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师的教材观有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传统观念是把教材中的"标准知识"传授给学生,新观念是把教材当作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用它来服务于培养学生.在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重组、调整等处理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担忧心理,唯恐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角,教师、教材、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存储器",他们是能够能动地发挥自己潜能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唯有"用教材教"才能反映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性质。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通过传递信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以及在与教师的交互作用之中建构的。教师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在"教教材"的场合,教师回避了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把教科书提供的教材经过自身咀嚼之后再喂给学生。这是一种"告知式"的技术主义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科书中心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认为,教学过程由学生、教师和教材三要素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对象;教师是施教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行者;教材是教学的内容,它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吸引到一个共同点上来—教师要教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这三个方面,把教学构成了一个整体,形成为一个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教学内容,把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与个体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关系。学生面对的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就是使学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案意识,而课程意识淡薄。基础教育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与以往的课程观有较大变革。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教材,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教师、教材、学生这三要素构成了教学的基本方面。其中教材是中介,犹如桥梁,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  相似文献   

7.
如何真正地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其中"高效率—低负担—高质量"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环境与教学技术所构成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应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理论,借鉴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结合中学教学实际,经过十余年课题实验研究,作者提出了"全息四维系统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是在包含教师、学生、媒体、教材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理念只有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才能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其效果.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需要教师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能力. 一、重构教材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教师对教材的重构能力就是怎样通过对教材进行改造实现有效地把教材内容教给学生的能力,它解决"怎样教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我们常听到的教材观有两种,一种是"教教材",另一种是"用教材教"。前者是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唯一教本,教师照本宣科,一副教书匠的态度;后者是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教师恰当地处理教材,有效地依托教材,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学生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老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校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意识的指导下静心思忖承载着课程目标的文本,努力使教材真正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教材作为教学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是联系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中介与媒介。教材质量的好坏也是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高校中应当加强教材选用建设,把优质教材引入课堂。本文主要对教材选用中的实施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教材选用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陆进林 《考试周刊》2010,(46):18-19
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学生学的对象,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小学数学教材和教师、学生一样是构成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我们不可否认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大多数教师一直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和依据,教师应把教材和教参奉为圣旨,教学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教参的内容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本人认为这种教学理念大多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缺乏人文精神。国家已全面启动了课程改革,改革的宗旨就是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着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观要求教师转换教材的呈现方式,从学生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下面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粗浅看法和点滴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多年来,"以本为本"是处理教材的基本原理。它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框里,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发展。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开手脚,创造性合理使用教材。一、从静止到运动,促进数学思考受客观条件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过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遵循一定的编排特点和设计理念,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教材是可以不经过改编、调整就完全适合不同的学生或教学需求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著名英语教学专家  相似文献   

17.
教材作为教学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是联系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中介与媒介.教材质量的好坏也是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高校中应当加强教材选用建设,把优质教材引入课堂.本文主要对教材选用中的实施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教材选用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课常教学过程把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视为"范本"或"蓝本",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如何把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教师把教材重点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材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灭的真理,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当作是亦步亦趋的向导."如此一来,教师就成了教材或教案的复制者.  相似文献   

19.
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其中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知识结构、编排体系及隐含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起着直接而重要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能够依据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是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够照本宣科,要对教材做适当的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效果。构成教学过程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媒介作用,使得学生与教材之间取得了联系。教材本身是“死”的,固定不变的,而学生是“活”的,教材和学生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只有解决和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才能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恰到好处地把固定不变的教材变得“活”起来。使教材的单一性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相统一,使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吻合。这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下面浅谈一下活化物理教材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