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俊德 《甘肃教育》2011,(20):77-77
兴趣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由兴趣所产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直接影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质和形成数学创新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智力潜能,因此,让学生对数学生趣,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它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变苦学为乐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中学生数学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人自发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意向.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背景材料.是产生数学概念、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条件。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就是通过呈现刺激性的数学信息,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和猜想,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数学竞赛与数学教育改革张占朝“兴趣是成功之母”.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若能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状态,引进竞争机制,往往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一次课外竟赛活动中,教师先...  相似文献   

6.
马小丽 《考试周刊》2013,(88):79-7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恰当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参与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曾昭凡 《铜仁学院学报》2004,6(8):80-81,86,90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来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谊重视的问题.作者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启发引导、类比归纳等几方面的教学,较好地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凤琴 《考试周刊》2012,(76):12-13
数学问题情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怎样设置及有效利用.如何恰当地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内部逐步形成或已建立的知识经验.是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问题情境的运用分析,提出使学生摆脱“数学就是解题”及枯燥乏味的数学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建辰 《考试周刊》2012,(17):72-73
数学,在中学生的心里和“枯燥”等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疑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好方法,关键是教师如何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相似文献   

11.
1.体验“做数学” 数学的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通过实践或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2.
数学对文科大学生是有益的,教师应注意培养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通过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  相似文献   

13.
颜清怀 《考试周刊》2011,(92):62-63
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于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展课外活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疑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种教学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来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改革"单一"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引导探索与讲练结合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巧设疑问,创设合适的问题情  相似文献   

15.
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性、扩展性、想象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并进行训练与培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小学发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比较高昂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学生自觉的动机,是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唤起求知欲是兴趣的开始,师生精心的呵护是兴趣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激趣教学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谈谈近年来笔者通过探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张礼进 《学周刊C版》2014,(8):108-10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年龄小,自律性差,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要让小学生学好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设计教学内容环节中考虑到以兴趣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一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便能够有效克服注意力分散的问题.那么对于教学成效是一个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小学数学教台,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诀窍,是获取知识的起点,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对学习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保持学习兴趣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培养和调动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