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辉 《中学生物教学》2013,(Z1):103-104
<正>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两大基本定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基因分离定律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而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学生如果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在解题中就会事半功倍,笔者下面通过几个例题来讲解这两大规律在遗传题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一节中 ,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用纯种的黄色圆粒 (YYBB)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F1全是杂合的黄色圆粒 (YyRr) ,F1进行自交 ,在F2中 :有四种表现型 ,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这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于 9∶3∶3∶1 ;有 9种基因型 ,这 9种基因型及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1YYRR、2YYRr、 1YYrr、 2YyRR、4YyRr、 2Yyrr、 1yyRR、2yyRr、1yyrr.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3.
1.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2.实验材料 在市场上购的豌豆种子,包括有黄色圆粒、绿色皱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四种.将各种豌豆分别挑选出来,按课堂教学的需要用纸张包好.  相似文献   

4.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孟德尔在基因的分离规律基础上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传递情况的研究结论。我在本小节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分离规律的原理对自由组合规律中的有关问题用“分解组合法”进行了探讨和深化,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好。现就下列几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分解组合法”的运用作一简要介绍。 一、用“分解组合法”推导自由组合规律的原理和法则 在自由组合规律中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以豌豆中结黄色(Y)圆粒(R)种子的和结绿色(y)皱粒(r)种子的两个纯种作亲本进行杂交。因豌豆的粒色——黄色和绿色,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Y和y表示)来控制的;豌豆的粒形——圆滑和  相似文献   

5.
沈平 《生物学教学》2005,30(6):26-27
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豆种子种皮颜色的灰色和白色、子叶颜色的黄色和绿色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豌豆种子种皮和子叶性状表现的遗传学试题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有相当的难度。下面举三例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而有关这一节的计算题更让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规律中的几个数据作了详尽的归纳与分析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具体如下 :1 对F2 四种表现型之比 9∶3∶3∶1的分析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2 表现型有四种 ,其比例为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9∶3∶3∶1,由于该实验中 ,黄色圆粒亲本为双显性纯合体 ,绿色皱粒亲本为双隐性纯合体 ,因此F2 中与双显性纯合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9/ 16 ,与双隐性纯合亲本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  相似文献   

7.
一、9∶3∶3∶1比例的由来遗传学家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用YYRR来表示)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用yyrr来表示)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最终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YyRr)。让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4种,且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9∶3∶3∶1。二、9∶3∶3∶1比例的特点1.两显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9份(9Y_R_)。2.两隐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1份(1yyrr)。3.一显性和一隐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共为6份(3Y_rr和3yyR_)。4.基因型共有9…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教材介绍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是选用了豌豆种子的颜色(黄色和绿色)和豌豆种子的形状(圆粒和皱粒)两对相对性状。其中,豌豆种子的颜色是指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它属种子胚的性状,种子的形状则属种皮的性状,在讨论它们的遗传问题时应该从它们的发育过程予以区分,否则就会出现实验和理论的出入。从发育过程看,种皮和果皮分别是由珠被和子房壁细胞发育而来,因而控制种皮的性状和果皮的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组成和母体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杂交过程中这部分结构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改…  相似文献   

9.
孟德尔选用豌豆为主要材料,经过仔细观察,从中选取了具有七对相对性状的一些植株进行杂交。他最初进行杂交时,所选用的两个亲本部只差一个性状,在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后,就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析到综合进一步研究了两对相对性状和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孟德尔所研究的七对相对性状中,任取两对性状进行杂交试验,彼此间都是自由组合的,这种情况在其它生物的其它性状间也常常看到。后人把这种现象归纳为孟德尔第二定律,或称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表达为“一对基因的分离与另一对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两者是…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教材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是全书的难点之一,学生在做这部分的练习时经常卡壳。例如:豌豆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且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填出下表括号中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谭雪青 《科学教育》2006,12(4):35-3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自由组合到配子中的定律。该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由于该定律涉及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常使学生解题时思维混乱,错误百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能让学生容易记忆且易于巧妙运用的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1自由组合定律的巧记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在教授自由组合定律前,必须让学生牢记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遗传几率。以豌豆籽粒黄色Y与绿色y的性状遗传为例说明:(1)YY×yy F1→表现型100%黄基因型100%Yy(2)Yy×Yy …  相似文献   

12.
等位基因是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核心概念之一。人教版新教材必修Ⅱ《遗传和进化》模块中将其表述为"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这与旧版教材所提及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表述相比要客观而且合理得多,原因有二。1尊重了等位基因的源自背景,赋予了概念内涵可塑性延展的空间孟德尔以豌豆作为试验材料,对七对"相对性状"逐一展开了遗传杂交试验研究,并通过假说演绎论证了成对遗传因子控制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机制,发现了分离定律。后人将孟德尔假设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遗传因子改称"基因",而"成对  相似文献   

13.
在解决有关生物性状的遗传题时,往往要首先判 断有关遗传性状的显隐性,然后才能进行相关计算。下 面就简要归纳一下判断遗传性状显隐性的方法。 1、紧扣定义法。根据教材中有关显性性状和 隐性性状的定义,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后代若只表现为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那个亲 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 性状为隐性性状。例如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 豌豆,F1若全表现为黄色圆粒,则黄色与绿色这一  相似文献   

14.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两个遗传学基本定律。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遵循分离定律;就多对相对性状而言,如果控制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多对同源染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也就是说,在处理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时完全可以从分离定律入手,以一对相对性状去分析,然后综合运用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去整合或计算。初学者往往喜欢用“棋盘法”或“分枝法”,如果仅停留在这一水平上,那你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自然会感到困难重重,因为这只能应付两对基因杂合自交的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对习题进行归类、整理,找出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就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例,来谈谈笔者在这部分内容中的教学思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表现型,且符合9∶3∶3∶1的比例.而在  相似文献   

16.
卢燕 《青海教育》2010,(7):75-76
孟德尔提出了基因的两大遗传定律,从而被后人称为“遗传学之父”。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即先只观察和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发现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后,再观察和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  相似文献   

17.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适合于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故涉及有关自由组合问题,往往比较繁杂,学生解题要花的时间多,且易搞错,甚至有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种简捷、准确的方法,颇受学生接受。这个方法就是:把每一对相对性状独立出来,进行分析,各个击破。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推断基因型,快速准确写出F2的基因型。1推断基因型例如有这么一道题:豌豆种子黄色(Y)圆形(R)分别对绿色()皱形()为显性,现有黄色圆形植株(YyRr)与某植株杂交,后代为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组(抓煤植株的基因型为…  相似文献   

18.
这里的“双杂”是指含两对等位基因 ,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体 ,如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见图 1 )。其自交子一代基因型的写法 ,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也是加深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文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从配子的类型来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 ,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遗传定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 ,借以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特点 ,来加深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19.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题型是历年高考生物的必考题,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遗传定律解题,立足高考生物分析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1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不一样[吉林省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136500) 姜万录]下列第(3)题中 F_2结果是否需要合并?题目 (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P.13拓展题)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