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一介先生指出,儒学要现代化,必须先研究其基本精神,即理想主义和人本主义,二者结合的价值在于教人做人的道理,在于获得真善美的境界。"内圣外王之道"并不是儒家的精神所在,企图由内圣开出外王,开出现代民主与科学体系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儒学内圣之道以及"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主张容易导致泛道德主义,导致重人治不重法治。必须批判地继承儒家传统中"礼法合治"的精神,同时学习借鉴西方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12,(6):127-127
陈洁在《人民日报》2011年5月19日撰文指出,过去,我们常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争论,提倡兼容并包者有之,视西方节日为洪水猛兽者有之。其实,过中国节还是洋节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无论哪一种节日,都有其文化意蕴,并通过节日这种民俗方式将其传递,而现在,这种节日的文化和精神正被现代化潮流和商业资本运作所抛弃和碾碎。如今,在政府的重视下,中国传统节日虽有所恢复,但对多数人来说,只是多了一个公休日;年轻人热衷于洋节,却很少关心其文化背景——节日日趋浮浅化、商业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是现代商业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侵蚀。所以.现在的关键不是过什么节,而是怎么过节。端午节不光吃粽子,也说说伍子胥的家世,吟两行屈原的《天问》和《国殇》,这才是真正的过节,这才是节日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有位画家曾经说过:一切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生命,且丰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时间空间都不能限制它。 综艺节目,人们通常说的文艺晚会,毫无疑问当属艺术的范畴。一台晚会,是一个个节目的展示与组合。而每一个节目又是一个个画面的展示与组合。每一个画面的构成则是各类艺术要素的融汇、创新与再造的  相似文献   

4.
正《文汇报》2013年9月11日头版"文汇深呼吸"专栏刊登了"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系列报道之七《"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文章表示,"莫言热"带给翻译界的启示应该是"好的翻译可‘连译带改’",并强调"一部作品的最终译文不仅取决于原文,还取决于它的‘服务对象’,以及译作接受地人们的语言习惯、审美口味、公众心理等非语言层面的因素。或许,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途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职业圈》2006,(10):12-15
市场经济时代,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人们文化消费需求上升后,销售文化的产业就随之兴盛起来.售卖文化不同于传统出售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销售的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直接的图书、音像制品,还是带有文化色彩的普通商品,其根本都在于其中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是能带给人们某种精神享受,带来视觉的、听觉的或者其他感官的刺激.使人得到休息或者激发想象是卖点所在.文化商品的特殊性决定销售文化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本文特别选择了几个成功的案例,希望管中窥豹,对文化销售的成功规律有所探析.  相似文献   

6.
《金刚经》是佛教中一部影响极大的大乘佛教经典,其中心思想在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无住生心"。它以中道"空"观为哲学基础,希望世人以"金刚"般锐利的智慧破除对于一切事物的执着,即无住于相、无住于尘、无住于空,进而达到"无上正觉"的菩提之心、清净之心与利他之心,亦佛心。"无住生心"对于现实生活也蕴涵了丰富的现实的人文意义。即不执于生活琐碎,摆脱物欲困扰,拒绝虚无,成为独立自主之人。"无住生心"为当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法。  相似文献   

7.
本书试图描述被人们所真正实践的中国宗教,以及它对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2,(4):50-50
钟一鸣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习俗文化不接受科学的检验,无是非曲直之分,只要人们承认,愿意如此,它就能在人们的生活里存在,正如《荀子·正名》篇里所云:  相似文献   

9.
三年前,我们从海派市民文学角度延伸而进入上海小报研究的领域,以至今日在一个学术流连的边缘空间,无意中发现了张爱玲的佚文,真正始料不及。《郁金香》来自上海小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过去小报的名声不佳,一般都把它看作是传播流言和藏污纳垢之地,完全忘记了它曾是城市平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方的出名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它的独特魅力。沐浴着暖暧的舂阳,笔者慕名来到与台湾隔海相望被视为海内外新闻热点的福建省东山岛“寡妇村”采访。  相似文献   

