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西方管理理论中的四种人性假设,提出了从“经济人“假设谈企业“制度化管理“;从“社会人“假设谈企业“民主化管理“;从“自动人“假设谈企业“个性化管理“;从“复杂人“假设谈企业“多样化管理“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在人”假设的企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在人”假设认为应该尊重人的本性,发掘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基于这一假设来改进企业教育模式,有利于更好支撑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协调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观历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各种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的产生和演变,都是以人性假设论为前提的。早期的管理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人在管理中的特殊作用,而是他们依据的人性假设前提有所不同而已。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对于人性的假设就有“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无善无不善”三种观点之分;而在现代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现的科学管理模式、人际关系模式、权变模式就是分别从“经济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出发的。  相似文献   

4.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有四种.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的方面》一书巾,把“经济人”假设慨括为“X”理论:“社会人”假说在理论分析卜不够严密.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霍桑实验的研究还缺乏科学的客观性,引起了人们的批评.“自动人”假设在麦格雷戈的书中为“Y”理论。“复杂人”假说被称为“Y”理论:X理论和Y理论概括了人群中的两个侧面,都带有片面性,超Y理论具有一定科学性.但它只是注重了个体的差异.没有反映出人们的一般本性、即共同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人性假设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作为“自尊人”具有如下特点;人格自尊——这是“自尊人”最基本的特征,知识自明——“自尊人”对待知识的态度与体验;工作自立——形成“自尊人”的基础;作风自强——默默而无私地奉献;观念自信——具有坚定的信仰。根据“自尊人”的人性假设,可有如下管理类型:诱导型学校管理;服务型学校管理;协调型学校管理;民主型学校管理;灵活型学校管理;创造型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6.
人性假设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假设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逻辑前提。在 1 0 0多年的管理活动史中 ,分别有“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等人性假设。在当代新一轮管理创新浪潮之中 ,新的“创新人”假设将会迅速完善起来 ,并促成管理模式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7.
试图探索将其中的“输入假设”理论运用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第一部分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第二部分谈“输入假设”理论;第三部分谈论笔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输入假设”理论进行相应的教改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假设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启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不断探索,管理科学逐渐过渡到了以“文化人”为假设、利用文化的功能进行人文管理的阶段,这是现代管理的理性选择。人文管理是“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的辩证结合,既发展了组织,也给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发展人文管理应着重从提高管理者素质和员工素质入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管理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管理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性假设”,是指管理中关于人性的一般看法.实际上这种“人性”,主要涉及到被管理者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而不包含全部的人性内容.西方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阶段.本文讨论人性假设问题对于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管理实践以及管理人道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方法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和逻辑起点,教学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使普通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不适宜于此。应特教学管理的主客体定位于“能动生存人”这一逻辑起点上.以满足教学管理的特殊要求。将“能动生存人”作为教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就应该从对人的生命的深刻体悟出发、从人的生存性出发、从人的能动性出发来实施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或方法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和逻辑起点。教学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使普通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不适宜于此。应将教育管理的主客体定位于“能动生存人”这一逻辑起点上,以满足教学管理的特殊要求。将“能动生存人”作为教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就应该从人的生命的深刻体悟出发、从人的生存性出发、从人的能动性出发来实施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管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和谐人假设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健 《西北师大学报》2004,41(5):123-127
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逻辑前提。在管理思想演变历史中 ,适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时代诉求 ,人性假设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文化人”假设三个阶段。生态和谐人假设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性假设 ,其实质是组织要按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来进行管理。生态和谐人假设的提出和实现 ,意味着对传统的管理职能、管理体制、激励方式、组织文化等进行重新反思和深刻变革已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试论江西民办高校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江西民办高校的人性化管理现状出发,针对当下对人性化管理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批判,并从理论的高度对人性化管理提出了反思,从人性及人性假设的哲学高度入手,深刻领悟人性化管理的本体与容体及“人之为人”的人性假设,把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把人真正的当特定时空下的人来管理。  相似文献   

14.
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对人性做了各个层次的思考和概括,对人们科学地认识人、教育人以及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在分析管理学中“经济人”假设理论、“社会人”假设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复杂人假设”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性假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性论是管理思想体系的逻辑前提。中国先秦诸子所持的“人性可塑论”、“人性自然论”、“人性好利论”,分别是他们相应的管理思想——“仁政礼治”、“无为而治”、“以法治国”管理思想的基本前提。“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设变动轨迹决定了西方管理思想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现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的流变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中,认识人和管理人都是相辅相成的,就是说,对人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措施。比如经常提到的4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就是认识人与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种历史性演变。  相似文献   

17.
从"人性假设"的演变看"以人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社会属性不同,运用人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文章通过综述“人性假设”的演变.指出要科学客观地对待“人性假设”演变的历史;由此认为尊重人、关心人、实现人的价值,必然会走向管理的最高境界——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是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基于不同假设基础之上的理论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各异。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经济人”假设与“学术人”假设的对立,尤其是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严重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经济人利益要求,“学术人”假设在高等教育现实中遇到了困境。通过加强制度设计,规避体制外经济人自利行为;强化伦理道德建设,规范经济人行为;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控制,有效调节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带来的短视效果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等教育管理的“经济人”求利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种教育思想的产生往往要求着另一种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与之相对应。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它也要求着教育管理思想作一场深刻的变更,并构建新的管理模式,以有效地导引素质教育的理论变为实践。本篇试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素质教育对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嬗变要求,端一陋见,以求方正。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前提,要求管理者在哲学的更高层位上把握人的本质,真正实现把学校中的人从“经济人”转为“社会人”、“伦理人”现代管理理论首先是在哲学上以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为基本出发点,对人性的不同假设而衍生各种理论派别。“经济人”、“社会人”、“伦理人”便是代表了三种人性的假设的三种管理理论,它们各代表了管理理论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后一种理论是对前一种理论的积极扬弃。认为企业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是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并积极追求之的人,这  相似文献   

20.
人本管理是建立在对社会人的“自我实现”人性假设之上的管理思想,是现代西方企业所倡导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非常相似,都倡导自我管理。但人本主义理论更重视人的需要,管理者通过引导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