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大众日报社记者于晓波、毕华德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一篇非时政类新闻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使《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魅力独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养的最高奖项。作为时代的记录和历史的写照,中国新闻奖自然要垂青那些反映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这一点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也体现得很充分。那么,是不是要想摘取中国新闻奖的桂冠就一定是题材决定一切呢?地方新闻媒体的记者怎样在中国新闻奖的激烈争夺中取胜呢?大众日报两位记者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竟得道路保法权》这条消息获得二等奖,就给予人们以明确的答复。[附原文]青岛改革环卫管理方式十四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本报青岛讯3月24日上午.随着青岛市教师之荣入室内一声出病防护扣或转户,离这*两…  相似文献   

3.
4.
什么样的新闻容易获奖?一位专家回答说: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新闻。我理解,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其中包括反映重大的、有影响的事件这一类,也包括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风貌这一类。《“金种子”下凡》(《邯郸日报》1999年12月28日第1版)能够评上河北新闻奖特等奖,随后又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它展示了当今农民的时代风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过去说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现在数字增长了,但这个比例没有变。因此,看形势、看  相似文献   

5.
6.
古人有言 :凡文章高手或言人人之未言 ,或言人人所未能言。前者人人心中无 ,能独具清声 ;后者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 ,能别开生面。其妙在独到、新颖 ,能写出点独特的东西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入 ,纷呈不绝的新观念、新做法、新事物使人目不暇接。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要全力抓住这种变化 ,迅速地反映那些第一次出现的新事物 ,使笔下的报道既独具清声又别开生面。青岛市改革环卫管理方式 ,第一次对道路保洁权进行招标拍卖 ,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的消息《青岛…  相似文献   

7.
1999年5月28日《河北日报》一版“一线写真”栏目里刊出一则消息,全题为《高碑店下乡干部是怎样工作的?请看他们的——“庄户日记”》。该文曾获得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不久前又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这篇作品给人的启示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方面论,我以为它给人的最主要的启示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求出“新”来?  相似文献   

8.
古人有言:凡文章高手或言人人之未言,或言人人所未能言。前者人人心中无,能独具情声;后者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能别开生面。其妙在独到、新颖,能写出点独特的东西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新观念、新做法、新事物令人目不暇接。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要抓住这种变化,迅速地反映那些第一次出现的新事物,使笔下的报道既独具情声又别开生面。青岛市改革环卫管理方式,第一次对道路保法权进行招标拍卖,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的消息《14名下岗工党得…  相似文献   

9.
提倡知识分子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走与生产劳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已是一个老话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当前却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或者说是一种观点:那已经是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旧话题”了。无怪乎,当我国屈指可数的颇有建树的冶炼工科博士宫峰,自愿选择了“炉前工”时,许多人感到迷茫、感到难以理解。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还是来听听宫峰是怎么想的吧,面对各种疑问,宫峰坦然地说:“我是在为自己补课呢。一补对工人阶级的认识课,二补社会实践课。我从未参加过炼铁实践,研究冶炼的不知怎样炼铁,理论如同建筑…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至今仍被一些科学家当作重要格言。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能思考的心”和“有准备的头脑”是一切科学家成功的“诀窍”。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要想写出新闻精品,同样需要有“能思考的心”和“有准备的头脑”。 第1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原载《人民铁道报》1999年9月29日)一稿的成功,就是…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情感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如何宣传特定的形象呢?如何将特定形象写得“美”呢?第12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载《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一稿,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的《我国铁路建设确定五年目标》,是在我国新闻界这项年度综合性的最高奖项中,极为少见的一篇反映工作部署的消息。 毫无疑问,包括反映重大工作部署在内的工作报道,是属于指导性新闻中的一个品种。指导性新闻系指以宣传党的主张、政策和当前中心工作为内容,以指导各条战线的工作为己任的新闻报道。指导性新闻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是我们各级党的机关报的重要新闻品种之一。《我国铁路建设确定五年目标》的采写成功,对于写好这类新闻确有颇多的启示。 工作报道是…  相似文献   

13.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无产阶级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他的传世之作——《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人们称之为“西北通讯”。它代表着当时一种新闻文体——旅行通讯和战地通讯的发展趋势。它以从未有过的真实、完整、深刻的程度,把笔触伸向社会的各方面,在叙述中融入  相似文献   

14.
获得全国第12届好新闻二等奖的《制止国有资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以下简称“无偿”篇)一文,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贺劲松同志以新华社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见《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29日一版)。这篇1200字的评论,写得铿锵有力,观点鲜明、评论公正、以理服人,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全文共分6段,衔接紧凑,论述一层深似一层。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开门点题,指明要害。评论一开头就紧紧切题,单刀直入地把反面论点拎了出来:一些企业把  相似文献   

15.
1955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辞职标志着世界现代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几十年的这位老政治家,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作为新闻界,在报道丘吉尔辞职这一事件的时候,首先映入人们脑海中的,是什么内容呢?这牵涉到这篇新闻的主线。在丘吉尔的政治生涯中,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有铁幕演说的深远影响……究竟哪些内容会成为人们想起这位政治家时首先想到的呢?  相似文献   

16.
17.
新华社200 1年1 1月18日播发的通稿《7年上诉冤屈未伸张》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一等奖,堪称新闻精品。这篇报道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美”是一个美学概念,不单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外貌之美,而是表现一定社会生活内容的情感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忠实反映。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再现特定形象  相似文献   

19.
20.
1941年12月7日,一个美国历史上被永远记住的日子,也是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为“太平洋战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日子,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在硝烟与浪涛间,美国人走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也许很多年以后,人们再回首这场战争的时候,会想起英勇的士兵,忙碌的将军,然而不应该忘记的,还有记录下这一切的记者们,是他们奏响了20世纪美利坚土地上的马赛曲。美国《时代》周刊在1941年12月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