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王守仁是明朝仅有的四位以本朝人身份配享孔庙者之一。但与其他三位相比,王守仁配享孔庙的过程格外艰难,先后三次争论。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因为明朝中期王学与理学学术观点的冲突,但更多是因为其中穿插着太多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2.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以心学思想著称于史。他心学思想的基础在于"灭人欲、存天理",内涵在于"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两点最终将他心血思想推向"去人欲,存天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图书馆史研究在概念辨析、研究方法、研究视野方面颇具特色。本文通过对庆应大学所藏图书馆史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日本图书馆史研究的特点。在理论方面,注重方法论的探讨与研究领域的划分,如关于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史和图书馆思想史的认识,以及对日本图书馆史研究分野的概括等;在内容方面,由图书馆史研究分化为图书馆学史研究、图书馆思想史研究,后来细化为运动史、服务史、藏书史、人物传记等各个主题;在研究基础方面,日本图书馆史有教材、史料和工具书;在组织方面,1982年成立专门研究图书馆史的组织图书馆史研究会,1995年后改名为日本图书馆文化史研究会,通过召开专门会议与发行刊物进行研究交流,开展学术批评;在研究视野上,秉承了日本受容文化的特色,研究视野宽广,并不限于日本,对世界图书馆史,以及中美德英俄等各主要国家的图书馆史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翻译著作多、国际研究著作多的特点。日本图书馆史研究的这些成果和特点可为我国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日本数字图书馆的纵览,即日本数字图书馆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相关研究.由于日本数字图书馆概念表述的不统一性,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日本数字图书馆概念的几种表述方式,然后按类汇总归纳了日本过去及现在的各种数字图书馆工程,同时列举了当前日本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状况.最后,作者对日本数字图书馆现状作出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意识到当时童蒙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童蒙教育思想和具体的改革措施,对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王守仁的童蒙教育思想以及相应的童蒙教育改革举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守仁通过实行十家牌法、颁布《南赣乡约》、兴办社学等手段,把其基层社会管理思想融合到实践中去,达到了维护基层社会秩序、弘扬传统美德的目的。我们可以从王守仁的社会管理思想中汲取智慧,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7.
王守仁倡导身心之学,并立有圣人的志向,他认为,学者就应该学圣贤经略之志,破心中之贼,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就是王守仁德育中去人欲、存天理的社会条件与基础,同时也是其迈向圣学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王守仁为官多年,战功政绩显赫,但明王朝腐朽的政治局面和靡靡之风盛行的社会风气让王守仁50多岁即告老还乡,开书院、立学说。他总结一生的经历提炼而成以知行合一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极大丰富了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献资源建设概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图书情报事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发展了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使文献量和质都有了长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11.
12.
王守仁从祀孔庙是明代礼制和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去世后的政治现实,决定了嘉靖年间不存在讨论王守仁从祀的可能性,然而王守仁的弟子们通过努力,为日后王守仁从祀奠定了学术传统和社会舆论的基础。隆庆元年(1567年)王守仁从祀孔庙的首次讨论因反对者较多而未能成功,但在此次讨论中耿定向突出了王守仁的事功,确立了王守仁相对于其他从祀对象的优势;宋仪望撰写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系统回答了王守仁从祀的诸多理论问题,成为王守仁从祀的纲领性著作。万历年间,因张居正、陆树声等内阁重臣反对,而使得万历初年的两次从祀廷议均告失败,但王守仁从祀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王守仁终得以从祀孔庙。  相似文献   

13.
贵州的"龙场悟道"是王学的起点,王守仁成道于贵州,他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说,打破了思想界的一片沉寂,开启一代新风,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14.
李朝运  李世前 《兰台世界》2013,(10):126-127
贵州的“龙场悟道”是王学的起点,王守仁成道于贵州,他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说,打破了思想界的一片沉寂,开启一代新风,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日本文献评奖的类型、机构、运作模式等方面切入,全面剖析日本的文献评奖体系.并概括其特点和不足,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外国友人、作家对毛泽东著作研究情况作了较为客观的介绍,其中有些观点对我们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编辑学研究10年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的研究,虽然早在50年代到60年代,曾引起我国出版界的注意,在有关出版工作的一些著作中,涉及到编辑学的若干问题。但是,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没有展开。80年代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肩负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托的出版工作者,为了推动出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探讨编辑工作的规律性,又一次提出要建立编辑学。很多有识之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提出了种种设想。不仅发表了上千篇  相似文献   

18.
乾隆五年(1740年)创刻的《汶邑路氏族谱》载有不少明、清两代与路氏有关的原始资料。有关王守仁的文献资料有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王守仁致路迎的三封书信,后路迎将其辑为《阳明公文卷》,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林达撰写的《同心之言诗卷序》,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撰《明儒学案》,于明代福建的心学学者仅列马明衡一人,而福建师从王守仁的士人不乏有人,俱载典籍,《明儒学案》可谓粗略。本文辑考王阳明受业门人及福建心学学者的资料,研究福建心学思想的传播和影响,纠正前人对福建心学的分布及其传播的偏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