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体现着作者的精巧构思,对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通过自然景物描写,烘托气氛。《药》的开头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代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一方面暗示了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结尾坟场荒凉、死寂的景象,造成一种悲凉氛围,烘托出革命者死后的寂寞凄凉。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应该采取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作家只有深入社会生活,对丰富多采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进行细致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精心选择有特征性和典型性的事物,经过艺术加工,来组成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细节。富有这样的细节的作品,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对打嘴巴这一生活现象,不少艺术大师写进了自己的文学著作中,虽然仅仅作为一个细节来描写,但对丰富人物性格、深化作品的主题,推动情节发展和烘托环境气氛等,却具有奇妙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写作过程中,叙述与描写是写作中最常见的两种表达方式。叙述旨在向读者介绍人物的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为纵向的平面流程;而描写则为了具体显示人物或景物的状貌,以形象感染读者,主要体现为横向的立体图画,既形象,又传神。 虽然从宏观上看,叙述与描写各有侧重,但它们又往往结合得十分紧密,有时甚至难以分辨。虽说描写的条理性有时要靠叙述来体现,但在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铺叙故事情节时,二者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叙述往往“融化”在描写之中,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萧红有一次做了件红衣服,认为很漂亮,就穿着上鲁迅先生家去了,想听听他的意见。不料先生却指出她那红色的上衣配上咖啡色的裙子使颜色混沌起来了,如果换成黑裙子会更好些。虽然用这么简单的颜色搭配来印证先生对颜色的审美能力未免要贻笑大方,但稍加留意,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对色彩的描写确实是极为高明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课文》所选的篇目里,常常出现数目字。本文打算结合这些篇目以及有关作品,探讨一下在文学作品中的数目字的规律。 清代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中,提出过虚数和实数两种类型,他说: 生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推之,十、百、千、万,固亦如此。故学者通其语言,则不胶其文字矣。 汪中的立论是正确的。如“三岁贯女”。(《诗·硕鼠》),“昏鸦三匝迷枯树”(叶剑英《远望》),“茫茫九派流中国”(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面壁十年图破壁”(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七  相似文献   

7.
正情是一切有生命的物体所共有的特征之一,人作为一种高级的生物,当然不会例外。有情感的物种并非都尽如人类,但是就人类来说,却一定是有情感的。人不光有情感,而且情感还颇为丰富,有喜悦,有悲伤,有担忧,有畏惧,有惊恐,有愤怒……并且人类也不仅仅局限于玩味自己的情感,而是给世界万物都赋予情感。针对这类现象,学术界提出了移情的概念,所谓移情,它在现代  相似文献   

8.
第一步为整体阅读。在通读一遍之后,留下一点时间,哪怕是一分钟,可以回想一下,作品究竟说了些什么,主旨是什么(如: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情、什么理)。作为文学作品,要么情  相似文献   

9.
车延霞 《现代语文》2005,(8):102-103
新课程非常关注审美教育,重视学生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新课标中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要靠文学作品的阅读。  相似文献   

11.
程海滨 《学语文》2008,(1):55-55
“如何朗读文学作品”?笔者以为.必须坚守“声情统一”的原则。学生们在朗读时如果能够做到“以自已的声来表作品的情”,就说明他们已经捕捉到了凝定在作品中的审美意象,已经走进了文本的意义世界和情感领域,已经完成了由一般性阅读向鉴赏性阅读的过渡。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偏小的年龄、过于单调的生活决定了他们知识范围狭小,生活经历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一、以读促析再现情境“情”是主观的;“境”是客观的。再现情境首先要认知语言文字表现了什么内容,这内容蕴藏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例如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风的一段,是个朗读练习材料。其中第三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新课标中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要靠文学作品的阅读。  相似文献   

14.
一篇文章中,如果有几处精妙的色彩描写,那就如同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怎样才能运用好作文中的色彩描写?首先,对事物要注意认真观察,对于一种事物,不仅要观察它整体的色彩,还要观察它局部的色彩。比如:观察一朵鲜花,远看,整体感觉是什么颜色;近看,各部分又是什么颜色。对于同一类事物,要仔细观察它们各自不同的色彩。如,观察人的面部,见阳光少的青年脸色白皙,经常在太阳下晒的人脸色黝黑;健康活泼的脸色白里透红,多病的人脸色是蜡黄或苍白;动怒时脸色发青,平静时脸色较白。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发展阶…  相似文献   

15.
从后面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描写色彩的词语填在横线 上: 1. 蓝 天 衬着 高矗 的 巨大 的雪 峰 ,在 太阳 下 ,几 块 (白 , 灰,乌 )云 在 雪峰 间 投 下 云 影,就 像 (银 ,白 ,灰 )缎 上 绣 上 了几朵 (雪 白的 ,银灰 的,乌黑的 )暗 花。  相似文献   

16.
给生活阅历很少的中学生讲授文学作品时,如何使他们感受并体验名家们在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是作者抒发情感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写景与抒情以种种辩证关系显现出作品的生命活力,彰显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试谈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张铭歇后语是一种文学性较强的群众语言,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俗语。歇后语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因其使用时常常省去后半部分,故名歇后语。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假托语,是比喻,也是构成其形象生动、活泼风...  相似文献   

19.
20.
唐代杜牧有一首名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