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等主体的多重对话,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具主导性的因素。语文教学的生命化构建,目的在于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它不仅关注学生当下生命成长的快乐,也注重学生未来个体生命的幸福。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扎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构建语文教学的生命化策略,是唤醒学生个体生命意识,激发其成长潜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效"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的一种生成性的发展,它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享受语文,使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渴求得到满足,促进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让学生课课有所得,人人有所得,这才是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3.
有效"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的一种生成性的发展,它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享受语文,使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渴求得到满足,促进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让学生课课有所得,人人有所得,这才是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结合高三学生的实际,根据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利用高考语文真题、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和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生命力成长的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当率先成为学生生命力得以充分成长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一旦课堂对话起来,和谐互动的课堂将不再遥远。我们所期望着的赢在课堂,演绎语文教学精彩也将不会遥远。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生命力成长的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当率先成为学生生命力得以充分成长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一旦课堂对话起来,和谐互动的课堂将不再遥远。我们所期望着的赢在课堂,演绎语文教学精彩也将不会遥远。  相似文献   

7.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语文阅读教学重新进行了定位,即语文教学是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富有个性化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对话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成长、逐步成熟的过程,必须依靠“对话型”语文教学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和培植。■一、蓄积对话的“情绪场”语文课程专家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激励促成学生与课文作者、与自己及他人进行对话。教师要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感知课文,在感知的过程中激活自身对话欲望,蓄积了…  相似文献   

8.
杨博 《现代语文》2011,(3):45-46
语文教学是受教育者的生命与情感赖以生长的土壤,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人性的发展与解放,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因此,对话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彰显。但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课程改革已推行多年,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中,一群鲜活的生命在彼此对话、思维碰撞、视界交融、快乐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兴趣盎然、心灵自由的乐土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对话,是平等主体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是心灵的体验与感悟,是情感的激发与敞亮,也是主体间自主与合作、倾听与诉说的相互交融。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叶利萍 《教育》2008,(5):56-56
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让学生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义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三者之间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过程。语文教师应将对话看成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一种智慧的启迪,一种生命的赏识,一种价值的引领,从而用对话来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然状态是自然本真的生命成长过程。契合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语文课堂,必然要体现合理的方向性和真与善的审美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这样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科学深邃的教学理解,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凸显,离不开高品质教学文本的选择。如此,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才能真正实现,母语教育才能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4.
绿色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尊重赏识、潜移默化和互动对话来构建绿色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师生展示生命的舞台,更成为师生精神与心灵对话的驿站,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并力行的。作为基础之基础的语文教育,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语文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记录着生命的跃动,也极富弹性和张力。语文教育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了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具体说来,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立足于生命教育,结合小学教学内容,从指向学生生命成长的阅读教学和唤醒学生言语生命的写作教学两个方面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学应集中于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启发与素养上的培养。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有自己的个性体验和表达,能够充分地、自由地言说和感受生命。  相似文献   

17.
周英兰 《成才之路》2013,(11):82-83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一、潜移默化,让学生爱上语文初一第一节语文课,我送给学生四句话:字,要工工整整地写;书,要认认真真地读;路,要踏踏实实地走;人,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首席教师,而语文课堂就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一、依托文本,重视对文本语言的个性化朗读,在阅读中挖掘出语文味;二、尊重文本,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不偏离文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9.
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一、平等对话促有效生成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重要的生命成长经历,也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经历。中学生物学优质课堂教学围绕"生命"这一核心,依赖并遵循学生的自然天性和内在成长规律,立足当下的生活,为了未来的生活,以实现生命成长和发展为皈依,生动地生成教学的过程;是多边立体互动的"对话场",是生成新知识、新认知,产生新问题、新思维,形成新观念、新智慧的"生成场";凸显生命活力和生长张力,彰显生命关怀,注重生命品质的提升;具有生命性、生活性、生动性、生成性和生长性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