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假字是初学文言文的一个难点,但在先秦两汉的文章中,却是很普遍的现象。秦汉以后,到唐宋,由于字书相继出现,写字规范化的要求日渐严格,通假现象日渐减少了,但还是有通假现象。就是明清某些人的文章,由于有些通假字相传成习,使用固定,也仍旧在沿用。因此,要阅读文言作  相似文献   

2.
秦汉是我国封建专制集权制的开创时期。秦汉人事制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当时国家统一,地主阶级集权统治的加强均起过重要作用,且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在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此作一概述,旨在引起史学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足够重视。一、秦汉官吏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3.
单元主题:明清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但是国家更趋稳固,疆域逐渐定型,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传统经济结构的稳定与专制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转型,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理学成为明清两朝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趋于保守。面对世界大势,统治者拒绝对外交往。近代前夜的中国,内外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4.
一般人都认为从秦汉到明清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说法,也习惯于把"封建"和"专制"合起来,说成"封建专制",以示这种社会性质的残酷与落后.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司法领域的大屠杀事件层出不穷,共有67起。这些司法性大屠杀事件有着鲜明的特点:时间上,存在两个发生的高峰期。级别管辖上,司法性大屠杀多由中央司法机关所为。性质上,大肆株连,处刑苦毒。主客体方面,司法性大屠杀的危险主要来自君主,受害者主要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引起司法性大屠杀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专制集权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善,政府的执政能力低下以及法家重刑主义思想的遗毒。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市场萌芽于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形成于商周奴隶社会,战国、秦汉、唐宋、明清几个时期有较大的发展。它对社会历史的进步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古代重民思想本质的问题,有人认为古代重民思想亦即古代的民主思想,或称民本思想.那么,在中央集权下的专制体制下,是否真就会存在所谓的"民主"思想呢?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我国古代延续上千年的"家天下"思想和儒家尊崇的"上下尊卑"的礼乐教化,使得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8.
《封神演义》雷震子形象的突出特征是肋生双翅,即羽人能飞。其成因有君权强化后人们对于超验世界的企慕,中古汉译佛经飞翔形象的影响,对殊方异域怪异动物的新奇想象等。仙道隐逸之士的诡异行为,也与羽人有翼飞升的传闻互相生发。唐宋到明清,神仙形象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神仙形象中人性化特征增加,神异功能被愈益用于人世观念的形象演绎。汉代羽人到雷震子形象的演变,正代表了神仙形象世俗化的变化趋向。  相似文献   

9.
早在秦汉时期,便出现了帝室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分开。一直以来,财政分开与专制皇权的发展相呼应,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也是专制皇权发展程度的表征。以满族征服为特征的清朝开国,从财政上来看,则是一个随着疆域的扩张和对税收的控制,公库与汗库不断分离的过程。起先,军事首领的个人财富为后金早期军事胜利提供了重要的财政保障。随着疆域的扩张和官僚体系的发展,处理军国开支的公库的形成,公库与君主私库的分开逐渐形成。1644年清廷入关成为全国性政权;1653年上三旗由天子自将局面形成,又经过了康熙初年内务府的制度化,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正式分开。与同时期的西欧相较,清朝帝室与国家财政的分开非但没有限制皇权,反倒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作为游猎政权起家的清廷,在中央财政这一根本制度上仍延续了前代中央集权王朝的政治传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清初满族政权"汉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妇女贞节旌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于记载,其后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贞节旌表制度不断发展,宋元时期妇女贞节旌表制度日趋完善。明清时期,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节烈表彰有严格的程序,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表彰,级别愈高,其程序和过程就愈复杂。明清时期,中央旌表的门槛不断降低,旌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表明统治者在主观上利用贞节旌表来维护家庭乃至社会稳定的意识不断强化,但客观上旌表的功能却在不断弱化。明清除了中央朝廷的旌表之外,地方政府也提供次一级的表彰方式,其程序较为简单,是中央朝廷旌表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1.
成都古代园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的古代园林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一个论点 :成都园林的发展受地理条件尤其水道迁变的影响 ,也受历史和文化度蕴的阴制。  相似文献   

