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心网偷菜已成为网友的一大乐趣,更是一件让他们时时挂在心上的事,百忙之中还不忘去偷菜或是收菜,甚至还有人半夜起来去偷菜。偷菜人的年龄段几乎占到所有的年龄,在网上经常会看到小孩坐在电脑前看着大人偷菜的相关视频,坐在公交车上,偷菜的话语也是接连不断。这个"偷"字还真是让人神魂颠倒。针对目前网络上流行的虚拟社区"偷菜热",陈云英表示,人类如果灭亡,将是源于自身道德的沦丧。在传统教育里面,"偷"和"借"是有明显的区分的。她对于这种游戏是不推崇的,这很容易混淆人们的道德观。"偷菜"如果改成"借菜",有借有还,同一个游戏将会有不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找乐子寻开心是人性也是本能。网上一款开心农场"偷菜"的小游戏,让全国几百万的玩家天天乐此不疲。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女士,迷上了"偷菜",无论上班或在家,她随时去"偷",且时刻防"偷",深更半夜"偷菜"也是常事。几天前外出,宾馆没有电脑,她心烦意乱,像丢了魂一样坐立不安。匆忙处理完公务,一头钻进网吧"偷菜"!  相似文献   

3.
陈艳  李兵 《新闻爱好者》2010,(11):54-55
"偷菜"这个词源于风靡社会各阶层的一个游戏——开心农场,上自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下至十来岁的孩子,都是这个游戏的忠实玩家。部分玩家对此游戏已痴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那么为什么这个Social game会如此风靡呢?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发现"偷菜"的盛行与社会心理学中的多元无知有密切关系——因为人们给他人的印象比他实际上更喜欢玩这个游戏,造成他人盲目忠诚此游戏,于是在这种虚假的群体规范下,"偷菜"越来越盛行。  相似文献   

4.
徐旭 《东南传播》2012,(2):33-37
随着SNS网站的风靡,社交网站上推出的网页游戏也受到追捧,本文选取了“偷菜”游戏为案例,研究者基于“使用与满足”与“涵化理论”,试图通过对偷菜者以及对偷菜行为的研究,来探究“偷菜”一族的心理倾向及其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5.
武礼 《报刊之友》2010,(1):64-64
若干年前读报,最初看到“粉丝”一词,我还误以为是平时吃的“粉丝”,后来联系上下文觉得意思不对,问了别人后才知此处“粉丝”是网络用语,意为“追星族”之类。后来读多了,其意也更明了了。最近读报又一个词被卡住了,即“偷菜”,而且这个“偷菜”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词(文章题为《做贼偷瓜起早偷菜》当休矣——请见11月20日《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杭州图书馆一直在探索并切实践行"平等、免费、无障碍"的公共服务,以保障每个人能平等地享用图书馆服务。杭州图书馆努力建设"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杭州地区图书馆联盟,"关注弱势、个性化服务"的杭州盲文图书馆,"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的杭州图书馆新馆,"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杭州数字图书馆及开展"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读者活动,这些无不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包容精神。  相似文献   

7.
王静 《图书馆学刊》2010,32(9):74-75
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读者对现代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用户对现代图书馆服务的评价要求,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即从"前台化"服务管理向"后台化"服务管理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图书馆管理者应该把握两种服务的特点,推动"后台化"服务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开放获取"运动作为一种新的学术交流和出版模式,已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在我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图书馆应加大"开放获取"的力度。文中分析了"开放获取"在大学图书馆实践中产生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礼 《今传媒》2010,(1):64-64
若干年前读报,最初看到"粉丝"一词,我还误以为是平时吃的"粉丝",后来联系上下文觉得意思不对,问了别人后才知此处"粉丝"是网络用语,意为"追星族"之类。后来读多了,其意也更明了了。最近读报又一个词被卡住了,即"偷菜",而且这个"偷菜"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词(文章题为《做贼偷瓜起早偷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代的发展使图书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服务创新实质上是基于"以人为本"信息服务的改革,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与必然,笔者就"以人为本"做好图书馆创新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相对物,是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走向。虚拟图书馆是实体图书馆的相对物,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实体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的相对物,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依托。“虚拟”与“实体”并举,是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根本方针。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2.
论以人为本的和谐图书馆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和谐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并对现阶段和谐图书馆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科学解读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近代图书馆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一。机械地移植外来的社会文化制度,仅从字面上理解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活动缺少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需要把公共图书馆活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放到相关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认识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运作模式,进而科学地解读“公共图书馆精神”和社会文化制度,为图书馆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阮冈纳赞五定律在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冈纳赞“五定律”被誉为“我们职业的最简明的表述”,属于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其精髓至今仍指导着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高校图书馆的流通工作中体现着“五定律”的各个方面,“五定律”指导着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界"以人为本"研究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介绍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并就近年来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以量化的方式描述了我国图书馆界“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图书馆研究的状况和成果.  相似文献   

16.
最早提出刘国钧先生是“要素说”代表,是源于对他的错误批判。刘先生是提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第一人。他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是图书馆事业的性质、规律及其各组成要素的性质和规律。全面评价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45。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团队执行力低弱,制约着事业发展和馆员个人职业发展。良好的图书馆团队执行力是通过领导审时度势地规划发展目标,中层管理者注重细节、强抓落实,基层馆员忠诚职守来体现的。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8.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服务优势,参与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有望探索出图书馆创新性服务途径和模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着重研究了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建设中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五年来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开展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开展继续教育和科普工作、提高馆员素质和公众图书馆意识 ,以及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 ,要把握机遇 ,保持发展态势 ,充分发挥会员积极性 ,不断创新 ,把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11工程”院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调查,从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服务内容向多样化发展,试开通区域广泛化及移动图书馆的开通方式呈现多样化等方面,说明现阶段我国高校对移动图书馆建设越来越重视。对今后建设移动图书馆服务从建立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和联合移动参考咨询,加强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宣传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展望。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