11.
九门口长城     
2002年1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九门口长城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九门口长城所在之地,古称一片石,因此也称其为一片石关。那里距山海关只有15公里,是东北进入华北腹地的一条重要关口.历来战争中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人们根据九门口的险峻和地理位置的重要,称誉它为“京东首关”。明末,李自成与吴三桂在此有过一场浴血拼斗,历史上称为“一片石大战”。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09,(6):16-16
袁建新在《黄河之声》2009年第9期撰文指出:历史的实践再次证明,艺术的评价是绝对不能把接受者的感情排斥在外的,只有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懂得民族艺术的真谛。越是扎根于民族土壤的艺术越具有顽强长久的生命力。真正民族的东西,也是最为世界所接受的东西。草原民族文化艺术,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更深更广的文化背景,它的文化内涵来自中华的民族文化沃土,它净化了人的思想灵魂,升华了人的浩然正气,讴歌了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正"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说起杭州,人们知道的除了西湖,恐怕就是龙井茶了。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清人陆次云曾这样形容它:"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瀹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龙井茶蕴含着江南的恬淡与悠远、闲适与洒脱,它的含蓄与中国文化大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0,(5):65-65
马宁、黄瑞雄在《江汉论坛》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发展伦理的出场在于人们期望用伦理或道德的力量破解发展困境和发展危机的难题。“伦理道德的根基在于它首先是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实践方式之一,而不是仅仅是生于观念中的东西;因为它必然与人的生存发展实践相联系,并由人的生存发展实践强有力地创生出来。”  相似文献   

15.
“郑声淫”臆说杜道明在中国音乐史上,“郑声”几乎一直被视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成了一切不好音乐的代名词。其所以如此,就在于“郑声淫”,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一种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思想。然而“郑声淫”之“淫”究竟何所指,迄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笔者在此不揣冒...  相似文献   

16.
欧洲的乡村提起布鲁塞尔,人们都知道她有“欧洲的首都”之誉。布鲁塞尔不仅处在比利时的中心位置,而且距巴黎、阿姆斯特丹、波恩、卢森堡和伦敦都只有两三百公里的路程,“欧盟”等大大小小500多个国际组织或办事处设在此地,说它是“欧洲的首都”并不为过。但我到这里后又常常听到人们说它是“欧洲的乡村”。这一说法尽管有些戏谑,但仔细品味一下,却又觉得不  相似文献   

17.
在舞台艺术中,戏曲为综合性的艺术,有着它独特的表演风格。程式化的吹拉弹唱念做打,这种风格已经延续了二百多年。除了服装和化妆外,其中道具的使用也占有一部分主要因素缺之不可。它在说明人物的身份、地位、体现历史背景、表现环境所在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上世纪三十年  相似文献   

18.
吴文杰 《职业圈》2013,(2):98-98
一个令人尊重的企业,不是单单因为它有多强的赢利能力,而是通过创造财富的方式和过程来担当社会责任,感恩社会各方对其的支持;一个合格的企业员工,不仅要感恩企业的给予,也要承担企业的责任,对社会有责任和义务现代大型公司之所以是为法律所允许并鼓励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其利润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行稳致远的保证,它是凝聚民族精气神、体现民族国家最深层次精神底蕴的内核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4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系命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流砥柱,文化制度是底气之源,伟大实践是底气之基。这4个方面共同熔铸了文化自信的厚重底气。  相似文献   

20.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纲尊卑、“差等之爱”三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儒家的价值主张,但事实上,无论从命题本身的形式来看,还是从历代大儒的理解来看,它们都只是儒家所认定的社会事实,而儒家在这三个方面的真正主张分别在于且完全在于“由之而自知”、“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尤其是“君仁父慈夫义”)和“扩而充之”。通过这些主张,儒家希望能够达成三种理想状况:自我启蒙但随处可安、上下有别但情意交通、亲疏有别但仁爱无疆。儒家在以上三个议题上的论述是全面、平正且极具理论和现实价值的,而贯穿其中的事实认定和价值主张的区别,则是我们解读儒学乃至一切学说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