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养,是通过先天的和后天的诸多因素形成的,但侧重于后天的教养、修养。人的素质是由先天形成的自然素质和后天形成的素养组成的,因此可以说素养是素质的一部分。也有研究者认为,人的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天社会本质,即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活动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或称之为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首先应正确理解“素质”一词的含义。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主要是通过遗传因素获得的;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文化、身体、心理等品质。后天素质对人的影响则取决于教育的状况。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因此,人在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这个概念强调了素质形成过程的内化特征,即将社会所期待的各种知识、能力、意识内化为个体自身的稳定品质。因此,从社会化理论来看,素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素质社会化过程,是社会化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素质自我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素质通常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由此看出,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来养成并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我们根据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实际,认为素质教育归结为“无形”和“有形”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地位和作用梁建风从遗传学角度上说,素质是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但是从教育上说,“素质着重表现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至于素质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和个体...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美国学者布鲁克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它包括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渐内化的养成素质,是一种先天素质与后天养成素质融于一体的,人的身心特点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而其中后天养成的素质尤为重要,它主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正规教育和新身参加社会实践来获得。而中小学学生又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见,中小学素质教育如何,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特殊重要性。素质教育从本质…  相似文献   

8.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其中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能力、技能和品德的教育。它的实质是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环境与教育),  相似文献   

9.
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关于人的素质内涵,包含以下四个部分: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完备.却是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通过近几年来的从教经验.下面谈一谈笔者对技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重心什么是素质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 ,素质是在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 ,它是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按照心理学的解释 ,人的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 ,人的先天生理特点要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来发展、成熟和补偿。没有后天的社会实践 ,再好的先天素质也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影响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是多方面的 ,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 ,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  相似文献   

11.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受到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实践形成的一系列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意志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在教育上的要求。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毫无疑问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对此有一个理性的、深度的认识,才能将这种促进作用在教学和实践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根据广义意义上的素质概念,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这个概念界定了人才素质包括先天生理的遗传部分和后天环境教育的获得部分。因此,在思考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时…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素质的含义科学素质主要指自然科学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科学素质的概念有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同样,科学素质也受到人的先天条件的影响,先天禀赋是良好科学素质形成的前提。第二,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前者指对科学知识的识记、了解、理解和掌握,后者指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新规律的能力。第三,人的科学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两种途径加以发展,通过教育…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广州师范学院张国扬黄子成一、素质与素质教育关于素质的涵义以及对素质的理解,由于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认为:素质是人经由先天自然遗传和后天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实践积淀而成的生理、心理的内在的基础条件,其结构是...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界一般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人的素质是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含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等。它是通过遗传所获得的,是人的禀赋,是遗传素质所决定的,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二是认为人的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它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中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后天通过环境影响或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这个结构包括政治(思想、信念、道德)的和知识(业务)的与身体的以及心理的品质等。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素质?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就是为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进行的教育,它是一种通识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是指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与能力的总称,它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数学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并发展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属性。其具体内涵尚无定论。专家们认为,数学素质应从知识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等几方面考虑,相应地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信息交流四个层面。具体内容有:良好的量化意识与数感,创造型的数学能力与自信的意志品格,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合理的思维习惯,以及能运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就数学教学而言,教学方法的变革滞后于教学内容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育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达成知能目标的重要心理基础的要求 ,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一、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 ,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 ,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品质 ,是国民基本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 ,受特定时代、国家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敏 《中国培训》2005,(12):28-29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如何才能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一、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标准的依据素质是个性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以及自身的认知和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潜力。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素质的提高;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能力、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影响。现代高技能人才素质标准,是…  相似文献   

20.
对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评估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炯 《培训与研究》2006,23(9):111-112
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个体成员在先天的生理素质和后天发展形成的心理与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信息品质。信息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有效的策略、途径和方法,增强个体的信息意识,提高个体的信息能力,丰富个体的信息知识,树立个体的信息观念,加强个体的信息道德,从而使个体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教育。开展信息教育,国家教育部门应建立适当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