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简要回顾多方驳正冯、张力主义山"江乡之游"说,提出自己新的考证结论的基础上,引出义山与刘蕡大中二年春初黄陵晤别后蕡之去向问题.对笔者过去文章中就这一问题所作的推断进行反思.根据出土墓志提供的新材料,对刘蕡死讯何以从江州传至长安这一问题作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刘光(1917—1946)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为普济,乳名金娃子,参加革命后曾用名刘金修、李杏林、刘光、刘光悌,益阳县泉交河镇人。父亲运鸿(又名勋阁),是镇上开百货商店的小商人。刘光有兄弟3人,他排行第二,1923年到1924年间,在泉交河慈善堂小学读书。当大革命的风暴席卷湖南时,刘运鸿从长沙购回一批新书刊,把百货店改成新书店,并且接受了革命思想,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县农民协会财务委员,“常以私财济公需”。在父亲的影响下,刘光于9岁那年参加童子团,做些为纠察队放哨和看管土豪、张贴标语等事情。  相似文献   

3.
杨天石同志在《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戊戌密谋”》一文中认为,在戊戌年(1898年)“光绪是了解并同意康有为杀荣(荣禄)、围园(颐和园)、废后(慈禧太后)密谋的,并曾命令袁世凯实施”。此说值得商榷。 (一) 光绪皇帝不了解康有为“密谋”杨文援引毕永年的《诡谋直纪》、袁世凯的《戊戌日记》等史料中关于康有为、谭嗣同等准备把“圍园废后密谋”奏明光绪帝的记载,断言光绪帝是了解“密谋”的。“准备奏请”不等于实际已经奏请,康有为、梁启超等从未说过已将“密谋”奏明光绪帝,杨文亦未引证一条“已经奏请”的史料。事实上,康有为等未将“密谋”奏明光绪帝。戊戌七月,盛传慈禧太后将利用九月在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设想的“大同”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研究康有为的《大同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但与对《大同书》的评价有关,而且也与对康有为的评价有关.汤志钧同志在《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一文中说:“我在《再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和《论康有为〈大同书〉的思想实质》(见《历史研究》一九五九年第八、十一号)中指出,《大同书》是康有为一九○一年至一九○二年避居印度时所撰,《大同书》中所说的  相似文献   

5.
<正>【导语】《广武将军碑》是苻秦时期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所用的石头石质不太好,但这个书法作品很有代表性。当年康有为、于右任、毕沅在陕西到处找这个碑,魏县志记载这个碑在陕西白水县或者在陕西宜君县,他们先在宜居县转了好多年都找不到,后来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在陕西白水县史官村仓颉庙的墙壁里找到这个碑。《广武将  相似文献   

6.
1888——1898年,清朝统治更加腐败,帝国主义国家更疯狂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为了改变现状,挽救祖国的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十年中七次上书光绪帝,使维新变法运动步步走向高潮.对于康有为的七次上书,中学《中国历史》第三册戊戌变法一章中仅提到第一、二、五次.为此,本文对康有为的七次上书作些简述.第一次上书(1888年12月10日):1888年,康有为再次到北京参加乡试.  相似文献   

7.
在评价 1 9世纪下半叶那场资产阶级维新改良运动时 ,无不一言以蔽之曰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改良运动。其实 ,这是一种偏见 ,因为它虽然概括了维新改良运动的主要方面 ,却忽视了维新改良运动的另一重要方面 :在野的维新改良派在基层所进行的维新斗争 ,所以就不能全面地反映维新改良运动的全貌。被康有为称为“海内耆儒 ,为时领袖”的刘古愚就是一个坚持在乡野进行维新改良的独树一帜的维新派。刘古愚 (1 843~ 1 90 3 )出生于陕西咸阳天阁村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幼年父母双亡 ,靠兄长供养读书。 1 875年 (光绪元年 )中陕西乡试举…  相似文献   

