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技术角度探讨和研究了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的相关措施.面对电子档案信息量的日益增长,提出了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及备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技术角度探讨和研究了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的相关措施。面对电子档案信息量的日益增长,提出了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及备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伏梅 《兰台世界》2004,(10):19-20
数据库备份技术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数据库备份技术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让数据库备份技术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存储"因其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具有可扩展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存储需求。若能将云存储技术应用于档案备份工作中,将促进档案备份工作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基于对档案备份工作的现状,对当前云存储为档案备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云存储技术应用于档案备份的正负面影响,探讨如何规避将云存储技术运用于档案的风险。云存储是一种趋势,档案云存储也将在档案备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的信息记录方式和存储媒介进入了多元与变革的时代。目前在档案数字资源的永久保存和备份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实施细节依然不太成熟,并且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也对档案数字资源存储技术和备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的逐渐成熟,为档案数字资源的存储和备份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子档案备份研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屡屡发生的档案消失、受损事件警示下,而引起档案界人士对档案数据安全保管及备份问题的关注。尽管早在2005年,我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明确提出:在重要信息系统领域要加强灾难备份工作,并明确指出灾难备份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对电子档案安全保管的实际研究则始于近两年,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加,且日渐占据主要地位,电子档案备份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以保证电子档案安全而倍受瞩目。  相似文献   

7.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一些档案馆正在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登记备份工作,以系统工程方法建设档案登记备份的安全体系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应用信息系统工程技术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能做到持续集成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们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档案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加强档案安全的物理环境建设;实行档案异地备份制度等方面来加强档案安全的防范。  相似文献   

9.
林林 《云南档案》2013,(9):54-55
本文从异质备份、异地备份、灾难备份、在线备份和分层虚拟备份等方面构建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模式,以实现对档案信息安全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档案数据备份是档案数据安全和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后防线。本文研究分析档案数据备份中存在问题,总结档案数据备份的特点和目标,提出档案数据备份的策略:适度、可用、经济、安全、可行,以及基于策略的备份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档案局提出建设数字档案馆,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数字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本文分析了当前在档案与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时遇到问题,提出了异质备份和多套多地的档案备份策略;建立了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云备份系统架构及其运行机制,以确保档案数字资源永久存储、安全保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毕学军 《云南档案》2010,(12):36-37
为了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国家档案局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的长期安全。电子文件备份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成为确保档案信息和档案实体绝对安全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数字档案馆建设概念应运而生。然而,数字档案建设在弥补传统档案管理和利用方面短板的同时,也面临着长久保存和备份工作的风险挑战。本文分析当下档案资源数字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数字档案长久保存和备份技术进行探索,以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些选择路径,提升档案管理与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档案灾难备份工作作为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通过对中美档案灾难备份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档案灾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档案灾难备份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视野     
《陕西档案》2011,(6):13-13
《登记备份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与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 作者:王兰成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一些档案馆正在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的登记备份工作,以系统工程方法建设档案登记备份的安全体系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应用信息系统工程技术开展档案登记备份工作能做到持续集成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档案)的脱机备份、异质备份和异地备份工作中,光盘以其存储适量、不可更改、寿命较长、价格低廉、便于查找、数据可监测和寿命可监测等突出特点已经在档案行业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方面得到普遍认同。随着ISO/IEC10995《信息技术、信息交换和存储用数字记录媒介光学媒介档案寿命的评估实验方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08等标准、规范的公布实施,档案级光盘产品的上市以及光盘备份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光盘已经成为电子文件(档案)的长期安全保存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重要档案异地备份主导思想再现的背景、对载体及地点的要求、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及备份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档案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特殊的战略资源,也是一个地区和国家的重要文化财富。近年来,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给档案保护敲响了警钟,保护档案安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馆藏档案异地备份成为档案保护方法的最佳选择。档案异地备份就是将原始的档案信息通过专业的技术复制到其他地方进行保管,形成不同载体的,不同地方的多份信息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有关档案数字化资源存储与备份管理的相关问题,介绍了相关的系统与设备,提出了档案数字化资源存储备份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档案部门如何选择自己的数据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康 《档案时空》2005,(2):32-33
档案管理的过程就是档案信息的流动和处理的过程。数字化档案管理活动中要涉及大量的信息存储、共享、流动和处理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如何保证计算机中的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如何缩短档粟应用软件的开发时间?系统一旦崩溃,如何备份和恢复电子档案?数据要共享,如何高效率地存取数据?这些问题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