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英文缩写,译为"慕课")是近期高校和继续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被说成是教育的革命。虽然对其真正加以利用还有待于相应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但如果对"慕课"的教学和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那将对职业教育乃至其他各类教育产生真正革命性的冲击。那么,职业教育的"MOOCs"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它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其载体是"学案"而不是以前的"教案"。教师要制作优质的网络"学案",立足于学习者角度进行课程设计,搭  相似文献   

2.
好风凭借力     
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生活,也在改变着大学的教育。回顾一年多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闻,慕课(MOOCs)风潮一定可以排得上前几名。作为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为大众共享最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更易于实现的可能性。而"翻转课堂"、"颠覆课堂"、"微课"、"混合教学",则改变了传统教学形态,传播了一种崭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慕课来了",就像"狼来了"一样,搅动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edX,复旦大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信息化爆棚的时代,全新的在线学习方式——"慕课"应运而生,并且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面对这一新浪潮的冲击,我国教育该如何"接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慕课的产生及发展趋势、支持者与反对者及中立者所持态度、笔者对慕课的思考,阐述慕课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为迎接"慕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首先应"开眼"看"慕课",理性对待,然后结合实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4.
要在"慕课"的背景下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应该至少做好三点:一是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并共享优质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课程;二是借鉴"翻转课堂",实现"在线"与"线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三是设计"实践专栏",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慕课"(MOOCs)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席卷全球,一些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其中。与传统网络课堂不同,慕课呈现出许多新元素与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受欢迎与关注的程度更高,并且能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实现跨文化的网络优质资源共享。成都大学全校公共课"国学经典导论"被遴选为2014年首批建设的慕课课程之一。文章结合"慕课"的发展特点与国学课的现有发展基础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学经典导论"作为一门省级"开放式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它距离"慕课"的建设要求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32):174-175
开放教育的思想经过多年酝酿后迎来了"慕课"的井喷式发展,这次"慕课"浪潮甚至被誉为"近代最大的教育革新",中外知名高校都纷纷参与其中。本文对"慕课"的含义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其具有开放性、专业性、自主性的特点,但同时具有约束性差、教学模式囿于传统、缺乏互动、检测学习效果的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阐述了"慕课"对大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慕课"来了,但是很多问题的答案还不清晰。究竟什么是"慕课",为什么要做"慕课","慕课"有没有成功的示范田,如何评价"翻转课堂",传统的课堂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把"慕课"做得明明白白,做得顺顺当当。  相似文献   

8.
运用慕课模式来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放的慕课要求基础课"新",大规模参与的慕课要求基础课"特",微课模式要求基础课"精"。  相似文献   

9.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中文称"慕课"。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体制下,慕课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本文通过整理分析近三年的慕课对国内高等教育影响的各种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慕课的产生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几个方面: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促使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促进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以及对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开放大学发展提出新的启示等。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几年,慕课掀起了教育界革命性的变革.那么如火如荼兴起的慕课,对我们传统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知道慕课需要大规模的微视频开发,我们的教育可以引入微视频教学,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这就是萨尔曼·可汗发起的"翻转课堂",从而让个别化、自主性、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借鉴慕课模式,"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先录制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听课",即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通过视频学习这节课的  相似文献   

11.
正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于2008年首次提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被音译为"慕课")这一术语,2012年MOOCs被广为传播。世界一流大学如麻省理工大学(创办edX)、斯坦福大学(创办Coursera)以及Udacity等不同形式的慕课开始受到大众的追捧,一时间涌现出一大批追随模仿者。慕课目前仍以传统模式授课慕课的设计理念是提供高质量、大规模在线的学习,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因此,能够让数以万计的人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时代,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以"海啸"之势席卷教育界,三者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弊端,但并非相互独立。微课是"点",慕课是"线",翻转课堂是"面",将微课与慕课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真正实现课堂的翻转,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当前,"慕课"正在迅速崛起,并对高等教育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发文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许多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慕课正在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面对"慕课"的冲击,我国高校要主动融入慕课大潮,采用积极的方式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4.
未来的语文课程,兼容慕课,实现"网际定制化"学习,成为一种充满希望的发展趋势。慕课时代的语文课程将会"翻转课堂",采用混合型的教学范式。语文项目的教学也将随着慕课的深度卷入而呈现几个方面的趋向:慕课时代的拼音识字将实现"双规并行";慕课时代的口语交际将实现"实境操练";慕课时代的作文教学将实现"长线运作";慕课时代的阅读教学将实现"会员分享"。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在独立学院开设"慕课"选修课的体会,探讨了"慕课"在独立学院选修课开设中的几个问题,在获利于"慕课"平台优质资源的同时也指出了"慕课"作为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对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选修课课程的开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免费的在线课程"。"慕课"以开放的网络化学习教育为基础,课程的范围覆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科技学科。近几年以来,一些操作性与技术性强的课程也被试着挂到慕课上。至今为止",慕课"课程基本上是免费的。作者主要从分析"慕课"教学模式相比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由此引发对于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慕课(MOOC)发起于美国,是指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全球目前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慕课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当西潮东渐,以优质开放教学课程为传播载体的"慕课"教育模式,也将冲击中国的传统职业教育,但其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具有多重意义。在此,笔者想说的是:职业教育要做好迎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挑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追溯慕课历史发展过程,深入了解慕课内涵及主要特征,探讨慕课本质,抓住慕课制作的核心要素,掌握制作慕课的有效方法,研制慕课制作的标准体系,为慕课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根据地方高校的特色,制作一套慕课标准的建设方案和适用于地方高校的制作流程指导手册,详细介绍慕课建设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会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给出慕课拍摄时的妆容、衣着以及一定的技术指导,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慕课制作流程,节约教师时间,打造出最优质的慕课。  相似文献   

19.
正慕课(MOOCs)发起于美国,是指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全球目前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慕课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当西潮东渐,以优质开放教学课程为传播载体的"慕课"教育模式,也将会冲击中国的传统职业教育,但其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具有多重意义。在此,笔者想说的是:职业教育要做好迎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挑战的准备。首先,课程的开放性,直接冲击职  相似文献   

20.
《集宁师专学报》2018,(3):106-109
在慕课背景下,文章深入探讨了"慕课"这种大规模高度开放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远影响;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空间利用、资源优化、转变职能和创新服务等方面研究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对"慕课"的高效利用以及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