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哭沙的故事     
黄琼 《中文自修》2004,(1):48-48
阳光照耀下的海滩闪耀着一片好看的金色。海蚌经常被海浪一次又一次的推到岸边,于是海蚌和这片细沙成了朋友。海蚌经常自豪地向拥在自己身边的细沙们讲述海里那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那些细沙们望着海蚌的眼神是崇拜而羡慕的。可渐渐的,海蚌发现有一粒沙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总是自己静静地躲在一边。眼神中不经意地透出骄傲或忧郁。海蚌被这粒沙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便开始悄悄地留意他。海蚌发现这粒沙经常望着蓝天  相似文献   

2.
1月13日晴云舒云卷,净朗的天空掠过一排南归的秋雁。花开花落,秋雨的庭院划过一阵凉爽的清风。他,二十多岁,双腿残疾,但他并没有气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他把痛苦转化成力量,努力地写作,一次次向刊社寄稿,但一次次被退回,也一次次地失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被大家认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他是史铁生,他没有在黑暗的夜里低声叹气,而是用自己的信念照亮黑暗。我们应该为他喝彩。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总需要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奔腾的激流才会有美丽的浪花。机会不是靠别人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8,(5)
有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停地捣乱,老师和同学都很讨厌他。只是有一次,语文老师拿着他的作文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他点了点头。老师怀疑地对他说:"抄来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叹气?为什么会记不起自己3岁前的事?有的人为啥特别招蚊子咬? 请叹气吧,肺会感谢你的 你是否发现,即使是小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叹气.有的家长会因此教育孩子,“在别人面前大声叹气是不礼貌的”,或者“不要这样叹气,会把家里叹穷的”.那些“听话”的孩子以后会因此忍住或掩饰自己的叹气,真的好可怜.其实,叹气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每小时平均无意识叹气12次.只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人会叹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凡卡》中对凡卡“叹气”的描写,前后共出现三次.在圣诞节前夜,小凡卡偷偷给爷爷写信,“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是作者对凡卡“叹气”的第一次描写.第二次描写在想象回忆爷爷的生活和对乡村冬夜美景之后,“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第三次描写是这样的:“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这次描写是在凡卡叙述自己挨打、挨冻、挨饿等方面的生活情景,哀求爷爷带他回去并向爷爷介绍莫斯科大城市的情形之后.对其“叹气”的又一次描写.  相似文献   

6.
唐黎标 《班主任》2006,(12):25-25
俊俊今年7岁,刚上小学.最近他的父母发现他常常叹气,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心慌、胸闷.起初,父母担心他心脏有问题,带他到医院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后来,见他不仅唉声叹气还经常一副忧心忡忡、心神不宁的样子,父母就带他去进行儿童心理咨询.心理医生说,俊俊的表现是儿童精神性叹气症发作时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稻草人的梦     
稻草人喜欢这一片金黄而无垠的麦田.风总是温柔地抚摸他的身体,有一只麻雀经常停在他身上,虽然聒噪,却很可爱.更让他高兴的是,每天放学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来和他一起玩耍. 这里面有一个女孩叫小然.小然是个眼睛漂亮、嘴巴像樱桃的小女孩.更重要的是她把他当成朋友,会对他说心里话.她的父母经常吵架,外婆生了重病住院,最好的朋友去了外地读书,她很孤单.她靠在稻草人的身上,稻草人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了.  相似文献   

8.
果爸 《小学生作文》2020,(2):102-103
“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那还不容易!“洋”不就是海洋吗?望洋兴叹应该就是面对大海没有办法渡过去,只能叹气,说明自己彻底没有了办法,感到十分无奈,对不对?对不起,还真不对。望洋兴叹里的“洋”并不是海洋的意思。望洋兴叹源自《庄子·秋水》中的一个故事:从前,镇守河流的河伯非常骄傲,自以为非常了不起。后来,他来到北海,遇到了海神北海若。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河伯这才明白自己太自不量力了。原文中有一句:“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这句话的意思是,河伯这才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态度,茫然地对着海神北海若发出感叹。  相似文献   

9.
与自己较量     
拳王阿里在年轻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他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个朋友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这就是我自己。”阿里一边继续击打,一边笑着答道。“你为什么老是击打你自己呢?”那个朋友疑惑不解地问。“击打自己是为了与自己较量,”阿里如实地对朋友说,“我只有一次次的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才有可能去战胜别人!”当然,阿里与自己较量、与自己较劲的方式,不仅仅局限在拳头和沙袋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时时处处与自己作对,甚至是有点儿虐待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据说有一次,他因…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 :“十六岁是花季 ,十七岁是雨季 ,走过花季便步入雨季。”不知不觉 ,我也已步入了花季。步入花季的我似乎更多了些忧愁与伤感 ,经常为考试没考好而黯然泪下 ,经常没由来的觉得自己很孤独 ,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 ,总没勇气面对和接受 ,还经常叹气 ,将这归咎于命运的不公。一天 ,百无聊赖的我无精打彩的翻起一本名叫《花季·雨季》的课外书。突然看到这样一段话 :一个失去一双鞋子的人会哀叹命运的不公 ,但是 ,当他看到一个失去双脚的人时 ,他才明白原来命运没有对他不公 ,他是幸福的 ,他失去的仅仅是一双鞋子 ,而他拥有的是健全的体…  相似文献   

