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一、广汉三星堆文化之谜 1986年7月至9月,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了500多件珍贵文物,二号祭祀坑出土了600多件珍贵文物。这批文物的出土立即为国内外所瞩目。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后,学术界把归入新石器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巴蜀地区的考古文化均称为三星堆文化,其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即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文化,也称广汉三星堆文化。  相似文献   

2.
1986年,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珍贵青铜器,附近却没有类似作坊遗址发现,现在的成都平原不产铜矿,古蜀国的国家矿场,又会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太阳神树”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箔“太阳神鸟”,作为典型器物,分别是两种考古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宗教寓意和神话色彩方面,还是在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等科学方面,都体现了金沙遗址文化对于三星堆遗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星堆遗址两个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面具和头像,参考蜀地古史和神话传说,认为三星堆面具和头像形象蕴含了古蜀人鸟类崇拜的思想观念,而这种思想观念是深受古时蜀地自然环境中水因素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属于古蜀文化杜宇时代,应在公元前800年左右;鱼凫的含义为古代水居民族图腾,古蜀鱼凫王的传说早于杜宇时代,在川东有遗迹可考,与三星堆文化无涉;杜宇族系古代西南地区民族,其文化起源与西亚有关,三星堆文明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因不被巴文化容忍终至绝迹;巴文化因吸收秦、楚文化而成为古蜀文明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6.
三星堆遗址的两个器物坑中出土的器物数量众多、形制各异,但其几乎所有的艺术造型都与太阳崇拜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以类归之,主要有四种:根据太阳的自然形态,直接以圆形符号象征太阳;根据自然的关系,以树和花果折射太阳;脱离太阳的自然形态,用"鸟"象征太阳;摆脱自然形态的痕迹,以与人相关的部位和器官来象征太阳.这说明太阳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丰富复杂崇拜的总根源.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源自他们的心理需求、现实需要以及自身需要的满足,于自然的尺度之中包含了人的尺度.  相似文献   

7.
三星堆神迹,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构成了天然的屏障,古蜀王国隐匿其间,鲜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中原文献对于古蜀文明的记载也是寥寥几笔,而且大多带有浓重的神话气息,让后人难以判断其真实性.直到三星堆遗址的偶然发掘,这座由青铜铸就的人间神国才悠悠醒转,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星堆的祭祀坑出土了数量巨大、...  相似文献   

8.
三星堆探秘     
3200年以前,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因为一个神秘事件的发生,致使几千件王国的宝器历经损毁埋入地下。1929年春季的一个傍晚,四川农人燕青保兄弟三人在挖水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宝藏。闻讯后蜂拥而至的古董商和玉器商所不知的是,就在离此不远的地下沉寂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直到多年以后的1986年,四川省考古所在三星堆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工作,这些器物的一部分才得以重见天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时间以来,四川盆地给人们的印象是环境闭塞、道路封闭。但当三星堆王国在20世纪被发现的时候,其发达的青铜文化令人们刮目相看。1986…  相似文献   

9.
在三星堆文化的造型艺术中,人鸟组合图式是一种有代表性的造型。与其它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中的人鸟组合图式相比,它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所有的物质媒介和制造方法与众不同,而且其器物中的人鸟同形,以人扮鸟的形式独具一格,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古蜀人的族属标志和集体表象,反映了三星堆文化张扬之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小档案姓名:郭汉中出生年月:1968年12月工作单位: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获得荣誉:先后荣获“四川工匠”“四川好人”称号,被评为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文物修复大师领入行郭汉中的老家离三星堆遗址不远。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两大祭祀坑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几名考古队员就住在他的家里。  相似文献   

