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照着讲”是讲清楚冯友兰哲学本身,着重讲“怎么样”,属于哲学史研究的范围;“接着讲”是对冯友兰哲学思想的发挥和发展。是创造性地诠释,着重讲“为什么”,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适应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哲学的转型.冯先生所关注的确定性、合群体性、建设性三个原则可以成为“接着讲”的接点。在当今时代,我们不必再自我标榜现代新儒家.但我们应当讲现代新儒学,对包括冯先生的新理学在内的儒家文化做出新的诠释,建构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高杰 《西藏教育》2020,(1):57-58
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他的著作《新理学》中有一个提法“:照着讲”和“接着讲”。冯先生说,哲学史家是“照着讲”,例如柏拉图是怎样讲的,孔子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把柏拉图、孔子介绍给大家。但是,哲学家不同。哲学家不能仅限于“照着讲”,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要接着柏拉图、孔子的话往下讲,这就叫做“接着讲”。冯先生谈的是哲学研究问题,但是“照着讲”“接着讲”,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样有着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的“接着讲”是在时代变革中实现的,赋予中国哲学以现代精神,又继承了中国哲学的实质内容,它是中国哲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接着讲”开出的“天地境界”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是对中国和世界哲学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5,(12):24-24
“接着讲”,出自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自谦之辞。冯老讲了一辈子的中国哲学,他说自已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两句话只差一个字,但是精神全异。“照着讲”是一种抱残守缺、拒绝进步的态度;“接着讲”则是一种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曾多次声明,他的哲学"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明以来的理学,大小相同之处.我们说'承接',因为我们是'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因此,冯友兰所讲的接着宋明理学讲,应该理解为主要接着程朱理学讲,而不能理解为只接着程朱理学讲.实际上,冯友兰的"接着讲"不仅仅是接着程朱理学讲,而且是融合了古今中西的"接着讲".  相似文献   

6.
融贯中西通释古今 --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其哲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对中国哲学史的开创性研究,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提供了范式,他的三本哲学史各具特色;二是用“接着讲”的方法,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成为了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冯友兰的哲学创造体现出了复兴民族哲学的一种现代努力.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先生晚年的思想回归现象,学术界早已有觉,并称之为“冯友兰现象”。首次对“冯友兰现象”作一概念界定,则是在1995年12月召开的“‘中西哲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方克立教授的发言中。他认为,“冯友兰现象”就是冯先生早年创立“新理学”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来放弃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上来,晚年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先生称自己不是“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而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因此,称他的哲学系统为“新理学”。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最终落实到了人生,《新原人》一书是“新理学”体系的中心。在《新原人》中,人生被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最终表达了冯先生的最大愿望:人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到达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觉解”与“智慧”、“内圣外王之道”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天地境界”与“真善美的统一”等二位冯先生基本哲学范畴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在后经学时代,冯友兰先生和冯契先生对理想人格的论述指明了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轨迹,因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尤其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说”注重理论和德性的统一,哲学思维和人的德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真善美、知情意的统一,重新恢复了哲学的理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新理学的理是接着中国儒道的宇宙本体论讲的,它不可能不受这个儒道互补的哲学传统的影响。冯友兰受到过西方新实在论完备的逻辑方法训练,他讲理的宇宙本体意义不可能不更新儒道互补的哲学传统。所以,他只能接着宋明道学中的程朱理学讲,而程朱理学已经是中国哲学中的儒道互补在宇宙本体论方面的一种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金岳霖和冯友兰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以新实在论的哲学立场和逻辑分析的哲学方法,重新诠释传统理学的重要范畴,建立了各自的形而上学体系,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冯友兰作为现代新儒家已是不刊之论,而金岳霖的学派归属则存在着新儒家和新道家之争。命运观是金岳霖和冯友兰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金岳霖和冯友兰对“命”“运”概念之内涵的规定以及性与命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某些具体的表达或解释性环节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明确金岳霖哲学的儒学性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价值与关怀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对冯先生天地境界的论说进行分析,阐明了其在推进儒家的形上学思想的同时,通过对佛家般若学思想、道家无为思想的融通,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终极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哲学中 ,冯友兰由“正”而“负”的方法论很大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现代化进程 ,探讨冯友兰哲学方法论转向的过程和原因 ,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冯友兰哲学乃至整个现代中国哲学的特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中约有60年时间从事教育。在20世纪的中国,在那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冯先生以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怀着“旧邦新命”和“智山慧海传真火”的爱国热忱,对中国的教育作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的论著。在这些论著中,许多方面涉及人的道德教化问题,探究冯先生这方面的思想,对于今天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仍然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概括地说,冯友兰的德育思想倾向于无形的教育。“大概关于知识方面的教育是非用有形的教育不可的;至于关…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的《新理学》试图以西方哲学的方式“接着讲”,发展中国本土固有的文化思想系统——宋明理学,使中国思想成为符合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哲学。他采取的方式是抹平中西方思想系统的差别,将理学视为哲学,认为需要加以区别分判的仅是科学与哲学两个学科间的差异。但是他构建的新体系由于将科学与哲学的距离拉得过近,而有将人生观科学化、将存在论知识论化的倾向,从而陷入定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哲学思想尽管非常古老,但作为系统化或专业学样门类的哲学却是20世纪初产生的。20世纪中国哲学可分为三个时期:从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是中国哲学“学着讲”的时期;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是中国哲学“照着讲”的时期;从1978年到世纪末是中国哲学“接着讲”的时期。中国人在哲学上当了一个世纪的学生,在21世纪应该毕业了,有资格、有条件、有必要“自己讲”哲学了。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冯友兰先生既是一位哲学家、哲学史家,也是一位教育家。本文拟从“新学生与旧学生”“学术独立”“大学教育”这三方面解读冯友兰的教育理念,对冯友兰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作以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40年代,冯友兰先生就提出“世界哲学”的概念,并阐述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关系,提出中西哲学互补和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可能有的两点贡献。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总结》中,冯先生又把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未来归结为“仇必和而解”和“太和”,他所提出的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哲学的贡献,可概括为六大关系。这一阐释与建立一个有人价值导向的全球化的过程完全合拍。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对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诠释,是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中西哲学的相互交融进程当中展开的。这一创见性的阐发和处理方式为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转进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在整个内圣外王思想的历史嬗变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哲学进一步走向现代化,中西文化愈加交融、互鉴的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冯友兰哲学中关于内圣外王的思想见解做出进一步的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我参与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萧萐父、李德永、唐明邦三位老师已经同意我以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为题写作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该年12月,在去北京参加中国文化书院举办的文化问题研讨班学习期间,有幸能当面聆听冯先生的指教达一个礼拜之久,使我初步更为直观、系统地涉及冯先生的思想学说。从1986年开始至今,我对冯友兰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逐步深入,开始不断形成自己的认识成果,研究成果也日益被学术界所接受。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即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数年来对冯友兰思想的研究,觉得对于冯友兰其人其学的解析与评断仍然需要拓展,也感受到了在冯友兰研究中自己的幸运,对前辈和朋友长存感恩之心。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仍然会关注海内外学术界对冯友兰先生人生与学问的解析与评断。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形成一些有关冯友兰先生学术思想研究新的认识成果,尤其是形成一些系统比较现代新儒家人物学术思想的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