11.
很久很久以前,在寂静的海底躺着两粒沙。他们相距两尺,一粒沙爱上了另外一粒。他凝视着两尺开外的意中沙,平安幸福地过了好多年。水下风平浪静。沙砾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他知道有自己爱的沙可以让自己凝视,不用管水面上的台榭焦土,沧海桑田。沙滩上出现恐龙的脚印。潮水涌来,脚印消失了,没有留  相似文献   

12.
冷冰是初三(2)班的学生,成绩全校第一,是老师们的骄傲。他人如其名,帅气的脸上总是罩着一层寒霜,说话总是冷冷的,对什么都是漠不关心。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跟他接触。为此,班主任李老师找他谈过几次,但他每次都只是冷冷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弄得李老师也只能猛叹气。由于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李老师只好作罢。一直以来,冷冰是同学们背后议论的对象。大家对他的性格感到很好奇,对他做的事情都特别地关心。大家还经常在猜测他的身世,争论有什么事情能改变他脸上的表情。这个学期,初三(2)班新转来了一个女同学。这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冷冰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凡卡在给爷爷写信的过程中,作者写了他三次“叹气”。第一次,是在凡卡写信前,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昏暗的神像和神像两边挂满楦头的架子,“他叹了一口气”。凡卡从家乡来到这充满  相似文献   

14.
语文高考、中考经常考描写性小作文,但许多学生只重视大作文,对小作文往往随心所欲地涂成一篇,一交了之,这不利于自己的提高。描写性小作文应该怎样推敲润色呢?我想举例加以说明: 有一次,我布置了这样一篇小作文:“他得意洋洋地走来,看到  相似文献   

15.
当天际完成最后一片流云的雕琢,当晚风滑过最后一朵涟漪的指尖,当樱叶留香在枯黄的纸页余韵残存,我又回到了那个沙滩上。我不明白,我只是在心里念了几句话,我就到了这里。我念的是:“你是一个沙漏,一次一粒沙。”这或许是一种皈依。灵魂的皈依。我只是很安静地躺在一堆黄沙里,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我只听见自己每时每刻热烈的心跳我动不了,我也不想动,任凭自己的心不断地下坠一点一点地下沉。但我一点也不紧张,一种莫名的愉悦传遍了我的全身。我心里编凑出一首关于怀念的东西:怀念地/怀念你没有的东西/怀念别人有的东…  相似文献   

16.
我们班了有一个出了名的“淘气包”。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有一次上课时,他把前面女同学的辫子绑在自己的铅笔盒上,前面的女同学一站起来发言,铅笔盒哗啦”一下翻了,铅笔、尺子等洒了一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狠狠地瞅了他一眼,可他却若无  相似文献   

17.
罗杰·科恩伯格睁开迷糊的双眼,他看到父亲异常兴奋。他12岁的头脑一片混乱,因为自己很少在半夜被叫醒。父亲阿瑟是个内敛而深沉的人,科恩伯格经常看到他在洛杉矶家里的书房中深夜研读。但这一  相似文献   

18.
杨永龙 《家长》2014,(2):42-43
老师:您好!我和先生正在办理离婚手续,我们有一个6岁的男孩。我知道我们夫妻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给孩子造成伤害。实际上在我们半年前分居时,孩子就出现了轻度抑郁,经常无意识地叹气。我想只要尽量让他开心起来就好了,可是情况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后来我带他去医院看了中医。  相似文献   

19.
我和《作文成功之路》的相识,是因为一个男孩。那天,天格外蓝,我的心情也格外好。“嗬,怎么是他?”真是冤家路窄。这男孩是我小学同学,那时候,我们俩经常吵架,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既然碰到了,可别怪我不客气。顺着他的目光,只见他盯上了一本杂志,我迅速跑过去,一把抢过那本杂志。“你……”他吃了一惊,一抬头看见了得意扬扬的我。我挑衅似的举起那本书,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他失望地摇头叹气,无可奈何地继续在杂志栏里搜寻着。我心里更高兴了,急忙跑去付了钱。等我再回到书架前的时候,他已经走了。我看了看杂志的封面—…  相似文献   

20.
8月13日 晴 七十多岁的舅公身体也一天天地衰弱下来,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了,他经常闷在家里叹气。暑假里,我去舅公家,照例像往常那样做起他的“贴心陪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