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哲 《数学教学》2008,(4):15-18
1.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和数学教材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引人注目.在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进行的“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中,不论是四年级还是八年级(中学二年级),新加坡学生的数学成就是所有参与国家或地区中最高的.四年之后所进行的TIMSS-Repeat(也称TIMSS 1999或TIMSSR),当初四年级的学生进入八年级,在参加调查的38个国家和地区中,新加坡学生的数学成绩依然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正方兴未艾。在改革中,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HPM)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很活跃。本文分别选取中国、新加坡和美国初中数学教材的一个版本:新加坡教材是Tay Choon Hong等主编的《新数学》(2001年),美国教材是Glencoe/McGraw-Hill公司2002年出版的《数学:应用与联系》,我国教材参考马复主编的《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通过对比分析三个国家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的编排体系和编写特点,从中找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材的共性和个性,以期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数学教育因其在TIMSS(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中的优秀表现而一直备受国际数学界的关注。其中反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界,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做法就是直接引进新加坡的数学教材,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以期利用新加坡的教学模式来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成绩,数学认知水平,数学学习态度)来衡量、评价数学教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不同城市学校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和非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国外相应学龄段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了深入比较。阐述了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结果显示。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学生的数学成就整体水平高于使用非苏教版教材的学生和国外(地区)学生的平均水平。但这些学生在数学推理能力上较差。同时。调查表明使用苏教版教材学生在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态度等方面较为积极。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趋于正向,认为数学贴近生活。从而喜欢数学,消除了对数学的畏惧心理。研究建议,建立经常性的教材评价制度,以提高教材和教学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1前言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经济强国,该国一直非常重视对国民的教育,并特别注重发挥教育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作用.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TIMSS)中,新加坡学生的表现一直名列前茅,这引起了国际数学教育界对该国的数学教育的重视,对她的数学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的新领域.美国教育部还专门提供资金,组织专家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直接原因当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对于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和强调.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1引言 新加坡中小学生在TIMSS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倍受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再者,中国和新加坡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文化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极为重视基础教育.藉此,本文试图对中国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中国《标准》)和新加坡于2006年颁布的《中学数学课程提纲》(以下简称新加坡《提纲》)中的“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AvivaLori  戴志英 《数学教学》2004,(2):46-46,49
一些数学教授为以色列数学教育水平的低下而感到震惊,他们正设法让教育局引起注意,试图说服他们使用新加坡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栏目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其又是课程观的载体,栏目的内容、形式等都体现着深层次的教育理念,所以教科书编写应重视栏目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和挖掘其丰富的教育性因素.本文就根据新加坡2007年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于2007年出版的最新的新加坡数学教材《MATHEMATICS》(第六版)出发,  相似文献   

10.
宋若云 《教育》2012,(6):64-64
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美国学生在使用了新加坡的数学教材之后,数学成绩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美国部分学校开始使用新加坡名创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了解使用效果,专门针对数学科学的基础研究提供支持的美国罗森鲍姆基金会组织了一项长期跟踪性调查。调查发现,根据马萨诸塞州学生综合评估系统显示的数学成绩,使用新加坡数学教材学生的平均成绩要高于其他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网上浏览到部分小学毕业生家长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何做好孩子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得到的交流性回答有:(1)暑假时在家里自学就可以了,初中数学很简单.(2)初中数学教材由浅到深,不用担心.(3)初中数学会概括地讲一些小学数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精髓,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八年级(上)(苏科版)数学教材蕴含了许多常见的经典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领会,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使学生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本文就该教材中的几种数学思想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以使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教学资源手册》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使用的主要教材,包含主题教学和阅读材料两大内容版块.不同于国内同类教材的写作方式,其“主题教学”版块以新加坡中学数学课程所涉及的具体知识块的教学为载体来追溯知识历史,梳理数学概念,分析学习困难,阐释教学方法,设计活动样例和推荐学习资源.其“阅读材料”版块,在列举实例,构思问题和提供资源三方面呈现新意.新加坡数学教育学教材为国内同领域的教材建设、教师教育和数学教学带来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有着重要历史渊源的国家,新加坡和中国在许多方面存在比较借鉴的基础。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我的朋友在这里!数学》MyPals are Here!Maths(第二版)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弥补双基的不足、问题解决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教材的编写以综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等做法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若云 《教育》2012,(16):64
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美国学生在使用了新加坡的数学教材之后,数学成绩显著提高。1998年以来,美国部分学校开始使用新加坡名创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了解使用效果,专门针对数学科学的基础研究提供支持的美国罗森鲍姆基金会组织了一项长期跟踪性调查。调查发现,根据马萨诸塞州学生综合评估系统显示的数学成绩,使用新加坡数学教材学生的平均成绩要高于其他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开方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数学文献中都有开方的问题和算法.然而,由于对有关这方面的历史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人们在课堂中很少会采用这些历史上的问题和解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在“教材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宝藏,其中蕴涵着取之不尽的思想养料.本文以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HPM)为视角,以开平方教学为例充分挖掘这些养料,服务于今天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7.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14,(1):50-F0004
在国际数学教育测试中,东亚国家学生的成绩一向领先于其他地区.在这次的《PISA报告(2012)》中,又是中国上海的数学成绩遥遥领先,随后依次是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中国澳门、日本.位列第17位的越南,也比发达国家的成绩要好.  相似文献   

18.
张乃达老师(江苏省扬州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是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之一,长期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在有关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文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主要著作有《数学思维教育学》、《观念与文化》、《从数学思维到数学教育》等(其中《数学思维教育学》荣获全国首届光明杯优秀著作奖).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约请张老师围绕数学思维和数学文化这一主题,结合数学教学案例,刊载其对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与诠释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作者对编写《电路数学》全过程的总结,结合本教材的使用效果,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的教改思路与教材实际.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职教材改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相关题录     
王瑞霖,马婷婷,张惠英.在多样化表征讨论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5B). 马乾凯,陈亮,雷添淇.论对向量的数性理解.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2(3). 潘颖艺.注重通性通法教学,凸显数学本质理解.福建中学数学,2012(2). 杨家政.抓纲务本,促进数学理解一例谈2011年上海数学高考试题和启示.数学教学,20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