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稳定"的思想,贯穿于他的社会主义发展现始终,并且涉及到不同领域和不同的侧面。尽管表述不同,但归结起来,主要是表达了关于社会稳定的问题。邓小平立足于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从"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大局出发,论述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不仅完善了他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丰富了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对中国二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实现新目标重要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经济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稳定的政治基础,人民的拥护是稳定的社会基础,两手抓两手硬和培养接班人是保持稳定的关键措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带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背景下审视稳定:稳定是现代化之基石与终极目标。“安定团结”作为邓小平对稳定的基本界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在当代中国,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括和总结了邓小平的稳定观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对“稳定”概念的理解 ,对稳定的重要性的阐述以及为了维护和促进稳定所提出的基本原则、方针和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稳定观阐明了稳定的基本内涵、基本根据以及把握稳定的基本原则,有着鲜明的理论脉略。邓小平稳定观在新时期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维护中国形象的要求中阐明稳定含义 ,在三位一体中把握稳定的作用 ,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眼光认识稳定的意义 ,并从两手齐抓的实践运作中捕捉稳定的实现 ,这是邓小平稳定观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在高度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维护国家的稳定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什么是稳定"、"为什么要维护稳定"和"如何实现稳定"有过十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稳定观。他的稳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稳定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提。邓小平同志冷静地面对世界,分析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中国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注视着一切可能导致中国社会失之稳定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系统地提出了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思想,对中国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稳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国际局势等方面的稳定,稳定与改革、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当前我国还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时代观是邓小平理论的第一块基石,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新时代观中的新战争观、新主题观、新趋势观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鲜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人才观。他认为人才问题是国家战略问题,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并提出"四有"的人才标准,主张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不拘一格选人才并要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他的这种人才观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我国人才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局观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的思维中,大局一方面具有绝对性、惟一性和不可动摇性;另一方面具有相对性、时空局限性和可变性.在现阶段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稳定、沿海先发展和内地后发展、国家完全统一.其中,经济建设是大局的大局.而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是其归结点.大局观的实质是政治观,是邓小平政治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论上,大局观对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整合不可或缺,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局思想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上,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随着 2 0世纪时代主题的转换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鲜明地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 ,它又需要在解答新的时代课题中继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这与他在人民本位思想指导下关心和关怀人民是分不开的.本文从邓小平人民本位思想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及其经济、文化、政治三位一体的整体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全球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把当代世界及其未来发展和中国具体国情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从政治体制改革的全局出发 ,分析和探究了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之危害和制度根源 ,提出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制度来消除特权思想、克服特权现象。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邓小平的青年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对邓小平青年观进行全面、概括论述的少数著述之一。相信文中论及的邓小平关于青年及青年工作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青年工作,尤其是对青年的培养和使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外来优秀文化为辅助,以现代化价值为着眼点,构建起一个富有传统深刻性和思维开放性的科学体系;它顺应人类精神发展的基本走向,代表和引导一个伟大民族新思维的宽广眼界与恢宏气度,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全球化价值;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反贫困谋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历史课题,把反贫困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并科学设计出分“三步走”消除贫困、实现富裕的步骤,以及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方案,指明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强国富民的途径。邓小平于反贫困的一系列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