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为什么要张扬个性——是现代报业生存的需要,是报纸作为特殊商品的需要。 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市场的主体近年已被新闻界公认,它和其它商品的区别在于它有一定的政治性。 报纸既然是一种商品,那它就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就要进人流通渠道通过销售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业五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衡 《传媒》1999,(4):4-9
中国报业五十年的历程分三个阶段:从无到有,艰难曲折,走向辉煌;“文革”期间,跌入谷底、近于毁灭;改革开放,重建辉煌,走向繁荣。五十年来对报纸理论的新认识:重提政治家办报,引导舆论是报纸的社会责任,报纸的本质是信息,报纸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报纸是大众媒体,报业是产业,报社是企业,报纸是商品,报纸是文化积累,新闻是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报纸的基本属性有四:信息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3.
刘为民 《新闻界》2001,(1):16-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实践证明,心是承诺报纸的商品属性,并认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的报社或报业集团,报业的发展速率就加快,凡是不承认报纸的商品属性,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那一套老办法办报的单位,报业经济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认真研究报纸的商品属性和报业市场的发展规律,壮大我国社会主义报业,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尖锐课题。  相似文献   

4.
十四大以来,出现不办报活动的第二个高潮。这一年多平均每两天半增加一家报纸,每两天增加一家期刊。目前全国已有2030种报纸和7000种期刊。报纸种类是1978年的10倍。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山出现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新闻观念的变化 首先是对报纸属性的认识有了变化。由过去只看到报纸主要作为舆论工具的政治属性,发展为既看刊报纸的政治属性,也看到它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其次是对报纸的功能的认识有了变化。由过去的只看到报纸作为党的喉舌的主要功能,发展为既看到它的喉舌的功能,也看到它在传递信息、普及知识、文化娱乐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功能。再次对新闻价值的认识有了变化。由过去  相似文献   

5.
两种西方营销、服务理论对报纸发行策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 《新闻窗》2009,(3):57-58
报纸在流通过程中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商品属性、经济属性。英国新闻学者托斯塔尔曾将报社组织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目标。报业发展在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其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经济收益关系到报业的存亡,而报纸发行又是整个报纸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其实现经济收益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报纸发行经营的好坏是衡量报纸整体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探讨报纸等新闻媒介是否有商品性,报纸、新闻是不是商品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令人瞩目。现将有关论文的不同观点摘要予以介绍。 吴鸿业在《新闻动向》第三十期撰文说,五六十年代,一位教授提出过报纸的商品性,但对报纸根本属性的传统解释没有根本的突破,认为报纸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诚然报纸是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报纸的商品性也是不容否认的。报纸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两重性:它能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它的使用价值,报纸又是通过流通(即买卖关系)到达读者手中,读者付出了一定量的货币,这就是它的价值。因此它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不能因为报纸有政治性、思想性就否定了它的商品性。报纸作为信息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者指出,正视报纸的商品性,有利于报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承认报纸的商品性,意味着办报者心目中首先要有读者,要为报纸间的公平竞争和整个报业的真正繁荣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生的最大变化在于: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要逐步介入市场经济,以获得报纸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动力,因此经济上的盈亏对一份报纸就显得相当重要。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显突出。但是报纸作为党的喉舌,其宣传品的功能并不能因此而减弱。因此,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一方面在某些时候必须排斥市场因素符合宣传要求,而另一方面它又要在没有了“救生圈”的市场“大海”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为现代的报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报纸作为特殊商品和宣传品的双重属性应如何统一,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  相似文献   

8.
古国真 《新闻知识》2001,(Z1):11-12
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生的最大变化在于: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要逐步介入市场经济,以获得报纸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动力,因此经济上的盈亏对一份报纸就显得相当重要.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显突出.但是报纸作为党的喉舌,其宣传品的功能并不能因此而减弱.因此,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一方面在某些时候必须排斥市场因素符合宣传要求,而另一方面它又要在没有了"救生圈"的市场"大海"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为现代的报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报纸作为特殊商品和宣传品的双重属性应如何统一,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如何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报业的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马克思曾经把社会的生产系统分为三大部类,一是物质生产,二是精神生产,三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报业生产无疑是精神生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作为精神产品之一的报纸,是一种兼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特殊产品。这种特殊产品的商品属性,表明报业的生产同样受生产的一般规律的支配,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  相似文献   