11.
先秦蜀国城市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起源和形成的。考古发现的成都平原宝墩文化的史前城址,标志着蜀地城市的起源。三星堆古城是古蜀国鱼凫王朝的国都,反映出古蜀国真正意义的城市已经形成。三星堆鱼凫王都是座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城市,城市的军事防御系统具有特色,城市具有多重功能。古蜀国城市的起源和形成充分体现出中国早期城市发展所具有的多元起源与形成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的三星堆文化时期遗存多被学者归入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范畴内。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者间除了存在较多的相似因素外,还有一定的差别,在目前资料还不充足的情况下,似乎不宜简单地将两者归并,作为同一类遗存。重庆地区夏商时期的中坝子遗存在继承了一定的本地文化传统外,除了与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和鄂西地区的朝天嘴文化存在密切交流外,还受到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峡江地区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廊道在三星堆文化时期始终是畅通的,这也使得这一地区多见有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广汉三星堆文明来自中原羌夏文明的携带和传播,由史前氐羌大族有缗·蜀族携带入蜀,出土的近千件器物构成一组庞大的傩祭组器,它们是夏文化中的核心神明祭祀文明。令“岷山羌人”就是正宗的有缗·蜀族即三星堆文明开创者的后裔,他们一直承继着汉民族的先祖文明即羌夏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边璋,正反两面有四幅相同的五层图像,图像上部第一、二层表明巫师施法动机。迫使山水之神低头,消灾弭祸;下部第四、五层表明对自然神施法须用的装束、体态和全套法器。可见边璋相当于巫师的文书档案。巫文化中手势具有重要作用。图像中巨手压抑大山,意在对山神既崇又压,软硬兼施;下图代替巨手的牙璋插在山坡处,也发挥压的功能,并非祭祀之意。而象牙的巫术功能,是企图使洪水淹没区干涸。牙璋和象牙,分别是弓鱼族巫师镇山和镇水的法器。三星堆有圈手铜人,金沙遗址、宝鸡茹家庄也有。根据这一手势特征及其他线索推测,殷商中晚期三星堆蜀人开始往成都迁移,以金沙为都城;在西周时被封为渔伯,向渭河南岸迁徙。  相似文献   

15.
三星堆金杖“鱼鸟图”——华夏古老神奇的“鲲鹏之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的“鱼变鸟”图,是氐羌先祖承继的昆仑神之一,它在三星堆中出现,证明三星堆人为氐羌后商之夏族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古和夷部族迁移路线、开明人及开明国史、三星堆等三个不同的民族、地城和国家进行了思考。古和夷部族的南迁,应该是五帝时期或之前已抵达古南海的西南面地城,在此过程中,和人部族完成了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的转变。尧舜之前,和人部族已迁至峨山一带定居,并成为一文明强盛的大民族。直到夏代前期,和人部族被迫再次南迁,从此失去了与中原民族和中央政府的联系。开明人对古蜀地域文明的影响,因春秋中叶开明人西迁入古蜀地城而起。大约周桓王或周庄王时,开明人在古蜀地域建国,始有开明国。不久,开明王国就取代杜宇王国成为古蜀地城最强大的国家。开明王国延续了12代王朝,约三百八十年,至公元前316年,秦灭开明国。中原史家称之为“灭蜀”。目前,三星堆出土文物被学术及非学术界认为古蜀人蜀国的遗物。事实上,诸多证据表明,三星堆并非古蜀人遗址,而应是苗族先民即当时的三苗部族在南迁过程中最后一个三苗国的遗址,它是两千多年三苗国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并考论了四个方面:(J)“炎黄子孙”、“与子同袍”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基本事实;(2)汉藏语系中各语族语支在语言文化背景上存在的亲缘关系;(3)“三星堆”与“金沙”两处文化遗存所标志的古蜀文化有着深远的古羌人渊源;(4)古彝文化与古蜀文化存在着许多联系和共同元素。  相似文献   

18.
青铜面具在殷墟一期时期,几乎同时起源于今北京平谷,西安老牛坡,四川三星堆一带,然后向周围传播。作为沟通神人之间的工具,青铜面具是巫术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只有身份较高的人才能拥有青铜面具,说明它也是标志人们社会地位的礼器。  相似文献   

19.
从“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等重多考古发现及其对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化物所进行的深入考证可知:二里头文化就是古蜀文化,古羌民族所创立的夏文化与古蜀文化之间不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而且有其同祖关系,这可作为“禹兴于西羌”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