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24年列宁去世前后,联共(布)党内孕育着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这场斗争从1922年列宁有病开始,直到1938年斯大林大肃反为止,整整持续了近20年。这场斗争的主角就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斯大林从1923年4月起出任党的总书记,兼任组织局及民族事务委员;托洛茨基为政治局委员,兼任红军总司令、军事委员会主席、国防人民委员,他手握军事大权。这时,政治局中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  相似文献   

2.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是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领导联共(布)党开展了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斯大林对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等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在纪念斯大林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缅怀他的伟大功绩,学习他领导苏  相似文献   

3.
托洛茨基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早期苏联著名的国务活动家,联共(布)党内反对派的领袖.1927年在党内斗争中失败后,遭流放,并被驱逐出国.1936年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缺席判处死刑.1940年8月遭暗杀身亡.这位十月革命的著名功臣,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描绘成革命的恶魔.当苏联为几乎所有的反对派人士平反和恢复名誉后,托洛茨基成为唯一的例外.  相似文献   

4.
布尔什维克党内围绕着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曾进行过一场激烈、尖锐的斗争。六十多年来,苏联史学界对这场斗争的认识前后不一致。二十年代,苏联史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党内的一场不同策略思想的争论。三十年代末,随着肃反运动的发展,联共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了变化。《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认为,这是“党内反党集团和一切反革命分子(从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到白卫分子)勾结起来进行的一场反党、反苏维埃”的“叛卖活动”,“用左的词句巧加掩饰的一种奸细挑拨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基本沿袭了这种观点。五十年代末以后,苏联出版的党史和其他有关著作不再给反对派扣上“叛卖”、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一国建成”论评析刘文汇众所周知,列宁逝世不久,斯大林就提出了在苏联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并导致了联共(布)党内的一场公开论争。对这场论争,我国理论界历来都肯定斯大林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而且认为他的“一国建成”论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一国...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一致公认,列宁创立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但对于列宁是否已经形成和什么时候形成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则众说纷纭。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问题就曾经是联共(布)党内,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同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之间论战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尽管苏联的理论界以斯大林的观点基本上统一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但也并非完全消除了分歧。在我国理论界中,对这个  相似文献   

7.
列宁晚年思想表明,他对于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是充满信心的。他去世后,这种思想没有在联共(布)党内领导人中形成一种共识。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领导人之间出现了一系列认识分歧。遗憾的是,解决分歧的办法都采取了党内政治斗争的方式。斯大林的主张在斗争中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最终,列宁推行的新经济政策被中断。  相似文献   

8.
俞良早教授撰写的《创论“东方列宁学”》,是一部深入总结和认识列宁学说研究史的学术力作。首先,从新的视角评析了国外列宁学说研究。该著作研究和评析了20世纪20年代联共(布)领袖人物如斯大林、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对列宁学说的认识和阐释。认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正确地认识和阐释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布哈林肯定地阐释了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思想;季诺维也夫阐述了列宁关于党领导革命的思想、关于党是工人阶级先进部队的思想、关于党同无产阶级专政相互关系的思想。该著作既肯定了联共(布)主要领导人斯大林对列宁主…  相似文献   

9.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主张文学对革命并无什么影响。在该时期,《革命文学》《在钟楼上》《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和革命》等文中还多次提及苏联的“同路人”作家。“同路人”这个概念也是托洛茨基首次提出的。鲁迅当时把自己也看成是个“同路人”。由此可见,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初期,鲁迅确曾受到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该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一九三八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问世以来,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形式问题,在国内外一直流行着该书的传统说法: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适宜的政治形式,仅仅是马克思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度“指示”,“没有在著作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2.恩格斯早已否定了马克思的“这一指示”,继而在《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中重申了另一个“原理”,即议会制“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3.因此,在一九一七年二月以前,包括列宁在内的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国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最适宜的政治组织形式”(均见该书的结束语)。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1958年,中共参加了由联共(布)中央发起的对南共联盟纲领草案的批判,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和中国国内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国际层面来看,一是5月5日队民日报》以社论的形式发表的《现代修正主义必须批判》一文,助推了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反修”潮流的涌起;二是建交不到4年的中南关系迅速降至冰点;三是此次批判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中苏大论战的前奏。从国内层面来看,对南共修正主义的批判引发了毛泽东认为中共党内会出现修正主义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由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辽宁大学等九所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共同编著、张义德同志主编的《苏联现代史》一书,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是我国社会科学界越来越重视苏联史研究的直接结果,它填补了我国高校一直缺少我们自己的专家和学者编著的苏联现代史教材的空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我国史学界对苏联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一直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模式,因此在阐述这一时期的苏联历史时多有歪曲,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史学工作者开始打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圈定的框架,在  相似文献   

