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称谓语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直接体现,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符号和纽带。受文化知识、传统习俗、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汉英称谓语的运用各具特色。本文从通行性称谓语和临时性称谓语两个方面对汉英称谓语进行修辞伦理解读,以期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语言使用者对于汉英称谓语的认识,增进其对称谓语文化中所蕴含的不同的修辞方式及伦理道德情谊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称谓语是专指人们可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受民族、宗教、历史以及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汉英称谓语在具有一定共性的同时,亦存在巨大的差异。把握汉英称谓语的异同,对于更好地理解汉英语言的文化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英汉语文化差异的角度对汉英称谓语的普遍语用功能进行比较,揭示汉英称谓语语用差异,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汉英称谓语体系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是与其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化背景密切联系着的。从跨化交际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英称谓语进行比较,可以探讨汉英称谓语所蕴涵的社会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翻译角度,分析了汉英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和公文式称谓语几方面的异同点及常见的误译情况,提出译者应合理运用异化、归化等翻译策略,力求在汉英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源语的称谓语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称谓语的翻译为素材,对比了汉语和英语不同的语义特点以及因此而在称谓语的使用方面形成的鲜明个性,从而探讨造成称谓语翻译困难重重的根源。文章从称谓语变迁、礼貌标记、称谓语的使用3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在翻译时要区别对待汉英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并要充分考虑其社交意义以便对等传达其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现象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亲属称谓语作为称谓语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不但反映了语言与性别的关系,而且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比较汉英亲属称谓语揭示出性别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并探讨了研究结果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西社会与文化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汉英称呼语之间在亲属称谓及社会称谓上也存在很大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主要探讨由于称谓不当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汉英称谓语的差异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9.
从汉英社交称谓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入手,展示汉英社交称谓语各自的形态,提炼出汉语社交称谓的四个语用原则,以便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中西文化差异之一就体现在对亲属的称谓方式上。亲属称谓语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一套特殊语言符号的反映。不同文化中,亲属称谓语有着很大的区别。中西两种文化的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研究中西亲属称谓语,对于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翻译、了解地区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国内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研究有很多。研究发现,汉英亲  相似文献   

11.
杨双 《天中学刊》2011,26(4):90-92
称呼语作为一种社会指示语,体现了交际双方身份、地位及相对应的社会关系。称呼语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往往具有语力,能实现诸如问候、警告、威胁、指责、规劝等多种言外行为。通过称呼语的礼貌使用,能减小交际中对面子的威胁,既能维护对方的积极面子,又能保住对方的消极面子。称呼语在会话轮换中不仅能构成"召唤—回答"系列的相邻对,还可以用来选定下一个说话人,或被参与者用来争取和保持话轮。  相似文献   

12.
面孔识别是视知觉加工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社交技巧。自闭症儿童在识别他人面部表情时具有一定困难,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首先对自闭症视知觉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新近自闭症儿童面孔识别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通过与正常控制组儿童的对比,分类综述了自闭症儿童面孔加工的典型特点,并针对自闭症儿童面孔认知加工与其症状关系中尚存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作为自由主义的代表,诺齐克与罗尔斯的理论在关于社会起源上分歧明显。诺齐克继承了洛克以自然状态作为产生正义社会前提,在自然状态中产生了社会组织和政府必须遵守的自然法;相反罗尔斯提出原初状态产生正义社会的组织原则,承认康德的绝对命令产生正义的道德。对这两种形式的元社会状态进行比较,能够分析出他们理论的根本差距,以及各自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When people use language,they do not only try to get another person to understand the speakers’thoughts and feelings but also define their relationship to each other in a subtle way at the same time,on the other h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lso affects people’s use of language.In daily life,people may meet others with different social status,age,sex,etc.How can people adopt appropriate address forms to different persons?In the essay,the author analyzes two aspects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power and solidarity,which influence address forms.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与阿多诺均曾构建过批判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的相关理论,对西方左翼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二者也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一般认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人类的现实活动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在思想的深刻性上略显不足;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虽对于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却又与实践较为脱节。总而言之,二者互有优长,各自具备着独特的理论风格。  相似文献   

17.
称谓体系由于受到各国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极大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称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个方面。汉英亲属称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宗族、血亲和姻亲、老幼尊卑、父系母系和泛化等方面,而汉英社会称谓主要比较通称、职务称谓、姓名称谓、人称称谓和零称谓几个方面。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都遵守着某些原则.这就是英国语言学家Grice所提出的“合作原则”.但Grice又指出,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是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为什么人们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呢?Brow和Leech各自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与Grice的合作原则相得益彰的礼貌原则.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方式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准则和语用规则.文章从分析Grice的礼貌原则和民族心理的关系入手,旨在说明要培养交际能力,必须认识中西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因文化背景不同,心理基础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社会规约、语用和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9.
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交际双方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身份和地位等各种关系。社会语言学对称呼的研究已开展得卓有成效,然而社会语言学并未解释称呼语在特定的语境之下所带来的语用暗含。从语用学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了称呼语在不同语境之下的言外之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唐山市几个社区的居民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社区居民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存在的状况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唐山市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水平处中等水平,并存在性别、收入稳定性、婚姻及子女状况的差异;(2)唐山市社区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处中等水平,并存在性别、收入稳定性及子女状况的差异;(3)高社会支持水平的社区居民与中等以下社区支持水平的居民人际信任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