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和第130首为例研究莎翁独特的语言艺术.莎士比亚高深的语言艺术让他的作品久盛不衰.莎士比亚的语言天赋既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戏剧中,同时也体现在他的十四行诗里.多种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使他的戏剧和十四行诗读起来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通过戏剧的创作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和人文关怀,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他刻画了一系列君王形象,本文利用文本细读和社会批评两种方法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篡位君主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君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生活在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被誉为人类戏剧艺术上不可逾越的顶峰之一。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悲剧的成就最高,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莎士比亚剧作的独特风格。从这些震撼人心的悲剧来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立足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从若干方面研究了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主要特征,希望能够为读者理解莎士比亚悲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重要的一部传奇剧。莎士比亚一生的戏剧创作深受基督教圣经的影响。圣经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了他的戏剧。而爱、恨、罪及宽恕构成了莎士比亚这部传奇剧的主要的圣经文化母题。  相似文献   

5.
就欧洲文学者而言,莎士比亚是最有成就者之一,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对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品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莎士比亚剧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原则,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戏剧情节生动丰富,悲喜交加,对英国戏剧文学具有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对莎士比亚剧的文学特色以及其对英国戏剧文学的影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通过戏剧的创作表现出了他的时代和人文关怀,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他刻画了一系列君王形象,本文利用文本细读和社会批评两种方法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篡位君主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君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克里斯托弗·马洛是莎士比亚以前英国重要的戏剧家,他在多部作品中塑造的时代巨人形象及无韵体诗剧形式对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马洛对英国戏剧的贡献巨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和剧作家,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创造了大量深刻反映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揭露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种种罪恶的戏剧,广泛地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赞誉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恩格斯在谈到戏剧创作时,特别强调要“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提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这一经典性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健吾,中国现代文坛的"多面手",创作领域涉及小说、戏剧、散文、文学评论、翻译及法国文学研究等,尤其是在戏剧方面成绩斐然。他一生创作和改编了40多部剧作,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十年代中期到解放前是李健吾戏剧创作的成熟期,这期间他创作了一大批代表他艺术成就的戏剧作品,并改编了莎士比亚等外国名家的许多剧作。他的作品描写现实,探究人性,表现人物性格,努力实现戏剧本土化,字里行间表现出他的细腻真情。李健吾成熟期的戏剧创作思想意蕴丰富,散发出他所独有的韵味。  相似文献   

10.
不论是研究欧洲哲学思想史还是欧洲文学,你都不可能绕过他.如果是研究欧洲戏剧史,你就更不可无视他的存在,因为他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戏剧,其影响几乎与英国的莎士比亚齐名.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在他刚刚踏上文坛之时创作了一些戏剧作品。这些戏剧作品由于创作的时间早,在沈从文整个的文学创作史上所占的比重又很小,因而很容易被人们遗忘。但在事实上这些戏剧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存在着,不容忽视。我们可以从谐趣呈现的策略,谐趣中的理趣,谐趣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来探讨沈从文戏剧中的谐趣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研究者都把师陀视为讽刺性和批判性的作家,并把他纳入到以鲁迅为代表的致力于国民性批判的作家行列中。而在批判和讽刺之上,师陀的创作有更基本的维度,这就是弥漫在作品中的绵绵不绝的乡愁,以及由之对时间之流中生命的关怀。乡愁是作家写作的动力,亦是写作的归宿。因此对于师陀,他的故乡书写就是一次次的还乡之旅,“抒情的批判”则成为作家抒情表达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许地山先生超然于“五四”时期内外不安、进退失据的现实喧嚣,将从寻常事物中领悟到的玄机禅理,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寓所,散文作品独具值得咀嚼玩味的理趣。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从徐渭的词作出发,解读其词作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其对词创作的态度。徐渭的词虽然很少,创作风格和形式也比较粗糙,但是作为其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还是有必要提出来作为补充,这样也可以更完整地了解他的创作活动、创作心态以及人格气质。同时,对徐渭词的研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后期词的发展状况,以及一些文人名士对词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5.
齐鲁籍作家王禹偁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宋初文坛“白体”诗的代表作家和“复古派”的核心,齐鲁籍作家王禹偁以丰富而优秀的创作实绩著称于世。本文结合其文学主张及诗文作品,论述了王禹偁为宋初文坛摆脱颓糜之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韩愈诗歌在选材上扩大了搜求领域,以“不诗为诗”;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散文的清新笔调,并以充沛之才气、不世出之笔力为之,使其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叶燮《原诗》),表现出“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具体表现有:以赋为诗,以议论为诗,选材奇杰,用韵独特,诗文互释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彭瑞高的创作轨迹看,清晰地记录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想和感受,也体现了作者逐渐圆熟的创作手法,这或许可以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概括。  相似文献   

18.
许衡是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章学家。他一生写作不辍,著作等身。文章内容广博,文本齐备。在文章理论的建树上,他主张文质统一。文德一致,师古必须随时,讲究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19.
申跃中几十年起伏多变的创作命运,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当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时代因素的缠绕。这一因素既把他涌向潮头,也把他推向低谷,使他与时代、与社会结下了永远的不解之缘。在这一过程中,作家对创作道路的自觉选择和对艺术境界的自觉追求对创作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时代感召和主体抉择的共同作用,使作家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散文诗创作热中,王德宝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创作内容在表征上似乎是对亲人、故土和往日琐事的审美描述,实则是对自我生命存在境况的灵魂注视和智性把握,借以使自己能够对乡土记忆进行精神考量。在诗艺表达方面,诗人也同当时甚为流行的西化创作方法迥然有异,体现出对民族传统的坚定承继和现代创新,从而使他的散文诗创作富有民族特色和个性内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