以下问题:新时期党报应如何面对变化的新形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有一条深南大道。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社的大楼就座落在毗邻市委机关的一边。 1991年11月中旬,我第一次访问深圳特区报,虽说时间匆匆,但一切都感到新  相似文献   

11.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报在继续保持权威性、指导性的同时,注意加大生活类副刊内容的分量,使党报能够更加靠近生活,贴近百姓,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圳特区报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近年来也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先后创办了一些生活气息浓郁的副刊版面,如《家庭》版,反映的是都市人的家庭生活;《饮食男女》版,反映的是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百姓故事》版,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日常故  相似文献   

13.
黄年 《当代传播》2001,(2):62-62
《今日广东》于 1995年 7月 1日创刊,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全省 25家党报办的对外宣传新闻版,由深圳特区报承担其编辑和传版任务。现在,《今日广东》已发展成为广东省在海外影响最大、长期固定的对外宣传阵地。  回顾 2000年的工作,《今日广东》紧紧围绕外宣工作的特点,在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同时又能办出地方特色这个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的主要体会是要坚持“三个必须”:   一、《今日广东》必须姓“党”,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今日广东》自创刊以来,虽然每天在美国《侨报》和每周在巴西《南美侨报…  相似文献   

14.
赵泓  张昆 《新闻大学》2012,(3):21-27
本文将《深圳特区报》的30年历史分为3个阶段,具体分析了它在这3个阶段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报》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窗口作用。文中还总结出了《深圳特区报》每每在历史关键时刻敢于抢先发声,在党报的权威性和贴近性、服务性及可读性之间寻找结合点,以及报业经营走在全国前列这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4,(7):11-11,15
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02年9月4日上的消息《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16.
深圳特区报:突出“三个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特区报》在国庆50周年的报道中,要突出特色、报出新意,就必须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为此,我们策划时,特别强调注重运用“三个对比”,即通过深圳50年前与50年后的对比,改革开放20年前与改革开放20年后的对比,深圳与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的对比,鲜明、生动地凸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今天的繁荣”这一主题,通过报道深圳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讴歌党的英明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展示新中国的风采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05,(2):61-61
《经济日报》一,《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深圳特区报》《大连日报》《华商报》等首批6家中国内地有较大影响的中文报纸已经加入了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从而在国际传媒界获取更全面有力更真切生动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万里铸忠魂──“沿着东纵的脚印”专题采访活动回眸弓玄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为纪念这两个“50周年”,4月18日至6月1日,深圳特区报在一版开辟了《沿着东纵的脚印》专栏,同时派出一支由8人组成的采访队,沿着东...  相似文献   

19.
《深圳特区报》——特事特办面目一新深圳,在闽粤四个经济特区中,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经验最丰富。深圳新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走在几个特区的前面。刚到深圳,便有人告诉我们,深圳市委和市政府有两大宠儿,一个是深圳大学,一个便是《深圳特区报》。在深圳,一般单位都是市里给权,但不给钱,资金要自己筹措。而这两个宠儿,则又给权又给钱。《深圳特区报》从一九八二年创刊到现在,市里已投资两千多万元。来到  相似文献   

20.
“责任编辑”这一名称大概是50年代新中国出版事业初创时期从俄文翻译过来的.苏维埃国家出版社建立个人工作责任制是列宁倡导的.他在1920年12月11日写给国家出版局时信中要求出版每一本书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有“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签字(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50卷46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