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握邓小平新闻思想内涵,对指导新闻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①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也是邓小平新闻思想的核心。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理论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缅怀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特别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领导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使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的新闻工作指南,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新世纪的记者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过去的新闻实践我们可以发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是一条分界线,之前的新闻竞争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痕迹,1992年之后的新闻竞争才可以说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竞争。在这场没有尽头的新闻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毫无疑问是根本的竞争,新闻记者(包括狭义的记者和编辑)的素质也就决定了新闻媒体的质量。 然而,记者素质好坏又是一个动态的评判标准,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它是一种相对于时代的要求。那么,即将走进新世纪的新闻记者需要怎样的素质呢? 以敬业爱岗为基础的思想品德素质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8日,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纪念日.缅怀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特别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领导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使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的新闻工作指南,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取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像毛泽东同志等许多革命领袖一样,也是从创办革命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开始的。他对新闻工作十分重视,十分关心,有其独特视角,他的新闻主张也有其独创性。邓小平编辑《少年》和《赤光》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邓小平就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中共旅欧支部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少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少年》采用轮流编辑的方法,共出版了13期。  相似文献   

6.
张志新 《今传媒》2006,(1):16-18
2006年1月8日,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周恩来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缅怀他光辉的一生,特别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领导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至今我们深深感受到,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对于做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报刊是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生于1898年的周恩来,早在沈阳东关模范小学上学的时候,就养成了阅读书报的良好习惯,当时的《盛京日报》、《民报》、《苏报》、《新民丛报》就是他常常…  相似文献   

7.
《世象微言》(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是晏乐安同志出版的第三本书。他的第一本书是《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出版于1994年。第H本书《给“上帝”送去温暖》(通讯选),出版于1996年。作为一个四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出版了6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足见其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的丰厚。如果说《一个记者的理论与实践)},是晏乐安步入新闻专业理论阶梯的话,那么,《世象微言)}(以下简称《微言》)则标志着他攀上了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又一个制高点。他写的这本书是报纸言论集(也称新闻评论),不论是思想深度,理…  相似文献   

8.
陈智 《新闻爱好者》2012,(16):49-50
周恩来同志的新闻理论思想对我国的新闻事业起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新闻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本文通过梳理周恩来一生的新闻工作经历,试把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对其不同阶段新闻思想的总结,以期较全面地揭示周恩来一生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9.
1.怎样认识邓小平新闻思想?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邓小平一生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树了丰功伟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报告时指出,"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这历史的阵痛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人民报纸被“文革”十年禁锢的民主之门被打开了。对新时期的新闻批评作一番纵向考察,对当前的新闻改革是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新时期的新闻批评有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对宏观社会现象的总体批评,二是对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的连续批评,三是对执政领导人的点名批评。新闻批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政治参与的民主化大趋势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言论自由是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新闻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基本构成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舆论监督思想是邓小平新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它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认识邓小平新闻理论,也有助于指导我国舆论监督实践。邓小平直接论述舆论监督的言论并不多,主要体现在思想建设、法制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之中,但他的舆论监督思想是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本文拟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梳理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一生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树了丰功伟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建国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报告时指出,“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同样是我国新闻事业、全体新闻工作的旗帜和指针。  相似文献   

13.
萨空了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主编和新闻学家,他的一生从事了各种职业,具有多种身份,他既是新闻学家,又将一生奉献给了文化事业,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新闻经历中,我们可以剖析出一个爱国报人所具备的新闻思想,无论是在当时,或之于现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萨空了的新闻活动入手,分别从办报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三个方面总结出萨空了所倡导的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14.
郑贞铭 《传媒》2003,(5):30-33
凡是荣获普利策(原书中按台湾的习惯译名:普立兹,本刊转载时均改为祖国大陆的通行译名:普利策——编者)新闻奖的美国新闻人,都视获得这项荣誉为新闻人一生的最大荣誉;可以说,普利策的名字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追求的最高荣誉的象征。 他不仅办报成功,更创办美国著名的新闻学府——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他坚持新闻学的学术价值以及培养新闻人才必须由专业学院承担;在他之前,几乎很少人对于新闻学有如此的推崇与信心。 此外,更令人感到传奇的是,他后来双目失明,变  相似文献   

15.
展现总设计师思维轨迹和实践历程的力作──评《邓小平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实录》徐继顺《邓小平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实录》一书(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以高度的革命激情,紧密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采的实践,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深刻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设计和领导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16.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走完了他伟大而光辉的一生。邓小平的一生儿乎与20世纪相始终,他的革命实践几乎与中国共产党整个历史相伴随,他的人生经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世纪史诗;他的革命活动和传奇经历折射出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探索的英雄历史。邓小平的传奇经历可以概括为“四个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一生“三下三上”,经历传奇。他因为坚持实事求是遭到错误打击而落,又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受到重视而起。邓小平的每次复出,都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其中,他的每次复出,都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有三位在他三次复出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他们是:王稼祥、周恩来和叶剑英。邓小平第  相似文献   

18.
黄团元 《新闻前哨》2009,(1):74-75,80
今年,是梁启超(1873--1929)逝世80周年。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又是一位报刊活动家、新闻理论家。在他56岁的人生中,就有27年的新闻实践。他亲自创办、协助和支持过的报刊就有29家。为此,本刊特发表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20):10-16
何微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西安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时期的副院长兼教务长。来校工作之前,他已长期执业于我国的新闻实践工作,深谙新闻规律;来校担任领导职务后,又长期从事新闻教学和教育工作,对新闻教育规则也十分熟悉。上世纪60年代,何微较好地克服了当时因国家经济困难,新闻教育将被裁撤的种种困难,使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在当时得以保留并坚持培养完首届学生。随后又经他长期呼吁,在文革中停办的政法新闻教育,终在上世纪90年代得以复办。他不仅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发展史上两个重要阶段的奠基人,而且还摸索出一套"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规律,体现了他"新闻有学"的教育培养理念,对今天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邱沛篁 《新闻界》2004,(3):11-12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早在1924年2月,由中共旅法小组领导的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理论刊物《少年》改名为《赤光》时,邓小平就成为《赤光》编辑部最年轻的成员。他又编,又写,还担当了负责刻写蜡板和油印等技术性工作,被誉为油印博士,这是邓小平一生革命生涯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