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相”字是一个复杂而且特殊的词。说它复杂,是因为它是一个兼词,它兼有名词、动词、副词等多种词性和用法;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作为副词,不仅表示动作涉及到的双方,表示“互相”的意思,而且还经常表示动作涉及到的单方面,具有一定的指代性,指代多种人和事物。 相似文献
3.
"的"字在鲁迅先生笔下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其中有些用法是现代汉语很少见到的.如: ①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为了忘却的记念>) 相似文献
4.
表示范围,表示强调的语气,这是现代汉语副词“都”字的两种基本用法。本文讨论“都”字的三种特殊用法:①疑问代词“谁”等,后边用上“都”与之呼应,就不表示疑问;②“和”“同”“跟”组成的短语往往会造成歧义,用上“都”可以消除歧义;③量词重叠作主语的定语,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表示何种语法意义,“都”起着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凌霄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9-20
本文对“以“的两种虚词用法进行分析和辨别,“以“用作介词可以介绍动作、行为所用的工作或凭借的事物.“以“用作连词连接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时间上是一前一后的,或者后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通常是前一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 相似文献
6.
1.绪论 "时时"和"不时"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两个频率副词.由于"时时"和"不时"两个词的词义基本相同,当留学生先后学习了这两个词之后,就会对如何正确运用它们感到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词进行辨析. 有关这两个词的解释在几部主要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7.
薛玉萍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63-66
形式与意义并非总是保持一致,汉语肯定语义的表达有多种方式,如若不能正确识别其形式特点,将不可能准确理解其内涵。论文就汉语中具有明显形式特点的表达肯定语义的结构形式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这些结构对汉语学习者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特殊的"的×、的×"用法,自从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1]一书中指出它是"有意思的例子""唯一的例子"的话以后,《中国语文》和《中国语文通讯》等发表过好几篇文章,如谭达人先生的《无独有偶》[2]、江澄先生的《"的"在前面又一例》[3]、笔者的《并非"无独有偶"》[4]、张谊生先生的《试论结构助词"的"和"之"的前置--兼论现代汉语的骈合结构》[5]等. 相似文献
9.
10.
在古代汉语中,不同时期不同句式中出现的"为"字,其词性、用法如何,我国语法学界对此历来存在较大分歧.以"为"字基本意义为起点,主要针对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1]教材中"为"字语法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罗列出"为"字的几种词性及其下的主要义项,并适当引用其它文献例句,以求比较完整地归纳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为"字的多种用法,以期利于中学及普通高校本课程教师学生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多种记忆辅助工具和特殊的教师角色使默示教学法在众多外语主流教学法中显得格外独特。这种创新的教学法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不可避免或克服的局限。在实际运用中,默示法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影响而不可能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法,并具体阐述了原因。 相似文献
14.
翻译史上,关于"归化"、"异化"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笔者以为,"归化"、"异化"是两个极端,不适用于翻译实践中.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目的"选择是"以原语言为准则"还是"以目标语言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16.
语气词“好“形成于晚唐五代,源于形容词“好“的主观化。这一过程中,“好“的语义逐渐弱化,同时主观评注性功能增强,“VP好“这一格式的句法语义重心前移。“好“从静态描绘到动态评价再到劝慰、命令,这是一个语用推理过程:VP很好→希望(受众)VP。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C语言中函数指针的一种简单用法,其次讨论了C语言中的多维浮点数组、含有浮点成员的结构体数组访问时所发现的问题,同时也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葛勇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3,11(1):51-52
“bolmaq”与“qilmaq”是维语中使用频率多 ,内容丰富的两个基本动词。它们的基本含义丰富 ,引申及使用频率很高 ,应在使用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