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李白是中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但是,关于他的故乡哪里,却一直是个难解的谜。最近,笔者经过潜心研究,方将这个谜一朝揭开,原来他的故乡在洛阳。 一、李白祖籍旧说 关于李白的祖籍,须先看他在诗文中的自述。 (一)陇西。 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一云:“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与韩荆州书)云:“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相似文献   

2.
在《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九中,载有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一诗。这首诗是研究李白生平、家世、家乡、姓氏等一系列问题的一把钥匙。原诗云: 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间宰江阳邑,剪棘树兰芳。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中的论赞诗或赞美、或讥讽、或感叹,泾渭分明地传达出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论赞诗的插入虽然中断了情节的叙述,但是增加了感情强度和对接受者刺激的力度,契合了接受者的理性审美需要,是作者“依史以演义”叙事意图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4.
颇有好文雅称的宋真宗赵恒,在史册上并不太引人注目,然而,他写下的一首小诗,却在封建时代长期流传,影响至广,大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之势,这首小诗便是《劝学诗》,其全诗如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相似文献   

5.
《三五七言》诗是李白的一首杂言诗,体式风格接近汉魏古乐府,过去一些人把此诗断为隋代诗人郑世翼之作,是因文献传抄过程中带来的作者归属的错误。它是一篇言情之作,主要内容是闺中望远,辞意和体制都脱胎于晋无名氏乐府《休洗红》,音律繁复,情辞哀怨,为乐府精品。由于其内容形式上的开创性,此诗在唐宋元明清引来众多的拟作,在清代还被当成词调对待,视为唐人创制的词之一体,可见其典范性。  相似文献   

6.
从“汉末建安中”社会伦理思想发生变化的时代切入,我们审视《孔雀东南飞》的矛盾焦点——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悲剧结局,始终围绕一个“孝”字。封建孝道与夫妻之爱的直接冲突,应是作品的核心所在。作为一出孝道的悲剧,作品的社会意义已突破了关于爱情婚姻的单纯因素所制约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樊篱,向人们预示着一种新兴的人生价值观已在孕育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对我国古典诗词的欣赏过程中,仅凭对时代背景的了解与合乎情理的想象还不够,如果不具备必要的修辞知识,往往会生发出许多望文生义、臆想牵强之辞。本文通过对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颈联诗句意象的分析,说明在古典诗词欣赏过程中,正确运用修辞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李白原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认为此诗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描述不合事实,也不能和第三、四句相照应。据书上记载,李白在汪伦家作客数日,被尊为上宾,受到美酒佳肴,热情款待,因此临行之时汪伦哪有让远来的贵客李白独自  相似文献   

9.
<正> 《钓竿行》,汉乐府旧题,属鼓吹饶歌曲,古辞已亡佚,《乐府诗集》卷十八列其为《鼓吹曲辞》,崔豹《古今注》云:"《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曹氏诗意,余冠英先生《三曹诗选》认为是写男女情爱的,因鱼"在歇谣里常常用做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并引《诗经·卫风·竹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左思各人生阶段活动、思想及《咏史》诗的内容、风格、诗题等的综合探析可知,《咏史》诗创作时闻应为永康元年(300)至太安二年(303)某一集中或较短时间内,是诗人对生命历程作深刻总结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以女性为题材,是我国诗歌自《诗经》以来的一大传统。在这一传统的传承中,就其作者的个体而言,李白以一百四十多首诗歌而空前,而且更以创新于比兴寄托的丰富多彩、旨意遥深而绝后。毫无疑问,李白是站立于这一传统巅峰的伟大者。但是,不仅自唐宋以来历代对李白这部分诗作的认识并不全面,而且即使是近、当代的研究,虽大有发明,却也只是零篇散章。伍宝娟教授之《李白女性题材诗研究》专著应时而出,正补李白研究之一大空白。幸甚至哉,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2.
贵刊发表了施华君的《评李白〈赠汪伦〉诗》一文,对李诗提出了新的看法:李白诗中的“忽闻岸上踏歌声”一句描述不合事实,也不能和第三四句相照应。概括起来,理由有两点:其一,汪伦不会在李白离别时让他独自去乘船,然后再去送行,退一步说如果因事耽搁也应当是快步疾走,而不会一路唱着歌、踏着节拍前去送行。其二,苗族的踏歌并非专作送行之用的,而且“踏歌声”三字也表达不出汪伦对李白的情谊。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理解李诗应把握住以下三点。首先,“忽闻”是理解本诗的关键。诗中所写的是李白和汪伦告别以后的事。诗的  相似文献   

13.
李白《草书歌行》诗的真伪问题石云涛宋敏求编《李太白文集》所收《草书歌行》诗是否李白作品,北宋以来屡有异议。虽曾有人欲加肯定,但因论证不足,未能为人接受。1978年4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有笔如山墨作溪》一文,提到李白此诗。同年5月28日又发表常林...  相似文献   

14.
诗童李白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当其供奉翰林、名动朝野之时,先是友人贺知章誉之为"谪仙人",上流社会将其列为"饮中八仙";李白觉得很受用,亦以"谪仙""酒中仙"自况."诗仙"之名,若是夸赞其丰姿俊秀潇洒,诗风飘逸豪放,不为浮泛无根;若是以之指称其出处行藏和整个的精神风貌,则离真人实情甚远.……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诗     
诗人李白,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是吟着他的诗长大的,他的《静夜思》也许是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唐诗。诗仙李白,他带着豪情和美酒,一路纵歌,留给我们无数千古绝唱。若要你说出李白的哪一首诗最好,可能一时之间难以取舍,  相似文献   

16.
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具有突出的狂放美特征,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磅礴遒劲的气势美,炽烈昂扬的激情美,和为了强化气势美,激情美而运用的奇谲的想象美,大胆的夸张美,从而达到了一种亦仙亦野,傲岸不羁的审美奇境。  相似文献   

17.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作年早于《鹦鹉洲》诗,且二诗并非全然摹仿崔颢《黄鹤楼》的争胜之作。《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有诸多不同,难以断为摹拟。《鹦鹉洲》诗的模仿痕迹虽较明显,但并非刻意的模仿之作,而与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际及流放夜郎的特定情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作年早于《鹦鹉洲》诗,且二诗并非全然摹仿崔颢《黄鹤楼》的争胜之作。《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有诸多不同,难以断为摹拟。《鹦鹉洲》诗的模仿痕迹虽较明显,但并非刻意的模仿之作,而与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际及流放夜郎的特定情境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自《诗经》《楚辞》而下,《古诗十九首》、汉魏文人诗、六朝诗歌中的女性题材诗,形成了中国这个诗歌国度的一大传统母题,而"思妇""弃妇""美人""仙女""妻子"等形象又是其中最普遍、最重要和最生动活鲜的形象。被宋代王安石评为"十首九说妇人与酒"的"诗仙"李白,作有女性题材诗150多首,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这个传统在盛唐最有力的继承者。但令人疑惑的是,如此明显的研究阵地对应  相似文献   

20.
《将进酒》是李白代表性的诗作,诗中传达出李白“不屈己,不干人”的独立人格特征和快意旷达的人生态度及豪放不羁的气势狂放美,这主要通过大气磅礴的气势美,炽烈的激情美和新奇想象和夸张美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