13.
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最有经验的和最有理论修养的党。它经历了半个世纪以上艰苦奋斗的光辉道路,它不仅积累了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丰富经验,而且也创造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斯大林的经典著作“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就是苏联共产党丰富经验的结晶。这一伟大著作出版十五年以来武装了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过去我们在革命斗争中,从“联共(布)党史”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启示,今後在我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联共(布)党史”後四章对於我们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丹诺夫是20世纪中叶的苏联意识形态领导人之一。1946年,在斯大林和日丹诺夫的主持下,联共(布)中央通过了《联共(布)中央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个杂志问题的决议》。同年,日丹诺夫在列宁格勒作了关于这一决议的同题报告,成为卫国战争后苏联文学道德批评的典型文本。《决议》和日丹诺夫《报告》表明了苏联文学以"阶级"确立道德批评标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下面简称《决议》)。长期以来,这个《决议》被苏共视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中不可动摇的原则”。斯大林时期则更把它作为压制和打击反对派、反对意见的尚方宝剑。近年来,国内不少同志提出该《决议》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作为非常性的临时措施提出来的,它无意成为党内生活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究竟如何认识这个《决议》?它能否被视为临时措施?对此,我们认为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为了配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教学,帮助初学的同学,特编写本名词简释(初稿),供参考。(二)本名词简释除解释名词外还带有资料介绍性质,以帮助初学的同学对“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了解。(三)本名词简释系依据列宁、斯大林著作及其原有注释、有关苏联历史及地理的书籍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写而成,但由於我们政治理论水平有限,错误与欠妥之处难免,尚请各方多予指正。(四)每条名词下所注号码,系表示该名词见本校出版之“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页数,以便查考。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初,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化委员会提出,应该废弃限制和排挤富农的政策,着手在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消灭富农经济。一九三○年一月,联共(布)中央通过决议,确认“有充分根据从限制富农剥削趋向的政策过渡到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二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通过《关于在全盘集体化地区巩固社会主义改造和同富农斗争的措施》的决定,正式从法律程序上肯定了消灭富农阶级的决策。经过几年有组织的斗争,富农终于被强力剥夺。到一九三六年十一月,  相似文献   

18.
1926年,斯大林在总结取得政权以后布尔什维克党和党内反对派别的斗争经验时指出:“在我们党内没有一个反对派别能象托洛茨基主义那样灵活而巧妙地以‘左的’和最最最革命的词句掩饰自己的机会主义。”托洛茨基这个“最卑鄙的野心家和派别活动者”,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短短几年内,打着极“左”的旗号,向党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1918年,他纠集布哈林等人反对缔结布列斯特和约;1921年前后他反对和破坏新经济政策;以及1924年列宁逝世前后他疯狂进行篡党夺权活动,就是突出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政党制度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政治实践问题。本文准备探讨一下列宁的政党制度思想与实践,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在理论学术界有很大分歧。譬如,有人说,列宁主张“一党专政”,或者象《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说,列宁主张同一切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二年八月二十五日联共(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关於中小学教学大纲和制度’的法令中指出:‘在订制社会科学、文学、语言、地理和历史的教学大纲时,介绍一些苏联各民族的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的发展以及苏联地方介绍学纲要(自然界的特性、工业、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的最重要的知识——是应当认为必需的”。(联共(布)指令及苏联政府关於国民教育的法令第一期,第一六二页。一九四七年教有科学院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