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服务礼节有助于旅游从业人员重塑整体形象、提高个人素质、强化职业道德,在旅游服务中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承德市长期以来以观光旅游为主,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核心,形成了凝聚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随着“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形成,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驱动之下,承德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将导致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本文根据距离衰减规律,采用“时间距离法”对“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范围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市场需求特征、区位特征、交通条件的角度分析了“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对承德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承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旅游资源结构、区域旅游交通状况、旅游业发展基础、旅游业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等原则,重新构建了由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旅游节点、入口通道和客源市场等六大要素组成的承德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即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主的中部遗产旅游区、以森林草原为主的北部草原旅游区和以山水风光为主的南部旅游区构成的“一体两翼”模式,并据此提出了承德市旅游系统空间重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技术进步的旅游服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穆红莉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200-203
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引发服务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对旅游服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为旅游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作用,而且为旅游服务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文章列举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宾馆酒店、旅游交通、旅游餐饮以及景区景点中的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4.
以林芝市6县1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林芝市2014—2018年5年间县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林芝市县域旅游经济呈现相对差异逐渐扩大,绝对差异逐渐减小趋势,空间格局呈现"环巴宜区"状态,旅游资源禀赋、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区位交通条件及旅游服务设施等因素对各县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均呈正向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县域的情况提出了完善交通网络系统,增建旅游服务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大家对西藏的认知一般为"神秘""圣洁""遥远"等。文章从旅游者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探究了国内旅游者对西藏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分析其感知的影响因素,得出网络构建了"大美西藏"的整体旅游形象,但其具有两面性与综合性特点,与传统认知有一定偏颇,并对其网络视角下的形象传播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构造了旅游景区碳排放足迹指标,对旅游活动的环境压力进行测度,再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方向性距离函数,结合旅游景区碳排放足迹指标,构建了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模型与指数。最后,以四川省19个旅游景区为对象,将传统旅游服务提供效率与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的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因素考虑与否,对旅游景区服务提供效率值产生很大的影响,考虑环境因素的旅游服务提供效率测评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旅游企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企业,旅游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服务行为,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特点。本文在探讨旅游企业的行业背景,综合旅游服务的特征、特点和市场营销的基础上,论证旅游服务市场营销化的趋势与利弊。  相似文献   

8.
随着入境旅游者人数的增多,境外游客已经成为我国游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旅游收入的重要指标,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回头率,入境游客对于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不得不引起重视。运用《2007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评价进行对应分析,分析了七个旅游服务类别对应的服务程度,探讨了七个旅游服务类别在服务质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历史村镇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商业化现象,但缺乏对该类型旅游地形象的整体把握。在历史村镇旅游热背景下,基于游客视角探讨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感知维度及其作用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收集的网络评论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挖掘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感知维度,并厘清各维度间层次划分与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历史村镇旅游地形象主要由核心吸引物、生活气息、商业气息、旅游情感和整体形象5个维度构成,其中,前三者属于认知形象,旅游情感属于情感形象,故上述5个维度可被归纳为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3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文章形成了“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关系链,即旅游者对历史村镇旅游地核心吸引物、生活气息和商业气息3个认知层面的形象感知不仅直接影响整体形象,还通过旅游情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整体形象。这是基于历史村镇这一特殊类型旅游地研究所形成的对旅游地形象三维结构理论的验证和补充,同时也为该类型旅游地开发与运营管理提供重要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为了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强旅游行业社会服务功能、传承旅游文化以及加强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而建设的。中职学校有了校内实训基地,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具体实践能力的训练,是培养旅游管理应用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一些中职学校开始重视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一、面对的问题实训基地建设面积较小。由于学校的建设还是以普通教室为主,在进行"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训室的建设时,一般只分出一到两间教室作为实训室。这样,将实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一个整体的旅游区域而不仅仅是一个景区或一个景点做出形象策划。在此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旅游形象的概念,并对区域旅游形象的特征及区域旅游形象的建设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是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效益的现代服务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的三大要素.乡村旅游业因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就地取材"等优势而成为解决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铁时代,湖北旅游快速发展,旅游服务人才短缺、综合素养不高、人才培养错位、旅游相关人员培养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探讨了政府引导、高校培育、企业内训、行业管理和人资公司服务"五位一体"旅游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相似文献   

14.
旅游服务业有3个特点,一个是服务性(Service)、一个是文化性(Culture)、一个是体验性(Experience),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整体品牌,它的品牌构成不是某一个或几个景点,而是整体的景区形象,甚至是整个城市,整个地域的形象。所以旅游品牌更强调“木桶效应”,更强调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品牌。做好旅游景区的精耕细作,其实就是把整体品牌拉向一个高度,使所有木板都在一个水平线上,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实现步步为盈。  相似文献   

15.
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以及其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客行为意向所产生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云冈石窟的景区服务质量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建设。本文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承德市为案例区,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总体思路与技术路径;提出了由资产、负债与资产负债差额构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表式和由总表-分类表-扩展表构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报表体系;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和自然资源负债核算技术;编制完成了一套由1张总表、4张分类表和2张扩展表以及47张辅助表构成的2010-2013年承德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果表明,2013年,承德市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达19.44万亿元,是当年GDP总量的150倍,承德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较好;2010-2013年,承德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总量218.4亿元,主要源于资源利用导致的环境损害。由此形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承德模式",可为全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构成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软科学》2008,22(5):23-28
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调查相结合,初步获得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运用Logit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主要要素(影响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古城镇风貌、闲适氛围、地理位置、原生态生活、旅游安全、餐饮美食、历史名人、特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气候等。  相似文献   

18.
李志强  李玲 《科技广场》2010,(2):129-130
导游人员代表我国旅游行业的窗口形象,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旅游服务水平,作为导游人员入口关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是选拔优秀导游人才的重要途径,好的导游考试教材是把好入口关的关健。本文将就我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面试教材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此类教材的编写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旅游流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展开"系统整合研究",有利于构建整体旅游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可有效推动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关系、发展演化规律以及供需平衡预测和调控等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入境旅游为例,构建旅游流与城市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1993-2012年六大典型城市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互动关联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分析了系统内部要素耦合作用强度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入境旅游流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游客流量和流速,目的地系统内的耦合主导要素是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和目的地经济环境;(2)典型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系统长期处于磨合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的耦合度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广州、西安、成都和昆明的耦合度则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3)在入境旅游流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主导要素分化明显,而西部三大城市均以旅游客流规模主导,其他要素为辅;(4)在目的地系统的耦合主导要素上:东部三大城市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要素的主导作用更强,而西部三大城市的旅游服务设施与服务人员以及基础设施要素主导作用更强,这表明两系统耦合质量的提升更需要依赖目的地整体环境的支撑,但西部城市由于受到较差的区位条件和较低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目的地系统的核心供给要素和媒介支撑要素的投入仍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供应链的角度对旅游服务质量提高进行研究,首先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组织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旅游服务供应链质量协调进行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质量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