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见于《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屈原《渔父》用此句时,“我”作“吾”)教材注释为“出自屈原《渔父》”。疑非是。屈原《渔父》引此句,其意含蓄,有保持清白纯正之意。而《孟子》则借以赞美沧浪之水清冽见底。吴伯萧引用此句亦借以赞美泉水清冽,不仅可以用来浇菜、浇果树,还可以“用来洗头,洗衣服。”且用比衬手法,说“这比沧浪水还好”,看来,作者是从《孟子》中引来的。  相似文献   

2.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四句,原文见《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沧浪、水名,在汉水下游)孟子引述孺子歌谣和孔子借歌谣引发的议论———沧浪之水因清浊不同而用途相异是由水本身造成的,是为了说明“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的道理。吴伯箫先生引用这首出自天籁的童谣,表达的是对神奇泉水的喜悦赞美之情。这个得天独厚的劳动条件,使他和战友“觉得沾了自然…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课《汨罗行》课后思考和练习二第1题:“说说‘濯缨桥’‘独醒亭’这两处风景得名的由来,从中体会屈原的人格精神。”《教参》作如下分析:濯缨桥,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得名……表现了诗人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4.
初中第六册语文《菜园小记》一文中,作者吴伯萧引用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几句话。课文的注释为“出自屈原《渔夫》……”很明显,编者认为《渔夫》的作者是屈原。其实这是错误的.认为《渔夫》的作者是屈原,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的作品是二十五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第二册《汨罗行》课后思考和练习二第1题:说说“濯缨桥”“独醒亭”这两处风景得名的由来,从中体会屈原的人格精神。《教参》作如下分析:濯缨桥,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得名……表现了诗人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6.
<渔父>末段文字"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是一段值得玩味的文字.在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中被省略掉了;在一些古籍版本中,它与第三段合在一起,没有单独成段;苏教版却把这段文字独立成节,这或许是编者的匠心所在,引导读者去关注渔父形象;也在透露着一些信息:在这篇文章里,渔父应该不是作为一个陪衬形象而存在,而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需要我们细读细品.  相似文献   

7.
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清,朖也。澄水之貌。”清代段玉裁注:“朖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引申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这里,只是道出了“清”字最基本的两种含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甚至在汉以前,它就已经具有丰富的含义了。诸如: ①水澄澈。与“浊”相对。《诗经·郑风·滦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②澄清。《周礼·考工记》:“清其灰,而盝之,而挥之。”  相似文献   

8.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初中语文第六册吴伯箫同志的散文《菜园小记》引用了这首歌谣.对于歌谣中"沧浪"一词的解释,杨以庄同志有《"沧浪"小考》一文(载《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5期)认为:"前人把'沧浪'作水名,蒋冀把'沧浪'作地名,都有些拘泥了:'沧浪'作水色,青苍色的解释更恰当一些."笔者反思教学实践,认为将"沧浪"解释为水名并无拘泥之弊,反而较解释为"青苍色"更恰当些.理由有三:其一,有据可考.《尚书·禹贡》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今人王世舜在《尚书译注》中注云:"嶓冢山在陕西宁强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选取了《渔父》一文。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材的解读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纠结:在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等的反复规劝下,屈原到底为什么依然要宁赴湘流,而甘愿葬于江鱼之腹?对此,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简单  相似文献   

10.
水·月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孟子如是说。孔子观于河川而发出“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的感慨。郭璞《游仙诗》:“临川哀年迈,扶心独悲托。”滚滚流水仿佛消逝的青春岁月,握不住,留不了,充满了无奈,是人类千古以来共同的感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是曹操的月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  相似文献   

11.
吴伯箫不愧为散文名家,他写《菜园小记》,引用了不少古诗成句,农谚俗语,仿佛信手拈来,却又自然妥贴,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然而,怎样准确理解这些引语的含义,尚须认真研究。一是从含义的积极方面理解。比如菜园得天独厚,石窠缝里流出清冽泉水,既可以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作者于此引用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这几句见于《楚  相似文献   

