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在人的品德形成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然而,目前不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功能没能得到发挥,致使留守儿童在人生成长中存在缺陷。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德育现状进行个案调查,并针对家庭德育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情感忽视是儿童青少年对父母在自身成长中的关心、关爱等情感缺失的认知,是父母在家庭中忽略孩子的情感而导致的现象。情感忽视在家庭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已有研究表明,情感忽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如抑郁、自杀等危险行为。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地方,对其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家庭教育中情感忽视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儿童家庭德育特点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由于其组成人员、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从而使儿童家庭德育也各有千秋,然而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家庭德育又有其独特之处。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  相似文献   

4.
赵忠心   《山东教育》2006,(1):124-125
第一,只抓智育,忽视德育 有的父母把家庭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家庭智育。他们只抓孩子的智商的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却要求很低,甚至没有要求。德育和智育是儿童素质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父母最先向儿童传授社会行为规范。父母既是儿童的模仿对象.又是儿童行为的直接指导者。有关研究指出:冷淡、孤僻、不关心他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社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以“我”为中心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利他行为”的养成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父母最先向儿童传授社会行为规范。父母既是儿童的模仿对象,又是儿童行为的直接指导者。有关研究指出:冷淡、孤僻、不关心他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社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以“我”为中心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利他行为”的养成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孩子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可塑性最强时期的教育.人们往往把这个时期养成的品德、性格及行为习惯带入坟墓,可谓"少成若天性".但是,当前部分家庭中,年轻的父母事业繁忙,因而缺乏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或者他们压根儿没有掌握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了家庭教育出现偏差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从而出现了诸如享乐主义、利已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等严重的问题,故此呼吁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应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当前幼儿园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当前幼儿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家庭方面1.重智育轻德育。由于社会竞争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考指挥棒的错误导向,不少家庭又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导致众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儿童的道德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问题。2.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由于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实践锻炼及情感体验的机会,造成孩子懒惰、依赖性、不…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推动家庭德育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立足于新时代培养孩子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探讨藏区家庭德育的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家庭德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支德育力量中,家庭德育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儿童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基地,对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中的德育是孩子兴趣(的培养和引导)、情感(的培养和调适)、意志(的培养和磨炼)、完整人格(的塑造)的最佳生态环境。一、以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为切入口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1.要言教与身教并重,多亲近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言行的感染者。父母的言行、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管教、控制、忽视等)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亟待提高,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德育养成规律,重智育、轻德育,父亲教养缺位严重,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缺失,家庭、学校、社区未能密切配合等。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改进家庭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要进行"适度"与"关爱"教育,父亲要承担应尽之责,此外,还需要传承培育良好家风,关心关爱留守与流动儿童,加强家庭德育横向衔接,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德育。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农村学生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中淡化了家庭教育,忽视了子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德育,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教育偏差。要提高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必须挖掘家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使家庭生活成为有效的品德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指出:"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的良好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却一直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而忽视了对父母的专门培训,因而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美国家庭教育几个方面的介绍,希望可以使我国的家庭教育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2000万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现严重断层或缺位。一、"留守儿童"心理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而性格内向孤僻、思想行为怪异,影响学习和品德的发展决非个别现象。(一)家庭"分裂",孤独胆怯由于城乡差距、人多地少等因素,中国部分农民涌向城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儿童成长道路上最早的启蒙者与引导者。随着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家庭德育应该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在注重家庭教育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不自觉地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因此,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性格的关键家庭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很突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会影响孩子,这样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家长的品德、言行、性格都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影响。学龄前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有着接受各种思想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亚说过:“儿童时代一些最初的印象在人一生中留下痕迹……我们要在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非常细致地和深思熟虑地来对待他们的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品德教育要先入为主,孩子最熟悉的人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孩子早期的思…  相似文献   

17.
张慧玲 《山东教育》2003,(33):46-46
现在的年轻父母绝大多数都很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却忽视了儿童的早期道德教育,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等长大了,自然就会懂得做人的道理;还有的认为入学前,孩子有些小毛病不要紧,等上了学矫正也不迟。笔者认为,这些认识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下面就学龄前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一、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应以德育为首对儿童的家庭教育,应以德育为首。常言道:“要成才,先成人”。诚然,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可能会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是,要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有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家庭德育状况和学生品德状况的调查材料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有四种基本类型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品德深受家庭德育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家庭德育和家庭德育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芳 《中华家教》2021,(2):14-24
2020年新颁布的《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指示的深入贯彻,也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新《规范》阐明了家庭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强化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重要作用,对家长在明确法律义务、强化父母责任、突出儿童权利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同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20.
本运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家庭德育状况和学生品德状况的调查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有四种基本类型,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品德深受家庭德育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家庭德育玫家庭德育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