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外婆     
我有一个和蔼可亲的外婆,她乐于助人,而且还特别关心我。有一次,我放假去了外婆家。一天,住在外婆家后面的谢阿姨抱着小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向外婆家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孩子病了,想带他去医院,可是,家里一分钱也没有,大娘,给我借点钱,救救可怜的孩子吧!'’谢阿姨边说边哭泣着。外婆连忙上前安慰她说:“小谢呀,你别急,我这就  相似文献   

2.
夜里11点多钟,忙了一天的我刚进入梦乡就被一阵纷沓的脚步声惊醒了。“医生,快来救救我的孩子!”这时一群人已拥进了急诊室。我赶紧起身,做好抢救准备。一对年轻夫妻惊慌失措地抱着一个约两三个月的婴儿,“医生,您快瞧瞧孩子怎么了?”我接过孩子一看,只见他目光呆滞、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还一直在不停地抽搐着,囟门鼓起了一个小包。  相似文献   

3.
来自一个母亲的求救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个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很急:“谢老师,救救我的孩子吧!她现在正在拘留所里。您能不能过来和她谈谈?”“您先说说具体情况吧。”“情况是这样的。我的女儿名叫小茹,今年读高一。”  相似文献   

4.
俞雪芽 《家长》2011,(Z2):47-49
只是妈妈的方法欠妥,她急功近利,一味地用权威压制孩子,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实际承受能力,才使母女关系恶化。学生:老师,您救救我吧,我快痛苦死了。我想喊、想叫、想摔东  相似文献   

5.
一次,某幼儿园阿姨对她所教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病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衣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  相似文献   

6.
爱的感动     
范秀辉 《今日教育》2007,(12):25-25
午餐时间到了,大多数孩子都能安静地吃饭,可我观察到一个小女孩,似乎跟其他孩子不大相同,她自己一个人在那不但不吃饭,还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我走过去跟她打招呼,想提醒她赶快吃饭,可是她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样,连看都不看我一眼,仍说个不停。我就仔细听,可努力听了很久也没听出个名堂来,我就觉得她跟其他孩子有些不同。于是。我问了问班上的老师,老师跟我说,你不用太在意她,她有点特殊,是自闭症孩子。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已升入天国的灵魂, 正以不再与人类同伍为荣。几天前我还是一个快乐活泼的人,一个人闲逛着。夕阳西下,残落的余辉变幻出迷人的色彩,我痴痴地欣赏着。穿越街道,在一声撞倒声后,我意识模糊了。那个刚刚与我接触的东西仓皇离去,我静静地躺着,似乎还能感觉云朵在变幻,似乎还能听到血液溢出体外。一声刹车声,接着一段对话: “经理,前面躺着一个人,救救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鲁迅先生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其声振聋发聩,一个世纪过去了,依稀在耳畔回荡。本以为这声音只是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深藏心底,没想到,当我做了10多年的父亲之后,当我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之后,也想说“:救救孩子!”与鲁迅先生不同的是,我发出的不是一种疾呼的“大声”,而是一种无奈的“弱音”。细思量,构思这篇文章,大概有近10年的时间。当我动笔写作此文时,心中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作为一个中国父亲,我始终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小题大做?作为一个教育类期刊的编辑,我始终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9.
童心与母爱     
在我14岁的邪年夏天,我和妈妈伴着儿个比我小的孩子,在一个海滨度假。 一天早晨,我们在海滨散步时遇见一位美丽的母亲。她身边带着两个孩子,一个是10岁的纳德,另一个是稍小一点的东尼。纳德正在听他妈妈给他读书。他是个文静的孩子,看上去像刚刚生过一场病,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东尼生得一双蓝色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些幼教专家在北京所做的一项心理测试。其中有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幼儿园的孩子们半天都没有回答。于是老师点名让每个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的,我妈妈还得花钱给我看病。”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让,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我生来是个乖戾的孩子。我妈生我的时候难产,吃够了苦头的她决定只要我这一个孩子,也就注定了她得忍受我的所有缺点,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因为,她没有转移的对象。我还有点早熟。一个早熟的孩子在同龄人中间往往是特殊的,因为想法成熟, 他或者很孤单,或者很压抑,在别人眼中  相似文献   

12.
正其实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岁月模糊了她的样子,但偶尔还是会想起她。她大概是我20年教书生涯中,最为尴尬的一个插班生。她不是连城人。那年我担任高三理科班班主任。那时还年轻,那时的学生也还乖,一个"泱泱大班",给我管理得虽然"嘈杂",但颇有声色。这一群有梦的孩子,正奋力朝梦想的彼岸行驶。某天我接到教务处通知,班里将来一个插班生。开始我并不在意,以为和以往一样,不外乎是哪个农村中学的孩  相似文献   

