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语文教材有很多革命故事,如一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年级的《朱德的扁担》、《歌唱二小放牛郎》,三年级的《军神》、《菩萨兵》,五六年级更是专门安排了一组革命题材的课文,如五年级下册的"八一壮歌"和六年级下册的"正义必胜"。这些课文一般既有精要生动的语言,也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更有崇高伟大的人物,因此,在教学时,要做到"三品":品文、品事、品人。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简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的第三篇课文,第六组是以人物优秀品质为主题选编课文的。《三个儿子》是一篇短小的故事型课文,在质朴通俗的语言中蕴含着孝敬父母这一深刻永恒的道理。【教法分析】二年级下册承担了向中年级过渡的任务,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设计理念:《爱迪生救妈妈》是一篇讲述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爱动脑筋,用聪明智慧救妈妈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教材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方面的内容占据了一定的分量,这些寓言故事大多篇幅短小,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有的寓言往往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寓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融文学性、知识性、哲理性于一体。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乌鸦和狐狸》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中的《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这些寓言故事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很适合小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6.
国标本四年级语文下册《鸟语》一课,安排在第四单元,和《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哥欠》等另两篇组成了“动物王国的故事”单元。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就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和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两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用好文本教材的几种策略。一、关注文眼,分步递进——让教学走入身临其境的故事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来到隆中茅草屋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全文处处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听了两节课,一节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问银河》,一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葡萄沟》。下面是《问银河》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9.
《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猴子听从小鸟的指导种果树,结果一无所成的寓言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获得人文感悟是关键。为此,我从故事入手,和学生一起说故事,在故事中识字、写字,分享故事蕴含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著《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课《装满昆虫的口袋》。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设计思路:《画家和牧童》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文章寓优秀的思想品质于生动的故事中,既有绘声绘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担任了区教研片举办的青年教师赛课的评委,六位教师就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助我成长"展开教学,一天课听下来,感悟颇多。【镜头一】课上使用了《一只小脚》《儿子和驴子》《放牛娃的故事一、二》《阿韦龙野人》等美文故事素材,《大眼睛苏明娟》《小鼻涕胡善辉》等图片,《一根稻草两种命运》的视频以及文字资料《小丽的故事一、二》《父女对簿公堂》,另外还有"材料一、二、三"等情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林通 《江西教育》2022,(10):46-49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中高年段收录了不少名家散文,如五年级上册的《白鹭》(郭沫若)、《父爱之舟》(吴冠中),五年级下册的《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手指》(丰子恺),六年级上册的《丁香结》(宗璞)、《好的故事》(鲁迅),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老舍)、《腊八粥》(沈从文)等.作为教材选文中的精品部分,名家散文在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4.
这一节学习的是《渔夫的故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2课)。  相似文献   

15.
《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的语言平实易懂,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内容并不难。但是,课后有个习题——默读课文,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其中想想一词的表述有些模糊,教学中应该怎么去引  相似文献   

16.
<正>《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猴子听从小鸟的指导种果树,结果一无所成的寓言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获得人文感悟是关键。为此,我从故事入手,和学生一起说故事,在故事中识字、写字,分享故事蕴含的智慧。一、用好字串,梳理脉络《猴子种果树》故事线索简单,脉络清楚,但篇幅并不短。如何让二年级学生更快更好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是我在教学中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我采用词串教学,根据文本  相似文献   

17.
芮莉 《四川教育》2020,(6):51-51
线描画具有结构性强的特征。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线条造型的内容贯穿始终。一年级下册有《我身边的线条》;二年级上册有《会变的线条》;三年级下册有《画中的线条》;四年级下册有《植物写生》;五年级下册有《精细的描写》;六年级上册有《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画面表现更大胆。但他们运用线条的能力不强。画面呈现出的线条过于简单、容易出现凌乱的现象。教师要在线描画教学中链接学生的生活实际,彰显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二》。  相似文献   

19.
林通 《江西教育》2022,(8):46-49
<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中高年段收录了不少名家散文,如五年级上册的《白鹭》(郭沫若)、《父爱之舟》(吴冠中),五年级下册的《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手指》(丰子恺),六年级上册的《丁香结》(宗璞)、《好的故事》(鲁迅),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老舍)、《腊八粥》(沈从文)等。作为教材选文中的精品部分,名家散文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但也具有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20.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类课文值得关注,它们都是叙事性文章,都叙述了科学家通过某一个现象或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得到启发,最后有所发明或应用,造福人类的故事。像这样的课文在小学低年级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有《鲁班与橹板》,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人类的“老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有《天火之谜》,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有《夜晚的实验》等,它们既是叙事性文章,又因为在写作内容上的共性,我把它们归类为写实验的叙事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