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分类与产生的机制 1.1 概念的描述:在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对疲劳的概念得了统一认识,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体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疲劳定义特点是:①不产生疲劳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疲劳程度.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最大吸氧量、心率、血乳酸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种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过度疲劳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训练本身是训练—疲劳—恢复周而复始的过程。人在运动时,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肌肉持久重复收缩而使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被称为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一种外周性疲劳,它包括除神经系统外各器官在疲劳时的变化。可以认为在一定范围内,疲劳的程度越大,若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超量恢复也越明显。当运动员接受过量的训练,经过适当的恢复期仍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动水平时,则有可能发生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使运动员丧失参加比赛的机会,或者不能取得应有的运动…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本身是训练一疲劳-恢复周而复始的过程.人在运动时,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的水平上,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肌肉持久重复收缩而使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被称为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4.
运动疲劳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应性.适度的疲劳,施以科学合理的恢复手段,能促进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过度的运动性疲劳和不适宜的恢复手段,不仅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可能形成运动损伤,.因此,本文针对篮球运动员比赛后出现的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认识和了解疲劳的产生机理,掌握合理有效的恢复手段,从而消除疲劳影响,帮助提高训练比赛水平.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关于疲劳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和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它表现为机体工作能力的暂时降低,经过适当的休息和合理的训练调整可以得到恢复.由于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及时发现运动疲劳出现的表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论述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表现,分析散手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从而提出散手运动疲劳消除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运动可以强身健体、磨炼意志,但运动过程中也会产生运动性疲劳,如果不能科学应对,则会加重疲劳,进而对身体造成伤害,增加损伤风险。因此,开展运动性疲劳干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运动领域走向动态健康、科学合理的有力支撑。近年来,运动生物力学得到了良好发展,为运动性疲劳干预研究提供了巨大支持,推动了很多干预方案的成形。由伍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生物力学》一书,既阐明了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表现等,又能为运动生物力学应用于运动性疲劳干预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进化,孕育出了许多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它们为了抵御低温、缺氧、强辐射带来的损伤,体内产生了一系列物质.甚至在基因水平上出现了一系列适应机制。这些对研究运动疲劳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这些动植物对防止运动疲劳.提高运动能力有着巨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化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能综合运动疲劳的生理生化指标,使人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能控制疲劳的产生,也为训练后身体迅速恢复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述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表现,分析散手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从而提出散手运动疲劳消除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2.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运动的一个重要特例,学好上抛运动是进一步学好斜拋运动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到比较困难的是:不理解上抛运动公式的物理意义,不能正确区分在上抛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和位移。为了让学生弄清物理概念,我采用了以下两种讲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运动训练实质上是一个循环过程,恢复是训练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负荷与恢复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训练中往往忽视运动训练中技术不合理导致疲劳过早产生,轻视运动训练过程中恢复的重要性,以及缺乏对训练课结束部分恢复的重视。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降低运动过程中不合理疲劳的产生、重视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恢复、加强运动训练结束部分疲劳的恢复以及运动训练课后疲劳的恢复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运动训练过程加强恢复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产生可能机制及消除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清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是研究如何消除疲劳的前提条件。正确使用消除疲劳的方法是快速恢复机体机能并不断提高运动能力的保障。本文在分析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时,提出几种消除疲劳的方法,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人体的疲劳征状主要体现在人体的三大系统中,其一,是神经系统的疲劳;其二,是心血管系统的疲劳;其三,是骨骼肌的疲劳。这些由于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就是所谓的运动性疲劳。一般来说,过度的运动首先引起骨骼肌系统的疲劳,之后方能引发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疲劳。从人体生理学上讲,疲劳是机体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的出现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减低目前的身体活动强度或者必须终止目前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16.
对排球比赛后疲劳恢复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技性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性疲劳是必然的生理结果。消除疲劳是何证正常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个问题已受国内外的普遍重视。运动的特点也说明,消除运动后的疲劳是功能恢复的必要措施之一。本文在探讨和研究排球比赛后的生理和心理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实践教学中,营养补品与运动疲劳的关系一直是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研究结果发现运动性疲劳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合理应用运动营养补充品可消除过度训练所导致的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笔者对国内外文献中抗运动性疲劳的重要营养补充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体育教学中营养补品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反映运动训练疲劳状况及抗运动疲劳补剂抗疲劳性能的生化指标有很多,LDH(乳酸脱氢酶)是其中一项较为常用的指标。结合文献实验结果,运用运动生理学原理,对血清LDH指标变化用于评价身体机能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血清LDH酶活性的改变不能充分说明运动中组织及细胞受到的损伤情况,血清LDH酶活性的变化是一种运动应激,表示了身体供能方式结构的比例变化。在评价组织及细胞受损时,其它非运动应激酶活性作为检测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运动就会疲劳,而疲劳是人体运动所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如何消除疲劳是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对指导运动训练、运动员改善运动能力以及提高运动成绩,都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正确地认识和诊断疲劳对于科学地指导全民健身,提高锻炼效果和健身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