12.
对刚刚接触历史学的七年级孩子而言,记忆复杂琐碎的历史知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记住这些离他们生活相对遥远的史实呢?我认为教师在平时教学和复习备考时,要善于从宏观上引导学生把握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特点,这样学生的记忆效率将会大为提高. 我在讲述中国古代从秦至清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时,总是习惯打一个比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社会(为了区分于商周的分封制的封建)就如一个人的人生——秦汉是少年时期,隋唐是青年时期,宋元是中年时期,明清是老年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是青少年期的叛逆状态,人到中老年自然平静祥和了,宋元明清再也没有大分裂了.  相似文献   

13.
了解我国应用文发展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应用写作的理论建设与实践,都很有意义。本文将我国应用文产生、发展分为上古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六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辛亥革命至今等几个时期,并分别论述其萌芽、成型、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漕运是我国古代输送财赋的一种形式,通常是利用内河航运,将各地征收的以粮帛为主的物资运至都城。从根本上说,漕运是中央王朝直接掌握地方财富的手段,是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统治的特有产物。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空前发展的时期,从而使漕运量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漕运与北宋集权政治发生了密切地联系,并对其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必要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发明。它不但提高了官员的职业素质,也满足了专制君主控制官员选拔的要求,并将儒家思想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使之成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创造了一个高效有序的官僚体系,从而完成了官僚政治大厦的构建。科举制度的存在与封建政治的命运紧密相联。当封建政治在唐宋时期处于蓬勃向上时,其所具有的政治活力和创造性也使得科举制度生命力洋溢;当封建政治在明清走向衰败时,其僵化腐朽也使得科举制度难逃厄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各王朝,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基层政区和政府划分为不同的等第。这既是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区域开发的进程。位于太湖西南岸、浙江最北端的长兴,经历了秦汉时期的开发后,建县之初就有较高的等第,隋以后等第迅速上升,在唐后期和宋代都为望县。文章在检阅史籍、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浙北长兴置县后至宋的等第变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并初步考察了秦汉至唐宋时期的区域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7.
"开明专制论"是梁启超渐进改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开明专制",就是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最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创造必要的条件.梁启超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艰巨复杂性的认识,是清醒而深刻的.然而,"开明专制论"又有浓厚的空想性和保守性."开明专制论"虽未能给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在思想理论上仍有值得后人深思之处.  相似文献   

18.
秦汉楼船考     
楼船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后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步,楼船形制是不断变化着的,但其变化的总趋势是向着大型的综合性的战舰发展。至秦汉时,与春秋战国时期相较,楼船在形制和作用上已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其形制的变化,其在战争中的作用亦随之变化。与楼船相关的一些武职,如“楼船将军”、“楼船校尉”,在古代属临时差遣性质,事毕即撤,而非固定官职。秦汉时水军在古代分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同时地方归中央统辖。  相似文献   

19.
在封建社会里,商界一直作为专制集权体制的政治和经济附庸物.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之下,清朝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日渐式微,地方实力派官僚与商界乘机利用各自在经济与政治上的优势密切合作,从而使得地方实力派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商界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也与日俱升,地方官商关系由此而空前密切,并对中央集权统治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清廷中央采取各种措施分化地方官实力派和商界势力:一则削弱地方官实力派的经济实力,进而打击其政治上的独立和离心倾向;二则可以通过直接控制商人势力而收天下之财货,缓解捉襟见肘的中央财政危机.商界则借助清廷中央政策由体制外进入体制内,成为政治新贵.但是其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剧,并未如清廷中央所愿继续充当专制集权体制的附庸物;同样,其与地方实力派官僚在政治和经济上千丝万缕的依存关系并未因日渐衰微的中央政府之分化政策而有所削弱.随着清末新政的进行,各种潜伏的政治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商界势力与地方实力派官僚政见相近而与中央政见分歧不可调和,这促使他们联手与中央分庭抗礼,从而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垮台.  相似文献   

20.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之际,已开始步入晚境.自秦汉确立的高度专制的封建政治体制,自给自足、因循守旧、重农抑商的自然经济和自西汉儒学独尊发展至宋明理学的意识形态所构成的中国封建统治的社会结构,已显露出一系列颓败的症状,与此同时,一些新的事物和因素也从旧的社会结构裂缝中萌发、生长起来.尤其在思想界出现了“新学”——中国式的“启蒙思想”,其杰出的代表人物便是黄宗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