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显性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一过程忽略了学生的默会知识1,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默会知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会有一定的提高。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质上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充分实践的过程,也是将学生的默会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显性知识的教育,更要关注如何将默会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相似文献   

2.
把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看成是一个集对,并作同异反集对分析,发现在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这两极之间存在中介知识这一宽阔的地带,中介知识是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机过渡和相互作用,典型的中介知识既有部分默会性又有部分显性性,一般的中介知识则具有个体差异性、不确定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中介知识的提出为推进默会知识理论在现代教育探索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默会知识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默会知识是很难去表达的,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重视显性知识,却忽视了默会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去运用默会知识,让它变成一种能力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根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运用默会知识,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贯彻落实默会知识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进行探讨,希望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默会知识在人类知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意会性、个体性、情境性、非批判性等特征。在教育教学中,默会知识才真正与学生思维能力、生命情感的生长点相契合,不应该被忽视和压制,教师必须意识到默会知识对于显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话语权",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给学生创设教育情境和实践机会,以此来激活与提升学生的默会知识,并且要通过内部自我反思和外部的交流讨论来丰富、更新自身的默会知识。  相似文献   

5.
发展默会知识,改进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群英 《化学教学》2007,(10):18-20
默会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内隐的知识;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默会知识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实验、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化学教师本身的默会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能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个人默会知识视角看教师培训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师培训中,学会的理论不能支配其行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个人默会知识的存在。个人默会知识之于显性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支配教师行为的是个人默会知识。在默会知识的视角下,为保证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教师培训的重点不应是显性知识的传递,而应是教师默会知识的更新,教师培训的培训观念和培训方式应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7.
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具有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的教师默会教育观念造成了认知与行为监控的盲点。文章就课堂教学中默会知识的反思与重构作了探讨,提出使教师的默会知识成为显性知识获取的基础,使显性知识在原有的默会知识背景上重构起来,真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还是将教学的天平倾向于显性知识的讲解上,绝大多数任课教师把显性知识的教学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侧重于小学生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其实不然,默会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却常常被忽视,因为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好一些显性知识,长此以往,过度的水平倾斜将会导致学生的多向发展出现不足的现象。为此,对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创新靠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知识的生产包含了大量个体默会知识的参与。科学的创新根源于默会的力量。教育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向他们传授已有的显性知识、成果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掌握大量默会的认识、信念、概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等。默会知识对创新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默会知识视阈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教师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与显性知识一样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但由于这类知识是内隐的、难以言明,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践证明,默会知识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促使教师默会知识的显性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默会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默会知识无洼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它通常存在于人的预感、直觉、情感、价值和信仰中,蕴含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得以传播。独立学院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公共选修课,它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的特殊性质与默会知识蕴含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传递的特殊方式契合,默会知识理论为独立学院《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系列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160-161
默会知识是一种内隐的、难以言表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和发展具有显性知识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课堂教学应更新教学观念,全面推行情境体验式、小组合作等教学形式,促进默会知识的有效传承与共享,增强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06,(7B):14-14
朱益群在《语文建设》2006年第4期上撰文认为:默会知识理论教学原则强调,昼量将默会知识显性化,符号化,使它具有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并和课本显性知识有机整合起来。默会知识外化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模仿,如仿句练习就是一种外化默会知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师教育只注重显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存在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大量默会性知识。这些默会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从默会性知识的概念、生成、获得来分析默会性知识的有关特征,并阐明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最后指出默会性知识生成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如此之重要,可以说,“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所谓默会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广开渠道,帮助学生积淀默会知识,对他们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需要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是我国高等裁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默会知识对创新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传授既有的显性l知识和成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掌握大量的默会认识、信念、方法与技巧等。本文对基于默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对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正>默会知识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知识,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它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一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表现在语言、书面文字下以各种文本形式传递的显而易见的知识,这种知识逻辑性强、可言传,同时又是明确的具体知识。默会知识与之相反,也就是以我们通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形式存在。我们头脑中的默会知识到底是什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决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技能。研究表明,个体的默会知识对问题解决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默会知识对问题解决能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默会知识的特征和学习规律,剖析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对学习默会知识的适切性,并将其做适当改进,每一教学步骤均以心理认知发展阶段为支撑,着重体现默会知识的建构过程,以更加适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蔡慧孟 《林区教学》2014,(7):105-106
默会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影响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默会知识具有个体性、缄默性、情境性,在一定条件下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会相互转化、相互作用,通过综合、意会、内化、外显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个体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因此,通过访问工程师等实践形式,理解默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改变教师培养方式、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建 《物理教师》2014,(7):67-69
"明示知识"和"默会知识"是人类知识的两大类型。教师的默会知识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教育经验等。对物理教师而言,教育观念包含物理课程观、物理教学观、物理学习观与学生观、物理教学效能感等,教育技能既包含各科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设计、沟通交往、教学评价、反思发展等方面的共性技能,也包括实验设计与操作、科技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数理结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等体现物理学科特点的特殊技能。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既要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默会知识的积累。外显性理论知识的内化、自身实践基础上的积累、教育同伴的知识分享是物理教师默会知识建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