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文波 《快乐阅读》2013,(10):84-84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以对于这样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学生创设体验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践行,规避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前调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把教师从繁重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所以,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只有放手让学生大胆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使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品德的升华和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以对于这样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学生创设体验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践行,规避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前调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把教师从繁重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所以,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只有放手让学生大胆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使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品德的升华和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3.
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变,道德实践环节必不可少。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课注重道德实践,倡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改变灌输式课堂旧现状,加强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道德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48):149-150
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将实践活动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素材中,能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带来增益效果。基于此,文章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内涵,论述了将实践活动融入教学素材的意义,并提出了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魏琴 《辽宁教育》2014,(5):48-50
活动性是品德课程基本特征之一。品德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领并和孩子们一起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构建道德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有效的品德活动设计,应充分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状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真切。那么,如何从“学情视角”出发,合理设计品德活动呢?  相似文献   

6.
许婉华 《教书育人》2011,(13):27-28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为此,在品德教学中应该积极构建开放型的体验教育模式,多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积极体验生活,丰富其道德情感,进而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  相似文献   

7.
张静 《教师》2019,(11):64-65
一直以来教师在品德课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却忽视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学生道德实践能力低下、知行不一。而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编写提倡活动型教学,在设计中引进鲜活的信息,能激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道德实践的活力。通过融入真挚的情感,会唤起学生共鸣,以情动人。巧妙设置两“难”思辨,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还能丰富学生道德实践的认知。向课外延续拓展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真实生活体验,是情境模拟无法替代的。活动设计中有了以上四要素的助力,必将提高学生道德实践的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主体参与型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活动,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孟佳 《中国德育》2013,(19):21-24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领活动。德育的本质是价值观教育,必然要经历学生个体通过教育活动适应社会,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并且将习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准则逐渐内化并作为自我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道德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使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作为参与道德实践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实践,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教师要组织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需要把活动化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形成“认识一渐进一发展一飞跃”的轨迹。让学生已有的道德认识在活动中得以迁移,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2.
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道德认知开放而有效的途径,能促进学生合作、组织、创新诸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品德学习的兴趣。试从"生活,开启实践的百宝盒""体验,升华情感的试金石"及"展示,实现内化的魔法棒"等方面就道德实践活动有效性提升的几个实例作一随谈。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不同程度存在主体性失落的误区: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学校德育主体在道德接受中的心理机制是:道德需要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和主要归因;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道德信念是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关键。在此基础上,试构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学校德育主体道德接受通式,品德结构模式,德育观念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14.
魏琴 《山东教育》2014,(7):99-101
活动性是品德课程基本特征之一。品德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领并和孩子们一起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构建道德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一个从外部客观要求向内部主观需求转化的过程,要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客观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离不开学生主体的自主实践参与。“德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整体构建德育体系首要的观点。德育是以丰富的实践和自身的体验为基础的,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刘红霞 《教师》2011,(13):66-67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这些理性指导,给品德课堂带来了蓬勃盎然的生命活力。因此,很多教师在品德教学中都为学生设计一系列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丰富道德情感、获得道德感悟。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故事教学法,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将其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与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教师可巧借教材内容,引用童话故事,善用生活实例,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胡健 《湖南教育》2011,(5):47-48
重视"品德和社会"的课外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的道德实践活动,对拓宽学校德育渠道,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郭添浩 《新教师》2019,(9):69-7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因此,利用活动体验,整合活动资源,以内化理性规则,转化道德情感,优化实践智慧,就十分必要,值得探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彩平也指出,小学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的实践智慧。而优化学生实践智慧,使其达到深度的自我批评与反思,有赖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张微 《中国德育》2007,2(3):93-94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规律,充分挖掘品德教材内容,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家长、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将道德的种子播到学生的心田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