8.
“千秋新学开南海(康有为),百世名儒仰九江(朱九江)”。生于斯、长于斯的南海九江中学,是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属重点高中,已有七十二年的办学历史。七十二年重教兴学薪火相传,七十二年厚道载德播撒文明火种,点燃了九中人敢为人先的心灵之光。康有为先生开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康有为众多著述中,《日本书目志》十五卷是一部体例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著作。说它重要,主要体现在此书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作为康氏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思想。但是,近代史学术界和康有为研究者似乎对它都未予应有重视,至今还没有人对这部洋洋30余万言的书目提要体巨著作过专题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以就正于大方之家。《日本书目志》(下简称《书目志》)杀青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由康有为弟康广仁主持的上海大同译书局初次刊行于第二年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康有为又向光绪帝上了《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是时正值戊戌变法高潮的“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前夜,因此,此书的撰写与问世,是这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康有为,这是他们的首次见面,君臣长谈达两小时。康有为把历次上书中的主要政见,都当面陈述。他俩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光绪帝:“国事全误于守旧诸臣之手,朕岂不知,但朕之权不能去之,且盈庭皆是,势难尽去,当奈之何?”康有为从容地回答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把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作为观察西方世界的窗口,为他推动中国的维新运动提供了许多借鉴的资料。然而康氏并未全盘照搬《万国公报》的价值观念,而是扬其所需,弃其不合,表现出近代思想家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思辨精神。《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9月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创刊于上海。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成为集教会新闻、评论中外时事、介绍西学的综合性刊物。由于它还热心鼓吹变法而倍受康有为等维新派的青睐,康有为从中汲取了不少思想养料,为自己变法维新思想体系注入新的内容。(一)、康有为吸收了《万国公报》中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充实了变法的理论依据。康有为的世界观和变法思想在80年代末形成基本框架,其中不少是从他潜心研究《万国公报》的自然知识获得的。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1)天文学、天体力学;(2)电、磁、热、光等物理学;(3)数学,从  相似文献   

12.
【正】任何世纪都有早出生的,也有晚出生的。拿19世纪来说,康有为(1858年)、詹天佑(1861年)、齐白石(1863年)、孙中山(1866年)几个人,都是19世纪中叶出生的。这一拨人中,有不少像他们几位一样是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中国被列强瓜分豆剖之际,民族觉醒的先驱者康有为,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之真理,奔走呼号,宣传变法,对历史前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一康有为(1858—1927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受着严格的封建教育。1879—1882年,他“及道香港、上海,见西人殖民政治之完整。属地  相似文献   

14.
《光明日报》1985年2月6日刊载《康有为<戊戌奏稿>的修改时间》一文正确指出:最早的线装单行本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所收录的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以下简称《第六书》)和《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与1911年麦仲华辑《戊戌奏稿》(以下简称《奏稿》)所收此二折相一致,而与《杰士上书汇录》所载原折不同(在《杰士上书汇录》中,《第六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生于清代咸丰八年卒于民国十六年(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南海县银塘乡(又名苏村)人,世称南海先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但未到职。先后七次上书,请求变法维新。光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的青岛缘始于19世纪末的胶州湾事件,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登临青岛,1923年在青岛定居。素以教书授徒为业的康有为,晚年鼓起余勇操办教育事业。暮岁康有为无可避免地被历史隐匿了,1927年他怀着惆怅、无奈和壮志未酬的悲情,最终把尸骨埋在了青岛。  相似文献   

17.
客家精神熏陶哺育了维新志士刘光第,刘光第进一步发扬彰显了客家精神。刘光第具有勤劳俭朴、积极有为、爱国奉献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正是在如刘光第一样的客家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增彩中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出身于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受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并应过科举,中了举人,十八岁后,开始接触西学,并经同学陈千秋的介绍,拜康有为为师,思想上深受康有为的影响。1894年随康有为入京会试并帮助康有为从事各种维新活动,如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等,他是康有为的主要助手,历史上并称为康梁,是戊戌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可说是一位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杰出政冶活动家  相似文献   

19.
《戊戌奏稿》一书于宣统三年(1911)在日木出版,内收康有为戊戌年间所上奏折20篇,编书序文5篇,历来被作为研究康有为及维新派变法思想、纲领和主张的基本依据.1973年,台湾学者黄彰健著《康有为戊戌真奏议》,于附录中对《戊戌奏稿》的“真伪”进行鉴定,认为除两篇外,书中奏折、序文皆系戊戌政变后重撰之作.黄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由于当财史料的缺乏和仅限于附带考订,黄著对该书的说明过于粗疏.除此之外,我国大陆史学界对《戊戌奏稿》“真伪”问题的提出则较晚.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将《戊戌奏稿》全部作为真件收入.同年,陈凤鸣发表《康有为戊戌条陈汇录》一文,根据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光绪二十四年内府抄本《杰土上书汇录》(简称《汇录》),指出《戊戌奏稿》与康有为戊戌年进呈原稿有不同;次年孔祥吉著文,主要据《汇录》,结合其他清代文书档案,进一步分析“《戊戌奏稿》的改墓及其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1873—1929)宇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出身小官僚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在祖父和父亲教养下,熟读古代经籍。“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土弟子员,日治帖括。”(梁启超:《三十自述》)十三岁肄业于广州学海堂。他深受封建传统教育,中过举人。十八岁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与其友陈千秋晋谒康有为,“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于万木草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894年随康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