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赐英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113-115
加强对教师教育的宏观监控,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师教育管理;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保证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进修的教师教育培养过程的一体化;立足国情,建立灵活的、多元化的教师教育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调以中小学为基地,加强实践化和校本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建立法制化、制度化的教师教育办学保障,是我国教师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教育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典范。本文对印度教师教育的教育目标、管理机构及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教师入职教育及其目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职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处于入职期的初任教师所遇到的专业发展问题,确实要比其它阶段的教师更多、更复杂而且更困难。开展有针对性的入职教师,为初任教师提供有计划、有系统、适时而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促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早日成有能力的专业教师。本文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界定和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现状,认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培养在学生生源、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从改革招生体制、设置特色课程、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而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师教育问题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教师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围绕着教师教育理念——用“教师教学”取代“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教育目标——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结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催生了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教师培训师是教师培训者专业化的必然取向。教师培训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来构建。根据培训师素养结构,科学构建培训师的课程体系,组建专业从事培训师培训的理想培训团队,开展体验式培训,是培训教师培训师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8.
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 ,使教师职业像医生、律师一样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应该成为“十五”教师教育的热点与主旋律。这就要求教师的培训机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教师教育培训制度 ,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这是师范教育及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外语教师教育专业拥有较成熟和完善的课程体系,相关经验可资借鉴。本文以美国西班牙语教师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为例,着重研究其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并探讨其对我国相关课程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启示:突出专业特色、贯彻顶层设计理念、增强针对性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经历了从教育目的的有无之争、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二元对立。最后到教育目的多元发展的阶段。教育工作者在对教育目的的论争中不断深化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12.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做支撑,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化无疑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论述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的几种教师教育模式:“能力本位”模式与“标准本位”模式、良师辅导模式、校本培训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相似教育模式”。并对教师教育模式的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沈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4):88-91
素质教育有积极和消极两个实现目标。素质教育的积极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多样化、全面发展,帮助受教育者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旨在从正面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消极目标则强调受教育者不因无知而遭受来自外部世界和环境的各种欺骗。就两者关系而言,素质教育的消极目标更具基础性和普遍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积极目标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方式选择一堂常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教时为观察对象,运用提问技巧观察量规对教学开始的第8分钟至第14分钟进行观察,透视课堂中师生语言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不是为了通过语言互动连接教学程序,更不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活动变得很热闹,而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authors offer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stablishing an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ory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is seen as playing a key role, antecedent to both, and the article describes in operational terms ways in which the training of Geography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as attempted to draw on experience to inform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首届年会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着地位不高、专业化特色淡化、学科教育学师资短缺、对基础教育关注不够、改革不深入且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等问题。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与会代表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策略。宏观上,要有制度创新和政策导航,让非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真正融入国家教师教育体系中;微观上,举办院校要打通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的内部通道,在多学科肥沃的土地上壮大和提升教师教育,让教师教育真正融入非师范院校的综合优势中。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5):56-59
“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计划是国家为加快教师教育发展而实施,通过对其主要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讨,分析“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可以提出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