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惇(1035一1105年),字子厚,北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俞“起家至职方郎中,致仕”,“累官银青光禄大夫”。章悖性“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再举甲科”,与苏轼、苏辙、吕惠卿、程颢等同是一榜及第的进士。初“调商洛(县)令”,后“召试馆职”,撰修国史。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章惇深得王安石器重,任“编修三司条例官”,为变法领导机构的重要官员之一,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王安石罢相后,他于元丰三年(1080年)升任参知政事(宰相副职)。神宗崩、哲宗嗣位后,  相似文献   

2.
作为北宋后期两大对立阵营的领袖人物,苏轼与章惇的关系比较复杂,二人同年考中进士,早年交往密切,一度结为至交,后来随着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苏轼与章惇也由交善走向交恶,昔日的同年挚友变为政坛仇雠。导致苏、章关系恶化的原因不在于个人品德操行的好坏,而主要系于他们政治立场的异同及"党同伐异"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袁愈雄 《娄底师专学报》2006,(5):106-109,118
东吴孙皓宝鼎元年(216年)在梅山南部设立高平县,晋后为梅山瑶人所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王朝收复梅山,并设置新化、安化二县,对梅山地区进行了推行教化、发展生产等有效的开发。章惇对梅山地区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的历史功绩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4.
"公有制"概念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由来已久、至今仍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当前初中思想政治(2003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已改为"思想品德")课程中不容忽视、难以"淡化"、也不应回避的概念.<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是:让学生"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其中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良心是与他的创作冲动相伴相生的.与作者的其他历史剧和悲剧相比,<麦克白>对政治的审视更微观、具体,它透视了"政治动物"非常"政治"的心.历来的莎学者较少注意到<麦克白>作为政治悲剧的分量,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论者下意识地将政治与道德(善恶)斗争划上等号,忽视了文学中政治话题的独特认知价值.<麦克白>中深藏着非常有颠覆性的政治信息,它不动声色地展示了封建政治血腥与虚伪的本质.封建政权的支柱之一是它特有的话语系统.在由封建王权所主导的话语系统中,野心就是罪孽,麦克白因而被贴上了恶魔的标签.  相似文献   

6.
"宪法之父"张君劢给予<魏玛宪法>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当时最完美的宪法.张君劢惊叹于<魏玛宪法>之制度架构,当然更触动他的是<魏玛宪法>体现出的政治精神:统一、国家观之中立性、议会政治.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时代,"桑林"是殷商及周代宋国的国家祭祀场所,有时也是殷商或宋国祖社的代称.在桑林祭祀中,当然会有与祈雨或生殖崇拜相关的活动.但是,祈雨或生殖崇拜并不是古人祭祀的唯一内容,故片面强调这两个方面是不恰当的.<左传·襄公十年>所载的"宋公享晋侯以<桑林>"事件,是在特定的政治、军事和外交背景下发生的,其时所上演的<桑林>乐舞与祈雨或生殖崇拜无关,而与<商颂·长发>有关.  相似文献   

8.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关大雁塔>之所以长时间地被人们关注与阐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置身的诗歌传统.<有关大雁塔>体现出韩东的先锋性写作的批判姿态,即对朦胧诗的批判.韩东试图以先锋的姿态让诗歌回归生活,回到人自身最本真的体验上,但他也遭遇到了"先锋"内在的悖论,在刻意"批判"和"立新"的过程中,在语言的"牢笼"里来回奔突而忘记了"出路".故而,<有关大雁塔>,多的是一种以先锋的姿态来进行的话语批判,这跟之后韩东提出的"诗到语言为止"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宋<春秋>学于庆历年间发生了突变.诸儒在经学变古思潮的推动下,揭橥<春秋>学尊王主旨,尊经贬传,会通三传,以己意解经,注重阐发经书中的义理.北宋<春秋>学正是在这种经学风气中树立了经世观念,体现了与前人不同的治经取向.宋儒亦于这一理论探索过程中培养出敢于批判、善于思辨、独立自主的学风,促进了宋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另外,经学与义理之学的融合,使得<春秋>学与理学相互依存,共同担负起了封建政治下"体用之学"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其重在挖掘<春秋>的微言大义,它在儒学中,属于偏重于外王的政治学说.在对<春秋>的注解中,它宣扬儒家思想,强调以尊王为核心的大一统.严君臣上下之分,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并总结出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的"四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