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通过生物实验,从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取生物知识;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要特别注重学生动手探究习惯的培养。同时,建立健全和改革评价机制,运用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物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设计并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和熟练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究,提出假设;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丰富感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归纳,将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和熟练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究,提出假设;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丰富感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归纳,将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课中实施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探究性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合理设计探究性实验;有效实施探究性实验;做好探究性实验的总结和评价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将实验探究引入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本文对如何在生物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可以让学生直接获得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值得广大教师深入钻研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更是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的教学为生物规律的发现、生物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平台及基础,它不仅加深学生的认知,使得学生知识体系更完整,丰富;更是对培养学生在核心意识能力和核心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核心意识能力和核心综合能力包含探究意识、主体意识、信息意识、创造意识、基本认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知识综合能力、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教学应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赵永升 《成才之路》2014,(15):55-55
正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探究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改革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开发学生探究潜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他们掌握知识的前提。生物知识的讲述比较枯燥,在具体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创新自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正> 新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3个要素:知识、方法和过程技能。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着力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力图构建符合高中学生探究能力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法体系和技能体系。下面对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做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冯学芹 《家长》2023,(32):88-90
<正>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而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探究能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使实验不再是再现生物现象、追溯生物理论起源的工具,而是发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与生物素养发展的作用。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初中生生物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核心素养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培养探究能力视角来分析当前教材中的生物实验,发现诸多不恰当、不合理之处,如知识衔接不连贯、取材不方便、操作复杂、不易观察等。鉴于此,教师需要结合探究能力培养理念与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改革生物实验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科学素养的形成。一、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生物实验教师要提高对生物实验课的认识,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生物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思想决定行为,理念影响策略。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方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笋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物实验蕴涵着大量的探究性学习的素材.丰富的生物事实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感官刺激;不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源泉;各种实验器材使用功能的改进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了条件;更有不断出现的各种错误、失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增添了活力.为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张晓东 《化学教与学》2013,(11):89-90,86
实验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科学思维品质,发展其各方面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整合;通过综合实验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可以将学生置于知识的主体地位,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师是学生探究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探究式学习可以看作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生物新课程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探究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尤其重要。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实验的方法又是灵活多样的。其中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是最基本的方法。本文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从微处着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会 《生活教育》2015,(2):73+65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根据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究实验是贯彻化学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探究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培养健全的人格,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应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甚至可以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的安排较长时间完成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即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根据多年在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中经验,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顾元辉 《天津教育》2023,(32):65-67
<正>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通过创设多种问题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与自然科学,实现科学素质的提升。高中生物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在不断的思考中了解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锻炼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培养其整合知识的能力,为后续自主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使其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