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无疑是要融会着思想品德教育的。但我一直不赞成使用“德育渗透”这个概念在语文教学中。因为,“渗透”是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到其他事物之中,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却是它本身就具有的功能,并且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的语文素养界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归属于“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多情”,是适应语文新课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养”的要求。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中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多情”的语文教师,才能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前言中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①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②在作文教学中能对学生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正确塑造以及价值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素养由“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构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语文素质教育的背景和教学经验,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型设计】 一、课型设计指导思想 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不断深入和深化的阶段,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充分体现课程优势,为立德树人做出积极贡献。本文所做的传统文化形成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思考,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和育人作用,而传统教学往往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语文教学蜕变成了机械的应试工具.失去了语文的审美功能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朗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应当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促进语文学科素养形成、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合理使用关乎其价值实现和功能发挥。为此,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需要教师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系结构,了解教材的栏目设置及内容编排;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方向,规范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教师应秉持学生视角和学生主体立场,基于学情,知晓学情,以学施教;充分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刘冬梅 《课外阅读》2011,(11):311-3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把这一重要维度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体现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从而有效地去落实这一目标。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如何摆正学生的“价值观”?课程实施者要选择适合学生展示这方面素养的教学策略。笔者认为主要的途径是语文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体悟教学的艰辛,引深思维认识,增进师生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现将有关事项列举一二: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审美教育的育人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从中也可以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三维教学目标”作为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课程理念,打破了过去知识本位、忽视对学习过程体验的引导、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弊端,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小学语文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应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仔细钻研教材内涵,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5.
“:三维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其要旨是语文教学不但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同时还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具体来说,语文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加强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只有开放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要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发展提供助力。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思政的整体渗透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及价值观塑造。本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寻找新路径,探讨语文课堂与思政融合的教学实践,并以《项链》为例用好“三环”夯实“五步”,抓形象强体验,促思考重言说,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董玲 《考试周刊》2013,(46):44-44
<正>一、实施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语文是最具生命力的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语文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作文所表达的是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文章的内容健康与否,文章的品味的高低,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文章作者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的自然而然的流露。作文做人,教文育人,是作文教学中必须坚持始终的原则。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始终以“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为己任。“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是对学生作文素养的培养提出的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必须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审美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它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内涵。作为语文教学,是生活的教学,口语表达则是学生学会生活的最基本手段,故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成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