10.
一张报纸,不论是党报还是各类专业报,都是由编辑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两个部分组成的。前者体现着报纸的政治属性。在我国,任何报纸,虽然它们的社会分工、读者对象和发行范围各不相同,但一般说来,可以说都是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工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的阵地。后者体现着报纸的经济属性。它是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财源保证。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因此,人们形象地比喻,两者是推动报业发展的两个“轮子”。要使两个轮子一齐转,只有靠强化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保证两个轮子的同步飞速运转,也就没有报业的繁荣。腺…  相似文献   

11.
王薇 《新闻知识》2002,(7):21-23
都市化报纸,顾名思义就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市民化、城市化的报纸。就其属性而言,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它是在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中产生的,目前己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支新生的劲旅。作为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都市报的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深刻地研究这一现象,必须把它放在世界新闻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中,报纸是商品即用于交换的产品。现代报业以采集和传播新闻及其他各种信息为手段,吸引受众,获得社会声誉,形成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并以此为基础,生产出报业的另一产品——广告服务的使用价值。它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同时,报纸又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而宣传品的生产和消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记者》2001,(11):23-23
报业集团是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组织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强化报社的企业属性的必然结果。因此,红建报业集团不能一哄而上,须具备报业集团的基本条件。 1、报业集团必须姓“报”。报业集团与其他企业集团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从报纸起步并发展壮大,同时始终以办报为中心,以政治影响力强、普遍受到读者欢迎的报纸为龙头产品。即使报业经济多元化发展,非报纸收入超过报纸收入后,也不能对办好报纸稍有分心。 2、报业集团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3、报业集团必须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 4、报业集团必须拥有多家媒…  相似文献   

14.
创新报业评判体系,坚持“两个效益”一起抓的经营模式 长期以来,评价地市级党委机关报似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社会效益。追求社会效益是党报的性质决定的。这是毫无疑议的。但这种评判体系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首先,它忽视了党报的“两重性”。党报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桥。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物化的精神文化产品,这种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在实践中,我们只强调了它的政治属性,而忽视了它的商品属性;在管理上.只强调了舆论导向。而忽视了媒体发展;在评价考核中.只强调了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应当得到有效克服,真正做到“两个属性”一起要,“两个效益”一起抓。  相似文献   

15.
谢春梅 《今传媒》2011,19(1):60-61
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时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现代报业作为面向市场的主体,如何对其产品进行适应市场的定价,根据市场环境及自身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定价策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对报纸定价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通过对报纸定价影响因素,尤其是对报纸的价格需求弹性进行重点分析,针对三类需求弹性不同的报纸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报纸定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商品属性越来越被媒体人所认知和关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更多报纸将其品牌战略系统化的融入到整  相似文献   

17.
邓涛 《新闻导刊》2009,(4):18-20
报业系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分支,是运用报纸这一大众传播媒体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其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报纸的性质、类型不同,故表现形态与管理方式呈多样性,如有党派、政府和社会团体主办并管理的机关报报业,有企业、集团主办并管理的专门性报业等。它包括采编新闻、通联、出版、发行、广告以及附属于报社的其他各项业务。当下中国报业的盘子有多大?  相似文献   

18.
报业集团作为经营报业的企业集团,其经济组织的特性日益突现.报业集团是以报纸为基础组建的,但它又超然于报纸之上,是文化产业组织.其经营的广度、追求的目标、承担的使命,都出现了转折性变化.报纸管理层面只承担办好报纸,达到影响力目标(社会影响和广告收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梁衡说,“报纸作为精神产品,又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它既有政治属性,又有信息、文化和商品属性。” 报纸是一种文化产品,具有文化属性。 论及文化属性,具体说来,有个文化层次问题。 当以都市报群体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报纸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应当研究的是,这类市民报纸应当运用什么层次的文化,以及怎样运用的问题。 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晚报进入市场的几点思考朱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竞相发展的蓬勃生机。报纸作为精神产品,虽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也具有商品的属性,要进入市场,面临着读者的选择,其中,尤以晚报显得突出。因为从目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