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5,(34):62-63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导向。它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探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体现了教和学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系到教学质量高低,也是关系到培养人才素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中,人们至少在三种不同意义上使用“教学”一词:一是教学即教授;二是教学即学生的学;三是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显然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概念是以第三种观点为其共识。然而即使把“教学理解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还存在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如果我们把“教与学相互割裂、相互分离”作为教与学关系的第一层面,“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作为第二层面,那么“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可以作为教与学关系的第三个层面。本文将要更进一步提出第四个层面的认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之所以要确立教…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如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掌握求法"早已不是"平均数"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目标有着更高更宏大的定位——"理解其作为统计的意义,掌握求法,学会应用"。这样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平均数的真正价值,也进一步明确调整了教研方向——要揭示平均数的深刻含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变教为学,让学生建立平均数概念,并逐步把握平均数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5.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故而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一直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然而,不知何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成为调和上述两种对立观点的新提法成为教师的口头禅,成为人们颠覆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一大标志。虽然关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争议始终存在,但这一理念对于正确地揭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都  相似文献   

6.
适合“变教为学”的教学模式的课程必须凸显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文化、实现知识间的关联,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谨慎筛选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针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方式,可采用回顾平均数的发展史、突出平均数的本质、教学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平均数的内在规律、联系平均分等方式。  相似文献   

7.
“变教为学”就是要体现教学的生本位思想,实现师生角色互换,但是,一些规定性知识和概念,其内容几乎都是既定和现成的,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太大的探究空间,导致它们的互动教学常常沦为全盘灌输。其实,只要教学得法,这一现状是可以得到扭转的。  相似文献   

8.
苗深花 《教育研究》2012,(5):90-94,101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未来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提出的要求。为了适应未来教师职业的工作需要,师范生需明确教师教育职责和自身学习目标及学习的特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在师范教育阶段积极构建"为教而学"的学习观。为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在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实践训练;改革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融入新的学习观,促进师范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师秀英 《考试周刊》2014,(70):32-32
信息化时代,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教师善于启发诱导是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而今课本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传统的"一本教材教到底"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改变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已成为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开阔学生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然、生活和社会,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变教为学"的根本宗旨是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发明创造出新规则、新思路,意图让教师少讲或者不讲,让学生自发、自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教师需要充分设计导学活动,科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本质,打通新旧知识的关联点,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速增效。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数学教学的文化性这里所说的文化性是相对于工具性而言的。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的传统,是把数学知识和方法视为数学家制作完成,留待后人学习使用的工具。对于工具的使用追求的是正确和熟练。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并且熟练地掌握工具的使用,课程内容力图做到模式化和程序化。因此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缺少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性、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的多样性以及前人创造知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方法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变教为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经历这样的社会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习得知识,这样的数学教学就具有了文化性.本文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从教学过程中所凸显的“过程性”“多样性”“关联性”三个方面阐述“变教为学”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我和其他老师一样,积极投入到学校立项“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益”的课题研究中来,在学法指导理论学习过程中,我认真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句句隐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策略,给我的教改研究之路指明了方向。老先生的一句话:让学生“为学而学”不如让其“为教而学”成了我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认知效率停滞不前、思维扩展与问题有效探索环节推进举步维艰。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原有的教学途径在现代教学过程中逐渐难以为继,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变教为学"的课程目标,通过以学生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思维转变,让学生在自由的课堂中,通过有效的课堂实践进行知识的探索认知,为学生创造讲解课堂题目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初中数学课堂呈现出改革新气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获取学习资源变得十分便利,教师可以由以"教"为主,转变成指导学生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以自主学习为主.为此,在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意志等情况展开调研,对学生进行分类;再依据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与学生共同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一直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本来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课堂上,却是"教"成了绝对的"上风",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析高中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文章质朴畅达,文浅而意深,特别是它所阐述的“事在人为”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习本文,在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寓意,树立自信心,苦读不辍,以求自立;  相似文献   

18.
<正>"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立足于教,指向不教,是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叶圣陶认为,读书是要让学生知道"已往",为"未来"做准备。那怎样才能使读书跟人发生关系,要怎样读书才能引导学生为未来做准备?由此,教师要询问:教科书里的材料是不是切合人生?是不是为未来做准备所必要的?离开了教科书,是不是别无教授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学的境界是进行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心态和意境,它蕴涵着长期进行学术活动而产生的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也昭示着历经学术修习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它是心灵在知识增长中所孕育的对真理和人生的启迪和感悟。在阅读前辈大师们的学术经典时,我们常常能够感受他们内心世界的声音。他们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和领悟跃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不理想,这是当前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扭转现状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遵循这种理念,彻底变革课堂教学,让出讲台,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教为学,变听为讲,教师不见自我,采用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学习自信,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大面积提升了教学质量.现将本人的一些教学心得综述如下,供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