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育教师的人格价值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认可 教师的人格价值是指教育活动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要方向的价值,强调教师的社会地位、尊严、权利和自我实现以及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自身正当需要的满足。教师在得到尊重、受到鼓励的前提下更能够把他们的观点和策略付诸实施,也更能够促使其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因此可以得到促进。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可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心理挫折初探□吴运友一、教师心理挫折的范围1.尊重需要受挫。尊重需要是教师的主导需要。教师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是把受别人信任,得到别人重用作为精神支柱。由于诸多复杂原因,教师的尊重需要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还远远得不到满足。如,有的教师辛勤...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性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教师在工作中也有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让教师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是我们探究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内容。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学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镇各校教师的积极性,我们先后制订了《先进单位、个人评选条件》、《领导、教师期终考核考评规定》等,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校长如何对教师实施有效管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运用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人的层次需要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依次由较低到较高层次。每个人都有需要,某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在多种需要未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激励作用。运用这一原理,可以从满足教师迫切需要出发,激励教师工作热情:一是搞好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谈话、座谈会、问卷等形式,了解教师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为满足他们心理需要、激发工作热情提供客观依据;二是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教师心理需求。只有教师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的热情才能有效释放。有的教师生活上有困难,生存需成为迫切需要,那么就想办法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以满足其迫切需要,从而激励其发奋工作。多数老教师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因此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同时努力营造尊重老教师的氛围。多数年轻教师的迫切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年轻教师有朝气、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搭设舞台,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现。比如,开展教改实验、公开课、教师论谈等活动,让年轻教师当主角,承担主要工作,使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激发工作热情,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人是“社会人”,不是“机器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充分交流,以满足社交的需要。因此,要想使学校集体有凝聚力、学校领导班子有向心力,满足教师“社交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领导应该创造条件,多开展一些活动,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增进友谊。达到“干群关系和谐,教师关系融洽”,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国华 《上海教育》2006,(9B):52-53
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的标尺,应该是教师的发展既满足了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又满足了教师自身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要。[编按]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努力实现全民教育的过程中,有关复式教师、班级与学校的需求,必须得到重视和满足。通过对复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不仅是复式教师,而且应该包括所有教师都需要了解与掌握复式教学的技能与知识。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可以采取以下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现代激励效用理论与高职教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征 《职教论坛》2002,(11):36-37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职或成人高校发展而来,其教师素质与教育管理离高等学校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种现象与目前教育的大变革对高职的新要求形成强烈反差。作为教育管理人员必须以科学的激励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教师的心理活动特征,充分挖掘并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内心需要,提高教师的心理满足程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一、现代激励效用理论的基本观点1、经济学中将效用定义为消费者消费商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同样,高职教师在工作中也存在着满足问题,高职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的工资、奖金、晋升、表扬以…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学生需要’’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师生关系的误读,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不合理教学行为,影响了教学实效性。本文对“学生需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活动也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和教师主导性,并将“尊重学生合理的需要”与“合理地尊重学生需要”相结合,确保学生的需要得到真正的尊重与满足。  相似文献   

10.
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责任是人的一种普遍需求。青少年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为师者给予史多的尊重。尊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心态发展。一个好教师应该去研究学生“尊重需要”的心理,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虽然已经成了一种共识,但还需要思考教师专业化的动力,即怎样使专业化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有些教师确立的专业化目标,不是出于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需要,是受到某种外部需要的推动(如教师参与进修学习要考虑是否能够与职称晋升直接相关、是否能够得到学位等等),如果教师的专业化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是不会持久的,一旦教师达到了某种目的,要进一步改善自身素质的动力就会消失。因而就要考虑怎样使教师专业化的动力来自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目的的正当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浅析哲学视野中的教师需要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重新认识的基点下,分析了教师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阐明教师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功利、真善美、自身超越等的追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教师自身需要的满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教师人格价值的实现会有利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管理注入了“以人为本”的元素,即要使人的需要得到尊重和适当满足。人的需要分三个层次:一是生存的需要,二是发展的需要,三是享受的需要。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最迫切希望得到满足的是发展的需要。因为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在工作中教师期望得到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尊重,更渴望学校能成为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怎样使人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是每个教育管理者所向往的,心理学研究认为积极性是指人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有多种需要,需要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而这个需要有着不同的差别,应采取什么方式来满足人的需要,从需要到满足的关系中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呢?面对办公经费都存在困难的农村学校要做好这项工作,从资金奖励的办法来激励教师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满足教师需要是相对的江苏海安县仇湖中学董兴才在我国,有些地区的学校条件相当差,连起码的教学生活条件都不具备,根本不能满足教师的全部需要。就是在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存在着暂时不能或者不能全面满足教师需要的问题,而且也不可能使所有的教师都满意。但即使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以及从属和爱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便会开始对名誉、地位、成就给予较多的关注,这就是尊重的需要。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这也表明了学生这个群体对尊重的需要。因此,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17.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积极情绪;当得不到满足时,便产生消极情绪。如果一个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就会苦闷,急躁以致心理失调,就会导致师生间的情感障碍,使得教育工作归于失败。可见,教师的工作特点要求自身能够调节情绪把不利的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  相似文献   

18.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学生的进步和对教师的“爱”、教师自身的需要满足和专业发展,以及家长和领导的支持与肯定,都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获得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师以校为本的培训是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意义,即迎接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适应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满足音乐教师个性化培训的需要;丰富音乐教师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事实上,这四方面的意义,每个都存在着相当大的拓展与延伸,但无论怎样,都是在具体地实施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中才能感受与体验得到的。  相似文献   

20.
吴辉 《林区教学》2008,(10):17-18
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在独立学院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的表扬、教师的亲和度、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教师的公平性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数据表明,学生的尊重需要、亲和需要和公平需要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但参与教学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成就需要满足程度较低,在参与教学的需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针对学生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