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语文教学的“发展原则、学科原则、长效原则”,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把握好三部曲:授之以欲,激发学习兴趣;授之以语,从讲话到对话:授之以渔,教给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关军 《小学生》2010,(4):38-39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学生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渎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不是“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张娟 《学苑教育》2012,(17):21-21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鱼”、“渔”同授,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教师要先授“鱼”,后授“渔”,并且授“适宜”的“渔”,授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方法,质疑能...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呢?一、小组教学——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以往教学中横成列、竖成行的“秧田式”座形排列,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配角”和“听众”。鉴于目前各校趋于小班化、学额减少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教学三境界     
教学有三境界——“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渔场”。“鱼”即知识技能的结论,是教学的第一追求;而“渔”即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渔场教育”是以场境创设为基础的“场境教育”,是“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与“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构建“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的学习场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陈强维 《小学生》2011,(4):57-58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努力,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好学,还要会学、乐学,才能把学习搞好。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分三步来进行,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主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9.
一、掌握策略和方法,强化自主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认识外部世界的策略;二是对自身学习方法进行选择和应用、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调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生成”的课堂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以往“授之以鱼”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授之以渔”和“悟其渔识”。课堂最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关注过程,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教师应不断启发、点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习能力提高。生成的课堂应使课堂由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变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由师教生学的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例题教学中,教师不但让学生演练计算、变形,而且让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探求的尝试:从“教”的方面——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学”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从“思”的方面——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胡明 《教师》2012,(6):92-9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主动性与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要适应当前的教改,打造有效课堂,我们就必须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入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教授常识给学生,另一方面培育学生的能力。持久以来,我园教育往往只正视教授常识给学生,而轻忽了学生自立进修能力的培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若是能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例,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4.
蔡正玉 《课外阅读》2011,(10):147-147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相似文献   

15.
唐芹 《考试周刊》2013,(82):97-98
中国有句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尤是如此,送你金子不如教你“点金术”。学会“会学”是从学习方法的意义上说的,即“善学”与“不善学”的问题。“不善学,虽勤而功半”;“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善于学习与不善于学习、学习得法与学习不得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学习效果。自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便经历了无数的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观摩别人的课。在点评时大家都会提到一个问题:“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张荣 《教育革新》2010,(7):61-61
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这一理念运用在学生的习作指导中,就是要指导学生从初步学习习作方法到自觉自愿地广闻多见.发掘素材,从而让文章成为表达真实情感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三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应付手段,而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去探索,以培养自学能力。”即要求教师要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会”过程中“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授之以渔”,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比纯粹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朱顺华 《教师》2014,(21):79-79
正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找到探索方法,真正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富于创造能力的人。一、放手自学教材,培养学生自觉获知的能力"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数学教材是教师  相似文献   

20.
吴国元 《教师》2011,(33):122-122
有的学者认为,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仪关注发展,还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课堂教学由“教”与“学”两大主体组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在享受和愉悦中学习、进步、成长呢?一位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他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