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从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专业技能和身体心理等5个方面对编导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学校培养、电视台培养和自我培养这3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编导人员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技术人员视觉文化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俊 《黄山学院学报》2004,6(1):113-115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图像成为当代的日常生活资源,信息、知识、艺术乃至生活愈来愈多的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了给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视觉形象,教育技术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视觉文化素养。该文介绍了视觉传播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视觉传播在教育技术中的作用,提出从视觉思维和视觉语言创作两个方面来提高教育技术人员的视觉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欧洲中学视觉素养教育特色分析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当代人经济、文化生活的样式及思维的特点,也必将对未成年人的文化心态和对待各种事物的解读方式产生一种新的影响力,因此,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尤其是青少年视觉素养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在青少年的视觉素养教育方面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因此本文从欧洲中学视觉素养教育的实践入手,分析其教育特色和借鉴意义,以期对我国视觉素养教育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瑶 《教育与职业》2012,(9):170-171
电视节目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电视从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文章运用情境学习理论构建了基于情境的电视节目编导实践教学模式,从电视节目编导实践的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安排、教学组织实施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编导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视觉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认识观,视觉是对符号的解读。教育技术的起源就包含视觉研究的成分,视觉研究使教育技术能更好地发挥功能。教育技术中的视觉研究主要包括视觉文化、视觉思维、视觉素养和视觉资源。  相似文献   

6.
科教电视节目编导上承精深博大的现代科学知识,下接电视观众的实际需求。要在每一部作品中,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知识之桥,需要编导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能力。而这种能力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会唾手可得,需要有目的的培养与造就。目前,对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的科学素质的培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做法,本文就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文理互补、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改革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对编导科学素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7.
视觉素养是指一种能够“解读”和“表达”图像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重要技能。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内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在图片偏好程度、信息技术使用情况以及视觉解读和视觉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视觉素养亟待提高。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在高校中开设有关视觉培养的课程,创设一些良好的视觉情境等措施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视觉素养。  相似文献   

8.
赵燕 《考试周刊》2014,(83):106-106
本文研究了媒体素养教育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对学生和教师所起的积极作用。通过调查访谈,总结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英语教师提高自身媒体素养,紧跟世界文化潮流;促进学生端正态度,培养批判性解读外媒的能力,使得语言知识和其他各类知识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9.
电视摄像师在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中担负着中期拍摄的重要责任,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和电视节目是摄像师高素质、高水平的最好反映。一个优秀的电视摄像师不应只是眼前景象的“记录员”,更不应只是一个按图索骥、被动听命于编导指令的“操作员”,而应是一个有着丰富知识、广阔视野、全局观念,具备较强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好的文化内涵,以及较高的专...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视觉素养可以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我国内地在视觉素养方面的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台湾地区有很多关于视觉素养的经验值得我们内地借鉴和学习。阐述了台湾地区关于幼儿园视觉素养培养的特色.并分析了它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