12.
童年时读《孟子》,我很喜欢这两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是首童谣。小孩子爱玩水,多么适合胃口,而且寓意也深长隽永。我的启蒙老师黄元钊先生鼓励我们用功读书时,提到古代文豪黄新斋。黄新斋家贫,无钱读书,每天上山打柴,路过一所富人“门馆”,就在窗外窃听教书。他跟着念,不一会也就读熟了。他愉快地边走边歌道: 离山一里,薪在山里, 离山十里,薪在家里! 三国时东吴孙皓,迁都武昌,劳民伤财,孩子们唱道: 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著作中,也偶然有一些引诗的现象。如《国语》中引《暇豫歌》:“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已独集于枯”(《晋语》二);《左传》中引《筑者歌》:“泽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襄公十七年);《孟子》中引《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相似文献   

14.
汤炳正先生在《文史》第一辑所发表的《〈屈原列传〉新探》,是一篇好文章。它解决了我平素对《屈原列传》的不少疑团,也减少了我对屈原研究的一些困难。不过其中有的地方我认为还可以斟酌。现在提出来就正于汤先生及屈原研究者。汤先生认为刘安《离骚传》被进《屈原列传》的,就今本《屈原列传》说,一是“离骚者犹离忧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段,一是“由‘虽放流……’到‘……岂足福哉’”一段。关于前一段的意见,留到后面再说,关于后一段的“虽放流”之  相似文献   

15.
清醒     
生活需要清醒,需要我们用清醒去拨开迷雾。去感悟真谛。"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当年屈原行吟泽畔,开创了清醒于世而自绝的先河,他以死为镜,求得精神的永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何等光辉的结果!在漫长而污浊的世风中。伟人在用美德浣濯自我精神之缨。我很自然地又想到了陶渊明。大野无边,五柳扶风,素淡的情怀如月下一缕箫声、一顶草帽、一把锂头。到了南山也就到了家。为了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他在清  相似文献   

16.
“三史”、“三别”足杜甫的杰作,肖涤非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不是《古诗十九首》,而是‘三吏’、‘三别’。”(《杜甫诗选注》)杜甫为何能写出如此惊天动地、光照千古的作品呢?仇注于《无家别》后引王嗣爽曰:“上数章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非亲见不能作”,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又说明作家自身思想艺术修养之  相似文献   

17.
一、余幼好奇服兮“奇”,《说文》:“异也。”“异服”,奇异的服装或者奇异的服饰,借来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正确的政治见解。《渔父》有:“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奇”字就是“奇异”或者“奇突”。  相似文献   

18.
泣血自尊     
自尊,是李太白的白鹿,从天姥山的青崖边款款走来,走成沧海桑田的不倒翁。自尊,是杜子美的茅屋,在狂风骤雨中默默坚守,坚守成无数英雄铮铮的铁骨。然而,白鹿无奈走山林,诗仙空有满腹诗,却不被声色犬马的长安所容;茅屋有心庇寒士,诗圣枉怀满胸志,终在肆虐秋风中屋破人寒。即使阅历肤浅,未谙世事,捧读古今自尊者百年孤独的辛酸,细品“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无奈,懵懂心灵便已深感,自尊绝美绝伦,却也从来凄楚,从来悲恸。“世人皆醉我独醒”。即使世俗工巧,周容为度,一代奇才屈原却依然执著地坚守着文人的自尊气节。他以沧浪之水濯其缨、濯其足,以“…  相似文献   

19.
在明末遗民的诗文集中,“泽畔行吟”与“西台恸哭”是两个常用的历史掌故。“泽畔行吟”语出《史记·屈贾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衣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这一历史记载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查清人厉鹗《宋诗纪事》卷15录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并引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8“诗词改字”条下所录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的改字情况:“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自古以来,这条笔记成为王安石作诗精于炼字的范例。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又”字,最早应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