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信息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给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工作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它将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在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知识与财富的差距,即“数字鸿沟“.据统计,到2000年8月,在全世界已经上网的3.32亿人当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到5%.直到最近,美国所拥有的计算机多于世界其他国家拥有量的总和.“数字鸿沟“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将加剧发展中国家“知本“流失,是对国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的又一次严峻挑战.   ……  相似文献   

2.
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会议,以“学会生存”为主题,提倡“终身教育”,建议对教育体制、结构、内容、方法作相应改革,以适应五十年代以来的社会急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发展终身教育。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学会关心”。会议指出,当前人类面临两大挑战:(1)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2)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严峻的挑战迫使人们考虑加强“全球合作”,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提  相似文献   

3.
金镝 《中国培训》2000,(4):10-11
众所周知 ,中外的先哲们曾把“世界大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虽然我们还无法对世界大同作出精确的描述 ,但望文生义 ,世界大同应该是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思想等方方面面均趋一致的境况。由此可知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并非是人类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偶发事件 ,而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必然产物。有人说 ,欧共体成员国正在努力实践着世界小同。1999年元月一日欧元正式启动 ,标志着这些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世界大同 ,则它应该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均衡状态。均衡即最佳 ,故…  相似文献   

4.
从发展观的演变看中国的新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展观也在发生着变化,其总的演进趋势是由单纯注重国民收入的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中国政府在清醒意识到追求片面经济增长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的情况下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中国实际。但是,实施新的发展观,必须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机构的经验,设计出一套科学全面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测度发展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的变化趋势,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结果。因此说,“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践行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身也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上海信息港 当今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世界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纷纷提出了实现信息化的行动计划。199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信息港”的计划,即在2010年初步建成地区性“信息高速公路”,使上海成为经济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及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 继美国政府1993年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了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信息化正逐步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毫无疑问,以全球计算机网络化为中心的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 (二)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伴随着2l世纪的曙光,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江泽民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经济全球化会在某些方面有限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 ,从而形成世界大经济系统和全球统一市场。然而 ,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和政治家却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将其“超越作用”绝对化、普泛化。他们摆脱不了“西方中心论”(“欧洲中心论”)的历史情结 ,热衷于提出和宣传“民族国家意识过时论”[1 ] ,企图诱惑发展中民族国家淡化国家主权观念 ,放弃民族经济界限 ,使西方发达国家资本扩张畅行无阻。从根本上说来 ,这种论调不但与经济全球化的某些趋势和特征相悖 ,不但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二十世纪末,人类的恶魔——毒品犯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泛滥.毒品正无情地残害着人类的健康肌体,制造出扼杀人类蓬勃生机的一幕幕悲剧,危及到世界诸多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毒品犯罪也被列为世界公害之首.目前,我省是全国贫困地区之一.吸毒人数却在全国之首.我市属受毒品危害的重灾区,从9000余名吸毒人员中进行普查,青少年吸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被称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的海洋,不但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而且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海洋是下个世纪确立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支柱,成...  相似文献   

12.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民族乃至每一个人。环保可以说是一个既新又老的话题。1998年的洪水使过去的这一年成为中国环保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环境,所有的人都在呼唤和赞扬环保,所有的人都在反思以往懵懂无知的狂热所付出的高昂的学费。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建设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并强调“要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环境保…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本是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美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一本书中称“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伟大的中国.”但是近代中国落后了,创新精神几乎被窒息了.新中的成立使中国又重新焕发了创新精神,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引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在科学技术上落后的状况.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仍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我国学校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的实际,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五年过去了,国际形势有了更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开始由产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也已初露曙光.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逐步取代重复性、模仿性的非创造性活动,知识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总结反思十五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结果并不令人乐观,学校教育仍由“应试教育”主宰,与世界发展的主流不合.尽管邓小平同志在十五年前就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但落实起来阻力最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受传统的封建专制与迷信思想影响所致.我国的学校教育应重新唤回“五四”运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直面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具有鲜明的“胸怀天下”特征。习近平把脉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之势、经济全球化之势、中国开放型经济之势,敏锐地指出当前世界存在经济结构、经济治理、生态文明三方面的问题与考验,进而提出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以共同利益为支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支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单元涉及当今世界的特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世界多极化、时代的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通过学习该单元这些知识,同学们要培养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全球性问题,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趋势。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趋于缓和、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格局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呈高速发展状态。环境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如何让世界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我国正在加快融入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对此,目前存在着多种解释。不管有多少种解释,它们都有共同的内容,即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通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增强,最终人类的经济活动突破国家和地区的限制,整个世界成了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世界历史”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东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思想,认为东西方社会发展将在互相影响、互相支持的过程中实现。列宁十月革命前夕提出俄国革命是全欧洲革命“序幕”的思想,认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将揭开全欧洲以至全世界革命的序幕,促使西欧和北美的无产阶级起来同资本主义“决战”。列宁逝世前夕意识到西方国家由于资产阶级统治者实行“糖饼”政策,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这些国家短时间内难以爆发革命。以后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取决于”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人民展开斗争。习近平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提出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从世界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力量主体等方面,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的最后一天,人类在度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夜晚之后,迎来了新世纪的阳光,机遇和挑战伴随着我们一起跨入新的世纪。放眼未来,人类社会仍将充满惊涛骇浪,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中,世界格局面临重组,多极化格局将经历漫长的历程,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正在向我们走来。多极化趋势在挑战中发展近年来,美国经济在全球独领风骚成为一大景观,当前的美国虽不至于短期内失去政治经济“龙头老大”的地位,但目前日渐下滑的经济状况已为世界瞩目,人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今年美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甚至能否出现全面下滑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以来 ,在起始阶段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不仅不是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否定 ,还恰恰包含着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 ;经济全球化 ,从其发展的趋势上讲 ,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一步发展在地域上的极限 ;它的发展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 ,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