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崖边的树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要展翅飞翔……  相似文献   

2.
悬崖边的树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初的白活文运动,最困难的怕要数诗歌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诗歌写作已经形成了严格的范式。总的来说,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朗读宋词。  相似文献   

4.
曾卓的《悬崖边的树》是诗歌,尤铭的《峭壁上的树》是散文。一诗一文,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5.
【原诗再现】悬崖边的树——曾卓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相似文献   

6.
《悬崖边的树》是曾卓最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诗既是自然现象的实写;又是一代受难的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心境的真实写照,是一个严酷时代诗人的精神见证;更是作者对人生的象征性阐释;象征手法的运用、意象的创造、语言的凝练是其艺术上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首状物抒情的小诗,不落俗套,别具一格,语言精炼。全诗只有十二行,分为三节。第一节写“树”的遭遇。一棵“树”,被“风”吹到“悬崖上”,令人触目惊心。这“悬崖”在“平原的尽头”,又“临近深谷”,更令人摧肝裂胆。诗人怀着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下笔几句就描述了一棵“树”的命运和遭遇,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一种悲剧的氛围中。“风”的前面加上修饰语“奇  相似文献   

8.
《悬崖边的树》写于1970年,是曾卓的代表作,也是他人生之旅的真实写照,浸透着他的生活态度、生活经验和他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谍战剧《悬崖》,以超越政治的认识逻辑塑造信仰的力量,以非常情境下的情感困境谱写爱的无字歌,谍战线与情感线交织并行,使全剧从对个人情感与命运的描述上升到对于人类战争的审视与批判。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教材知识内容,还要有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和培养,在明确目标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实施方案。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雷雨》一课分析代词运用的艺术魅力。《雷雨》中,普普通通的代词经过曹禺先生的妙手点化,被赋予了特殊的语境意义,具有耐人寻味的丰富内涵和多种表达功能,值得鉴赏品味。  相似文献   

11.
“哭”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许多优秀的学作品都写出了情态各异的哭,并藉此展现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学史上留下了许多“哭”的精彩华章。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慨叹于自身生存空间被太多物质的、感官的、原始的、粗鄙的、媚俗的杂烩充斥其间时,理论界演绎出这样一道哲学命题就顺理成章了:物欲的膨胀必然导致肉欲的滥行;东方的孔、孟和西方的耶和华的子民们精心构筑了数千年的文化伦理诚堡訇然而塌势所难免;人类行为在“物质消费”面前,其“责任”,“义务”含量渐次稀释。  相似文献   

13.
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1981年出版的诗集《悬崖边的树》就以其能真挚地展露自己的情感和灵魂世界而产生巨大  相似文献   

14.
影像叙事是电影风格呈现与思想表达的重要途径,电影中的技术革新和美学设计又赋予影像更多的阐释内容。基于空间理论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从感知、构想、历史三个维度分析电影《悬崖之上》中多维空间的并置与交织,并在电影历史意境的展开中,揭櫫美学与技术的审美互释,并深刻感知其中的民族意涵。  相似文献   

15.
赵洁 《语文知识》2014,(8):7-10
我所参与的市名师工作室开设了《悬崖边的树》同课异构公开课,两节课对比鲜明,各自精彩,一重理性,一重情感,引人思考。结合听课及之后的研讨,我开始思索怎样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增力效应,进一步提升学生“学”的主动性和能力,努力实现对这首诗歌教学的“文意兼得”:一方面能够领悟诗歌语言特色、表达方式,强化诗歌理解的正确、恰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春红 《教学随笔》2016,(11):27-28
在当代著名的作家中,我觉得铁凝是最优秀的,尽管她是女性,但巾帼不让须眉.我最早了解铁凝,是拜读了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后来又拜读了她的其他作品,如《永远有多远》《对面》《麦秸堆》《玫瑰门》《午后悬崖》等等.本文单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午后悬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著名的作家中,我觉得铁凝是最优秀的,尽管她是女性,但巾帼不让须眉。我最早了解铁凝,是拜读了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后来又拜读了她的其他作品,如《永远有多远》《对面》《麦秸堆》《玫瑰门》《午后悬崖》等等。本文单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午后悬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这部日产电影的英文版将在这个圣诞节推出.是由日本著名导演宫崎骏创作的又一个迷人的儿童故事.他的《龙猫》和《千与千寻》被普遍认为是动漫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他自己创办的“吉卜力工作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推出他的作品,现在又与迪士尼合作以确保影片在美国的发行。该片今年年初在日本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9.
莎剧中"悲"情感意象基于身体体验构成意象图式,经隐喻投射形成"悲"概念隐喻,体现出人物情感和状态的变化。本文探究莎剧"悲"情感隐喻的内在机制,考察莎剧"悲"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深入解读"悲"。研究发现,"悲"情感隐喻与人体的感知体验密切相关,其概念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悲"情感意象具有丰富的隐喻内涵,主要传达人物的悲伤、哀伤与悲痛。  相似文献   

20.
每每读曾卓的诗作,常常会想起他在1943年写的《誓》中的诗句:“我的诗是我的碑。”是的,诗人视诗如生命,是“生命的一部分”,毕生以诗为追求的事业;同时,他的诗也就是他人生之旅的真实写照,浸透着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经验,他对人生的思考。他用诗为自己树立起一座座碑记。每个并不曾见过曾卓的人,只要读读他的诗,便可认识诗人,了解诗人,敬佩诗人,与诗人心犀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