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雅娟 《青年记者》2009,(18):103-104
得知青年作家尹纪周和刘锋选编的Ⅸ储瑞耕人生小道理》今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消息,我异常欣喜,因为没有谁比我更了解这本书的由来了。这本书的出版,虽在我的意料之中,但这么快的出版速度却让我稍感意外。  相似文献   

2.
趁这本书再版的机会,作者要我说几句话.在学术著作出版难的今天,这本书居然能够增订再版.这个消息使每一个出版理论工作者感到欣慰和振奋.因为这不仅是对两位作者的支持,而且也是对出版理论研究工作和人民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人们对山东  相似文献   

3.
听说要力石一本新的图书策划学的专著将要出版,我为他高兴. 我认识力石缘于2002年我那本《汪国真新作选》的出版,这本书是朋友张宝瑞和要力石一起策划出版的,收入在由他们二位担任总策划的新华出版社"金蔷薇"丛书之中.为这本书,宝瑞、力石还陪我一起去了河北石家庄举办新书发布活动,他们细致独到的策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4.
从《芝麻开门》说起 一本书出版后,出版信息在多长时间内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图书在多长时间内能被更多的读者读到?也就是说,读者知道这本书、获取这本书需要多少时间?最初思考这个问题,是我在2000年创作了长篇小说《芝麻开门》之后.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与塔利班面对面>.这本书比较全面深入地介绍了阿富汗和塔利班,也是对我在阿富汗一年半工作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没有打开Publishing Books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谈论出版过程的图书.然而,打开之后,却发现并非如此.这是一本类似论文集之类的书,不同的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图书出版业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的描述.书中的作者,既有著名的出版家、编辑、出版经纪人,又有作者、读者、学者和书评者.可以说,图书出版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角色,都在本书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些文章,既有对美国出版业的历史进行回顾的,也有对美国出版现状进行描述的,还有对图书出版未来进行展望的.正因为这些文章,丰富多彩,从不同侧面对图书出版业进行了描述,我们才将这本书中译名定为<图书出版面面观>.  相似文献   

7.
马蛟龙的这本书出版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我作为他大学时的同学,确实感到很高兴,很自豪.现在借座谈会这个机会,谈自己的几点读后感.  相似文献   

8.
胡真同志的《我的出版观》自1995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后,1997年7月又出版了增补本,可见读者是很喜爱这本书的。我感谢胡真同志亲自签名赠送我一本学习。那时候《书屋》刚刚创刊,编辑部陆续收到了宋木文、孙五川、鲁之洛、李频、傅岩山等同志对这本书的评介文章,我们刊登了宋木文同志为该书作的序文,充分地肯定了胡真不仅为湖南而且为全国出版事业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王福时 《出版史料》2006,(4):108-111
今年是伟大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诞辰101周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决定隆重出版《前西行漫记》(原名《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以下简称《印象记》),让广大读者有机会看到这本尘封68年客观真实记录那一段历史的图书,了却我多年的心愿,我和许多关心这本书的老朋友都非常高兴。一很多读者想必都知道胡愈之在1938年翻译出版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成《西行漫记》),而鲜有人了解在这本书之前十个月还出版过一本有人称之为《西行漫记》雏形本的《印象记》,主要是因为当时这本书只印了5000册,…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的一本新书<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出版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这本书是我2005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文明进程中程序化建设研究>的结项成果,属于政治学专业的课题.一个新闻学人,为何做起了其他学科的课题?其实,该书的出版,是我十多年来从事程序研究的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11.
仅仅96页的小书,发行销售不到3个月,竟抓住了100多万人的眼球,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书.这本书就是扶桑社出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群众出版社出版《我的前半生(全本)》时,我曾写了一篇编辑手记,当时的考虑是给社里留下"编辑手记"体裁的文章,以补充一本书的出版史内容.记得,在这篇手记的开头,我曾写道:"……趁着尚未年深日久、记忆比较清晰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一九年以后,资产阶级新闻学开始广泛地被介绍到中国来,南北很多大学设立了新闻系,开设了新闻学课程,我国自写的新闻学著作也陆续出版。戈公振于一九二五年在上海国民大学担任中国报学史的讲授工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也就在这时候开始写作,历时一年多,-九二七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对旧中国新闻界是有影响的。一九五五年我们重印了这本书。下面对这本书作一个简扼的介绍,同时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我看到由英国金飞士出版公司初版、湖北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少儿动物百科》一书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孩子们一定喜欢这样的动物书:果然,当我把这本书悄悄放在正在玩积木的女儿身边时.她一注意到这本书就放下玩具翻看起来。等我做好晚餐喊她吃饭时,她骄傲地告诉我:“妈妈,你给我买的新书好看极了,我已经看完了:”  相似文献   

15.
我感情单纯、知识单薄地写作出版了《龙世辉[注]的编辑生涯——从<林海雪原>到<芙蓉镇>的编审历程》。在书的卷首,我曾认真、坦率地端出了我的写作困惑:“我小心翼翼地写着这本书,我不揣冒昧地写了这本书。到底该怎样评价这种选择与这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6.
早在六十年前,也就是在1925年的夏天,我的叔父戈公振开始撰写他关于新闻学的重要研究著作《中国报学史》。这本书最初于1927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年10月再版,1931年5月三版,到了1935年1月又出版了国难后第一版,以后即未曾再印过。建国后1955年,我曾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之请,对这本书进行过一次整编,于当年3月出版了三联版,转眼这也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此  相似文献   

17.
谭慧 《现代出版》2011,(2):66-67
初读匡导球先生的著作《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是我以实习编辑的身份怀着亲切而又紧张的心情对书稿进行加工。亲切是因为这本书稿与我的专业——编辑出版紧密相关,紧张则是由于首次接触出版类书稿,  相似文献   

18.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知青生活》出版已有一个多月时间了,这期间来自各方面对这本书的不同反映,使我深切地感到,要让不同时代的人互相了解与理解,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倒让身为责任编辑的我,觉得很有必要为这本书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是我入职人民文学出版社15年来最忙碌的一年。忙到什么程度?这一年,同时有28本书在我的出版流程中运行着,经过无假期、无周末、无八小时内外的"劳模式"奋斗,出版了14本,另一半将于2015年初至上半年出版。假如您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是责任编辑制,一本书的选题策划、文案编辑、市场营销等所有事务概由责任编辑一人承担(我们没有策划编辑、文案编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旅行类别的书在整体的纸质出版类别里面算是异军突起,表现尤为抢眼,在整体出版市场萎靡的情况下,这是难得一见的,《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是之前出版的一本书,在这一版本里面,内容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