13.
小猫史莫奇     
第一次见到史莫奇的时候,它正在大火中。那时我和我的三个孩子到小镇外的垃圾场去倾倒垃圾。当我们靠近垃圾坑时,我们听见旁边浓烟滚滚的砾石堆里传来一声声猫的惨叫。突然,一个被铁丝捆住的、正在燃烧的巨大的硬板纸箱爆炸了。爆炸声夹着尖利的猫叫声中,我们看见一只小猫火箭般嗖地蹿向空中,然后叭地落在已经烧成灰烬的垃圾坑里。妈咪,救救它!3岁的杰米喊道,她和6岁的贝基探头看着还在冒烟的垃  相似文献   

14.
李芳 《辽宁教育》2008,(10):29-30
“老师,我们写动物的那篇作文批了没有?怎么还不上作文讲评课呀?”一个女生问我。听了她的话,我的心不由得一震。在我教她的两年里,很多时候她的作文总是让我头疼。在我看来,写作文是她最厌恶的,难道是因为上一次她的作文被我读给大家听?“老师。我现在越来越不怕写作文了,还有一点喜欢了,我还很喜欢上作文讲评课。”孩子很高兴地告诉我,在孩子的脸上我找到了答案。我也想起了自己上学时对讲评课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孩子学校的课程改革终于初露端倪带着疑惑与不安,我开始关注。有一天,孩子兴奋地告诉我“:我们学校建了游泳馆,增设了游泳课程,还聘请了体校的游泳教练,以后我们可以一个星期至少上一次游泳课了!”看到她兴奋的样子,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们曾为了孩子学游泳,每个星期都到游泳馆教她,可她就是离不开救命的游泳圈,后来我们就放弃了,只当是娱乐活动。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学校增设游泳课程短短的四个星期里,孩子竟然甩掉了游泳圈。现在,她的游泳姿势还蛮专业,有时比我游得还快,真是令我刮目相看。这使我确信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孩子新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过年去旅游     
文君心 《小学生》2005,(2):20-21
女儿八岁了,上小学二年级。是个很自立的孩子。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提出要跟我一起睡的要求。每当这时候,我一般是断然回绝的,理由当然是,你长大了,别的孩子都是从小一个人一个房间,可你这么大了,还耍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这么一张小床,三个人睡很挤、很累,不好。偶尔,我看孩子求得可怜,会勉强同意,她总是欢天喜地,第二天起来总要报告她昨晚睡得很香。我经常会给她讲孩子长大要自立的道理,埋怨她小时候能一个人睡小床,怎么长大了倒变得没出息了。而她呢,听归听,过段时间又会照犯不误。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十二年了。十多年来,有过很多的快乐与感动,也尝尽了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无奈。今天,我想讲一个埋在我心里好久的真实的故事。那是2001年春天一个很平常的下午。在等待吃午点的时候,我一边给孩子们讲着故事,一边在教室里来回地走。突然,我闻到了一股臭味,直觉告诉我,一定是哪个孩子拉裤子了。我赶紧找,发现那个孩子竟是姜欣悦。姜欣悦,一个小女孩,她和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是从别的幼儿园转来的,因为身体不好,来园的日子很少,是个内向、孤僻、敏感的孩子,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像她这样的孩子更…  相似文献   

18.
1.案例回放
  2011年的暑假,我班的一个孩子,不跟家长打招呼出走了。她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打孩子的手机,要么不接要么关机,能找的地方都找过了。后来找到了我,叫我帮忙找一下。与孩子妈挂了电话后,我就立马打电话给这个孩子,出乎我的意外,我打了好多个电话,她也是没有接。于是我就给孩子发了一条短信:可怜天下父母心,回家吧!你妈妈都要哭了。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差不多,孩子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老师,你放心,我会回家的。接到短信后,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她妈妈,她妈妈听了后虽然放宽心了,但还很生气,在电话里说:"谢谢老师!回家后,再慢慢收拾她。"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天,一个女同事突然问我:“张哥,你家孩子和你关系怎么样啊?”她说她的孩子一天到晚与她爱人因琐事争吵得不可开交,俩人常常是不欢而散,她在夹缝中左右为难,更让她苦恼的是还不能得罪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告诉她:“我和我们家孩子相处得还可以。”我们父女几乎无话不说,无话不谈,相看两不厌呢。就拿前几天来说吧,她特意让我去接她放学,我很爽快地答应了。原先这些都是爱人的工作,说实话她主动让我去接她,这还是第一次呢!我上班的单位离她的学校有点远,  相似文献   

20.
她嫁到我家时带来四个孩子。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我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她还不满意,常常手叉在腰里骂上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