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重视创造性的研究,普遍开展“创造性教育”,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赵洁 《教育艺术》2008,(3):14-15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技竞争加剧,知识经济兴起,创造性问题引起了普遍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组织人力,投入财力、物力,对创造性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因为他们深知,要有创造性产品,就要有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性是创造型人才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3.
叶少萍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4):80-81,86
在强调全面素质培养的学校教育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那么 ,什么是创造性人才 ?为什么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 ?笔者拟在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正如中国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部孙显元教授认为的那样 ,要定义创造性人才的要素 ,其核心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创造。从语义上说 ,“创造”一是指人的活动 ,即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 ,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我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 ;二是指活动的产物具有创造性 ,同先前作品相比…  相似文献   

4.
高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松 《江苏高教》2003,(4):105-106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认为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 ,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同传统教育相比较,创造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并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既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明确自身的培养渠道,更要注重教与学的新特点,还应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评教评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面向21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7.
本试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从改变观念、建立创新机制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才就是生产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主阵地的高等学校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抓紧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构筑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9.
10.
表演人才对于任何一个剧种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黄梅戏正处于向"三度梅开"进军的阶段,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创造性表演人才的需求。传统的黄梅戏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式既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不足,如何在新世纪培养出适应剧种发展新要求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政府、学校、剧团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本就这一命题,分析论述了什么是创造性人才及其应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从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层面,阐述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面对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造力是21世纪我国教育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面对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的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在当今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里 ,培养通才和创造性人才既是高校面向 2 1世纪的重任 ,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 ,阐述了现代人才的创造性特征 ;通才教育与创造性教育的一致性 ;并从德育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德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创造性人才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本文就这一命题,分析论述了什么是创造性人才及其应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从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层面,阐述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是指引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社会背景是三种重要的创造性素质;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是三种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敏锐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他再次动员和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0,自引:19,他引:30  
通过对创造性人才特征的分析,提出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特征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阐述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创造性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科教兴国”、赶超发达国家的需要。创造性最重要的表征是创新,因创新是知识价值的核心,越是高创新的知识,其价值也就越高。因此,创造性人才的造就,就要靠创造性教育,也即素质教育。只有这种发展人的个性的素质教育,才有人的创造力的成长和发挥。  相似文献   

20.
求异思维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辩异思维,它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创造出超常的思维成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求异思维有利于学生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以新颖、独特、巧妙的思维方式,迅速接触问题的本质,发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开拓创新,是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