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与公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在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的角度论述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对社会公平的正面作用;从居民人均收入和学费的角度论述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对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并指出两者的平衡点是建立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向低收入家庭倾斜的学生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罗尔斯“简单平等观”和沃尔泽“复合平等观”的分析视角,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具有多样性的三重维度。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和政策程序的平等性体现了多样性的平等性之维;地域性补偿和群体性补偿彰显了多样性的补偿性之维;“多元化适己”“差异化适己”则展现了多样性的适己性之维。三者分别作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的底线、保障与高阶要求,层层递进、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政策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两个方面。目前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存在着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 ,高等教育领域也表现出种种不公平的现象。通过对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分析 ,本文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提出在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同时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教育投资模式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分别为高等教育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投资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已形成社会投资、学费占主角,财政拨款沦为配角的投资多元化。但是,高等教育投资短缺和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然存在,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改进高等教育投资状况,合理确定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既体现教育公平,又不超过大多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并要完善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相似文献   

5.
崔盛  田浩然 《教育研究》2023,(2):101-111
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特别是增加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是世界各国为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普遍且优先采用的举措。对此,我国先后实施了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构建了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招生的公平性政策体系。伴随我国进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阶段、户籍制度深化改革、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宏观形势发展,原有专项计划政策体系面临着招生标准模糊、政策公平成效拓展乏力、与脱贫和农村地区发展衔接不足等问题。与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定位、招生标准有所不同,地方专项计划由各地自主调控并制定方案,招生面向省内,对应分数段的学生规模更大,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倾斜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地方专项计划应从公平出发,根据不同省份的政策供需情况,兼顾地方发展效率,向下放权“做足差异”,并在各省份扩展实施区域、增列承担高等学校过程中,更好地衔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专项计划政策体系整体完善和普惠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的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为缓解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压力提供了实质性保障.而“伪贫困生”暴露了目前我国助学金评定方法的缺陷,如贫困生经济信息的缺失和评定过程的公平缺失.助学金评定需要建立“准入-评定-发放-监管-反馈”的科学体系,基于准入机制与过程公平的视角对高校学生助学金评定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公平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效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两难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取向。本文试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及正在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探讨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发展优先,注重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职招生政策不完善是造成当前高职招生不景气的直接原因。我国现行的高职招生政策可谓是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缺乏通盘考虑。完善高职招生政策,在对高职教育定位上。应把高职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给予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让两类毕业生享受相同的就业政策与待遇。应取消“三不”(不发国家统一的毕业生证书、不转户口、不予派遣)政策,湖底消除其负面影响,为扶持起见,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应向高职院校作某种倾斜。在发展速度上,要处理好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编制高职招生计划要综合等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困境及其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经费供给难以满足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所引致的资金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陷入经费困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目前我国正在向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过渡的情况下,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制定有利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政策,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是破解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美国追求高等教育公平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处境不利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采取了若干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政府通过颁布法令和财政支持,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强制性的补偿政策;实施早期干预;录取向少数族裔倾斜继而对所有种族平等对待;大规模、多层次的资助;学籍管理宽松灵活。这些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重要功用之一,在于能够有效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多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我国如能营造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格局,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协调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实现,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的投资政策在筹资渠道多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政策失效的现象。本文对高等教育筹资提出“多元化”选择的建议 ,即 :支持多元的办学途径 ,确定规范多元的收费标准 ,建立健全多元的资助手段 ,探索多元的拨款方式和新的筹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一是尚未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二是入学机会不平等;三是资源分配不平等。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进行适度政策倾斜;完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创新高校招生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教育公平的理论进行多视角解读,接着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正确认识收费制度,建立合理收费体系,完善助学政策,健全补偿机制,扩大政府投资和高校多元化筹集经费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是人们的天性所使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制定主体偏重"效率"的价值选择倾向;高等教育政策目标忽视对公平的追求;高等教育政策程序公平性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不公平性,更谈不上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只有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政策在高等教育公平实现过程中的积极指导作用,才能有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主辅结合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体制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政策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基础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主辅结合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分流具有促进社会成员合理分层流动的功能,但近年来这种功能愈来愈被社会质疑。本研究以H省为例,以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毕业生为整体样本,选取该省政、事、企系统2400人进行调研,从“流源”、“流量”、“流层”、“流型”、“流域”、“流向”等八个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现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合理分层流动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从历史比较看,目前还存在着中下收入家庭的社会成员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正逐渐减少,学生在不同层次、形式、类型、地区间的高等教育流转困难,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重分轻能”、“重学轻用”,以及修业年限过长、且缺乏弹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政府体制政策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外部制约,也有高教分流行为和学生职业追求的内部影响,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99年高校扩招计划实施以后的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如今中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尽管如此,当前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和焦虑并没有显著减少。为了对高等教育公平进行一个客观的界定,研究以“感受认知”到“价值判断”的逻辑结构为基础,以1999年国家推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为时间节点,从“一个过程”“两个维度”和“一个判断”三个视角刻画了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合理公平”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和界定,并探讨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印度自独立之初就将起点公平作为教育发展战略,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规模,目前印度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全球第一。“量”的急剧扩充导致“质”的持续下滑;片面追求起点公平忽视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使得不同性别、阶层、区域和贫富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加剧。印度高等教育公平与质量冲突的根源在于社会阶层割裂阻滞弱势群体的教育意识,高等教育平庸化导致优质教育匮乏,管理体系羸弱使政策成效不彰。印度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公平道阻且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众化在“量”的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并使高等教育公平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即入学机会总量增加,但区域失衡和阶层分化加剧;成本分担逐渐多元化,收费标准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凸显;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形成,但资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相关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依然突出,地方和高校的自主性尚未充分发掘;高等教育公平逐步由“量”的公平向“质”的公平转变。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应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尽量缩小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规范、鼓励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