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八九十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九十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述评史静寰“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这已成为推动世界许多国家大张旗鼓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进入90年代以后,虽然不再象80年代初,把“国家处于危机之中”这样耸人听闻的口号挂在嘴边,但国家自上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加拿大高等院校实行高淘汰率政策,学校把自身看做学术的训练营,实行高标准的成绩测试,导致淘汰率远远超过正常水平。高淘汰率确保了加拿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全面认识加拿大高淘汰率在大学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建设,也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谱牒学是研究谱牒的产生、发生、发展、作用、辨订的一门学科,这门学识关系宗法、史学、纂例、簿籍等方面的知识,同姓氏学紧密相连,两者互为影响、补充.如果说姓氏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姓氏的来历与发展演变.那么谱牒学则是研究“一家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的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纵向勾画了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中国鲁迅研究者“四代同堂”的代际关系图景 ,认为四代研究者之间的传承与超越关系构成近二十年鲁迅研究的学术史 ,而各代研究者正是在与另几代研究者的相互参照中显示出自身的优长与局限。其次 ,论文简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鲁迅研究的 3大阐释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以及各阐释体系之间的复杂关联。接着 ,论文比较详尽地展示了该领域最重要的阐释体系———学院派鲁迅研究 6个研究系统的基本风貌 ,对学院派鲁迅研究的思想史系统、精神心理学系统、文化学系统、比较文学系统、文本形式系统和考据学系统的学术路向、特点和得失 ,以及各系统的代表性论著都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5.
自新写实小说始,作为当代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中的一大文学景观,日常化写作已成为文学视域中难以规避的当下经验。而“日常生活”无疑是把握日常化写作这一文学叙事和写作倾向的关键之所在,故由此切入,主要以新写实小说和晚生代小说文本为例,通过辨析二者日常化写作旨趣的诸多异同,从而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的日常化写作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正义运动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场以实现环境平等权为主旨的基层群众运动.环境正义运动的直接起因是环境风险的不公平分配这一社会现实.环境正义运动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历史渊源,一定意义上,环境正义运动是民权运动的扩展,是对主流环保组织的挑战.环境正义运动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各界不同程度地对环境正义运动做出了回应.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彼时的香港电影,无论是影片的类型、数量,还是电影导演,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规模。当时在内地也掀起了一场港片热潮,香港电影在内地的传播达到了一个高峰。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特征鲜明,其多元化、草根化、商业化、时尚化的电影风格受到内地观众的追捧与喜爱。香港电影在内地的传播对内地电影的本体创造、产业化经营、以及受众的审美趣味的提高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1.烤红薯: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注:本帖描述的所有价格只限于"我们当年",哈哈!)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出现较为严重的迷信回潮现象。此现象一经出现就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和批判反思,普通群众、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分别从各自的立场采取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普通民众通过报纸刊登文章揭露迷信活动,专家学者通过召开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社会呼吁,政府部门更是通过相关的行政规定、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以及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文学思潮中,我国女性作家的面貌逐渐以崭新的形式崛起,特别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我国女性文学的话语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其文学思维潮流也在不断进步,女性自我主体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女性文学作品的质量以及数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男权文化传统的结构以及私人欲望写作的狂欢三个方面来分析20世纪八九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11.
女性写作研究在20世纪末的中国成为人文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八九十年代,作为女性意识在文学中最为蓬勃的一个时间界定,女性写作话语空间无论在纵向的挖掘还是横向的拓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是我们又隐隐约约可以窥视出女性写作话语的一股暗流,即从“开放”到“负开放”的姿态演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与考察了二十年代重要文学史著中的新诗论。二十年代文学史著在关于新诗的评价上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侧重从诗歌艺术形式来关注新诗,关注新诗体式;二是以客观呈现,理性分析的态度来评价新诗,具有史的价值;三是以中国文学史为视野来看待新诗,赋予新诗合法性。但也存在缺乏全面整体系统分析,未揭示出内在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由断代的方式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体是分为三个十年来进行的,分别以1927和1937年为界,典型的便如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30年》。笔者研究的40年代在时间范围上和第三个十年大体吻合。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发展历程中,“故事”这个小说最高要素走了一条从倍受青睐到遭冷遇再到被注目的螺旋形道路。中国小说创作故事理论从横向和纵向不断拓展,自主性和自足性不断增强,从现代形态向当代形态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15.
莫言八九十年代的"干预小说"无论是反映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的生活现实造成的巨大冲击,还是对由于政治制度的不健全产生的权力腐败、不正之风的问题进行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都对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介入民众的现实生活采取了相应的叙事策略。具体表现在对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乡村生活的逼真描摹,对宏观政治在基层实施的偏差采取了相对超脱的叙事策略,对微观政治改塑民众的价值观念方面呈现出悲悯的叙事色调,结构也是一种政治自然体现出莫言叙事的狡黠。  相似文献   

16.
夏济安(1916~1965),江苏吴县人,是留美著名学者夏志清的同胞兄弟,台湾著名文艺理论家,在引介西方文学,培养新一代的台湾现代派作家,以及推进台湾现代文学运动等方面,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949年,他从上海赴香港,一度任教于“新亚书院”,1950年秋抵台,开始在台湾大学外语系供职。1955年春,他到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英文系进修一学期后回台湾,翌年9月创办《文学杂志》,提倡现实主义文学,介绍西方文学和西方文学理论。1959年3月,夏济安再度赴美,先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和柏克莱加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1965年2月23日去世,年4…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的女性散文文本在女性意识的表达、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及艺术表达方式方面与80年代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背后又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八九十年代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美国八九十年代本科生教育存在问题,改革内容、具休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美国八九十年代本科生教育改革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宫立 《中文自学指导》2011,(2):19-25,29
本文以樊骏先生的长文《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为分析对象,从细读文本和分析文章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出发,阐释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观,评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乡土文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文学创作现象.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它开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感伤文学的先河;首次推动农村和农民题材大量进入现代小说领域;它开启了从政治学的层面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文学主题;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抒情风格,对于现代小说样式的确立,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